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范代娣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范代娣
西北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
出生 1966年1月
陝西省蒲城縣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范代娣,女,1966年1月出生於陝西省蒲城縣,教授博士生導師[1]。主要研究集中在重組蛋白質工程、生物醫學材料、高密度發酵工程及其生產產品開發等領域。范代娣被譽為"類人膠原蛋白"之母[2] 。2017年5月,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3]

現任西北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4],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

人物履歷

1984年9月-1988年7月:西北大學化學工程系化學工程專業,獲工學學士學位

1988年9月-1991年7月:西北大學化工系生物化工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

1991年9月-1994年7月: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工程系生物化工專業,獲工學博士學位

1994年7月-:西北大學化工系生物工程系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

1999 年1月-2000年1月:美國麻省理工學院國家生物工程中心做高級訪問學者做學術研究;

1996年6月:被聘為副教授;

2000年:破格晉升為教授;

2001年:被聘為博士生導師;

2005年:被聘為西北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

現任西北大學生物醫藥研究院院長,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

陝西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參選院士

范代娣是2019年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的有效候選人,院士提名

任免信息

2018年1月31日,陝西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任命:范代娣為陝西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代表資格審查委員會委員。

主要成就

從事類人膠原蛋白系列衍生物及其下游產品的開發,已成功研究出性能不同的十幾種類人膠原蛋白,被列入國家級重點新產品並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其負責完成的"基因工程技術生產類人膠原蛋白中試"由陝西省組織專家鑑定認為項目水平達到國際領先,獲得了國家發明專利並申報了國際PCT專利。

2003年,北京類人巨子生物聯袂西北大學實驗室正式推出了為中國女性肌膚量身打造的類人膠原蛋白系列化妝品。現有分別針對日常護膚、美容院線、醫療專用領域的"薇瀾"、"類人"、"可麗金"三大品牌。2010年,公司增加"御芝蘭"走美容院的新品牌,打造全新的世界美容新品牌。

指導方向

1. 重組蛋白質工程:利用基因工程技術生產、分離純化蛋白質;

2. 生物醫學材料:研究蛋白類生物材料的生物學特性,獲得低免疫排異性的組織工程用生物醫用材料;

3.發酵工程:對微生物工程菌進行高密度發酵及放大研究,探索大規模條件下工程菌高密度、高表達發酵的優化控制理論及技術。

所獲獎勵

1. 2013年,榮獲了2013年的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被譽為"類人膠原蛋白"之母(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出席並頒獎)

2. 2006年,被全國婦聯授予"全國三八紅旗手"稱號[5];

3. 2005年,獲第二屆中國女科學家提名獎;

4. 2004年,"基因工程技術生產類人膠原蛋白的研究"獲陝西省科學技術二等獎,第一完成人;

5. 2003年,"基因工程技術生產類人膠原蛋白中試"獲西安市科學技術一等獎,第一完成人;

范代娣
范代娣

6. 2002年,獲第四屆陝西省青年科技進步獎,陝西省科協、陝西省組織部、陝西省教育廳;

7. 2001年,獲"陝西省'三·五'工程人才"稱號,陝西省人民政府,第二層次;

8. 2001年,獲"陝西省優秀回國人員"稱號[6];

9. 1998年,"發酵放大技術研究"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10. 1997年,獲第六屆霍英東教育基金會全國優秀青年教師三等獎;

11. 1997年,"西洋參懸浮培養及放大研究"獲陝西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第一完成人。

學術著作

1.《細胞培養及蛋白質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1999,獨著;

2.《重組蛋白質分離與分析》,化學工業出版社,2004,第一;

3.《微生物工程》,化學工業出版社,2003,"十五"國家重點圖書,編寫第一部第四章。

代表論文

1. Fan Daidi, LUO Yan'e,Mi yu . Characteristics of fed-batch cultures of recombinant Escherichia coli containing human-like collagen cDNA at different specific growth rates, Biotechnology letter, 2005,27:865-870.《SCI》源期刊

2. LUO Yan'e, FAN Daidi,MA Xiaoxuan:Process Control for Production of Human-like Collagen in Fed-batch Culture of Escherichia coli BL 21,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2005,13(2):276-279.

3.Longan Shang, Jin Hwan DO, Fan Daidi :Optimization of Propionic Feeding for Production of Poly(3-hydroxybutyrate-co-3-hydroxyvalerate) in Fed-Batch Culture of Ralstonia eutropha, 2003,11(2):220-223.

4.Fan daidi ,Shang longan,Mi yu: The kinetics of erythromycin fermentation in an air-lift bioreactor. Journal of Northwest University (Natural Science Edition),2003,33(1):34-36.

