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濟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范濟洲 |
范濟洲,森林經理學家、林業教育家[1]。1912年4月15日生於遼寧省丹東市,祖籍為山東省棲霞縣,出生在奉天省安東市(今遼寧省丹東市)。長期從事森林經理學科的完善和發展。他所設計的森林調查工具(綜合型森林測尺,通稱"范氏測杖")在森林調查中廣為應用;倡導推動地位指數的研究和應用,填補了評定中國森林生產力技術的空白。關心中國林業建設,多次為合理經營中國森林和發展北京地區的林業而宣傳呼籲。
基本信息
人物說明----森林經理學家、林業教育家
外文名 ---- Fan Jizhou
出生日期----1912年4月15日
出生地點----遼寧省丹東市
國 籍 ---- 中國
職 業 ---- 教育科研工作者
逝世日期----2001年6月23日
人物簡介
范濟洲,森林經理學家。奉天安東(今遼寧丹東)人。1983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6年畢業於北平大學森林系。1947年獲美國華盛頓大學研究生院林學碩士學位。曾任西北農學院、英士大學教授。建國後,歷任河北農學院教授、森林系主任,北京林學院、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副教務長、林業系主任,中國林學會第一、二屆理事和第三至五屆常務理事,中國林學會森林經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北京林學會第二、三屆理事長,北京市科協第二屆副主席,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一、二屆學科評議組成員,九三學社第七屆中央委員。主持杉木地位指數表編制技術與應用方法的研究,並取得成果。發表有《林木生長曲線回歸型的研究》、《秦嶺主要林木生長的觀察》等論文,主編有《森林經理學》等。
人物生平
范濟洲,1912年4月15日生於遼寧省丹東市,祖籍山東省棲霞縣。其祖父闖關東,來此定居。其父為勤雜工人,家境貧寒。在其兄(在中日合辦的鴨綠江采木公司任職)的影響下,於1926年小學畢業後,考入安東林科高中,成為他獻身林業的開端。中學期間,靠着品學兼優的好成績,得到免費就學的待遇。
"九·一八"事變後,他為了繼續求學,隨一同學從大連經海