5.Fan daidi , Shang longan, Li baozhang, Yu Juntang. The Route and Technology of Oxygen Uptake Rate as Fermentation Scale-up Parameters.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Marching toward the Century of Biotechnology, volume1,1997,542- 545.

6.FanDaidi,Shang Longan,Li Baozhang,Yu Juntang:Engineering and Techncal Parameters of B.t Obtained from Shake Flask.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Marching toward the Century of Biotechnology, volume1,1997,546- 549.

7.Fan Daidi,Shang Longan,Yu Juntang: Research on Fermentation Scale-up Based the OUR Obtained from a Shake Flask.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1996,12(3):177- 184.

8.Shang Longan, Fan Daidi, Li Baozhang; Study of Downflow Liquid Jet Loop Reactor.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996, 4(3): 246 - 256.

9.Fan Daidi,Yu Juntang, Wei Dongzi; Determination of Oxygen Permeability and Volumetric Oxygen Transfer Rate of Shaken Flask. Chinese Journal of Biotechnology, 1995,10(2): 91 - 95.

10.Juntang Yu, Daidi Fan:Study on Scale-up from Shake Flask to Fermentor.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biotechnology, Extracts of Scientific Lectures,Beijing,Chna,1995,107-109.

11.范代娣,孫曉紅,史新元等:氣升式內環流反應器在紅黴素發酵中的應用初探.化學工程.2000,28(2):49-50. 被《EI》收錄

范代娣
范代娣教授

12.范代娣,俞俊棠:蘇雲金桿菌搖瓶發酵動力學研究.化學工程,1996,24(4): 51- 53. 被《EI》收錄

13.尚龍安,范代娣,凌海燕:環流反應器中固定化酵母乙醇連續發酵.化學工程,1997,25(6): 30 -33. 被《EI》收錄

14.范代娣,俞俊棠:搖瓶發酵參數的測定及其應用的探索.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1995, 12(1): 91- 95. 被《EI》收錄

15.范代娣,俞俊棠:消除搖瓶與罐發酵工程參數差異的方法.華東理工大學學報,1995,12(6):680-683. 被《EI》收錄

16.馬曉軒,范代娣:基因重組大腸桿菌表達類人膠原蛋白誘導條件優化研究,中國生物工程雜誌,2005,25(4):29-34.

17.駱艷娥,范代娣,花秀夫:重組大腸桿菌分批-補料培養生產類人膠原蛋白的過程控制,西北大學學報,2005,35(2):180-183.

18.尚龍安,范代娣:高密度Ralstonia eutropha 細胞培養過程中二氧化碳的生成及其抑制作用,高校化學工程學報,2004,18(5):633-638.

19.范代娣, 原龍,米鈺:基因工程菌發酵生產L-苯丙氨酸工藝優化,2002,32(1):33-36.

20.范代娣 段明瑞 米鈺等:重組E. coli 工程菌高密度培養生產人源型膠原蛋白,化工學報,2002,53(7):752-755.

21.段明瑞,米鈺,范代娣:重組人源型膠原蛋白基因工程菌補料分批發酵過程動力學研究,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2002, 18(3):238-243

22.范代娣,俞俊棠,魏東芝:搖瓶的體積氧傳遞係數與氧通透率的測定.生物工程學報,1995,10(2): 114-117.

23.范代娣,俞俊棠:以搖瓶所得攝氧率為基準進行發酵放大.生物工程學報,1996, 12(3): 301-306.

24.范代娣,尚龍安,俞俊棠:以攝氧率為基準的放大技術.化學工程,1996,24(6): 26-29.

25.范代娣,俞俊棠,李寶璋等:搖瓶發酵中間過程的檢測方法.西北大學學報,1996, 26(4): 317-320.

26.范代娣,陳斌,尚龍安等:紅黴素發酵工藝優化研究.生物工程學報,1999,15(1): 104-108.

27.范代娣,俞俊棠:特製搖瓶用於測定菌種發酵動力學的研究.西北大學學報,1995,25(6):671-674.

28.范代娣,黨政,孫曉紅:紅黴素搖瓶發酵實驗工藝條件.西北大學學報,2000,30(1):43-46.

29.范代娣,張小燕,李萬華:732H+ 樹脂吸附L-苯丙氨酸發酵純化中的應用, 西北大學學報,2000,30(4):143-146.

視頻

類人膠原蛋白之母——范代娣,權威解讀類人膠原蛋白及稀有人參皂苷在皮膚醫學的應用 2020年09月28日發布

西北大學范代娣教授-榮獲閔恩澤傑出貢獻獎 2015年12月15日發布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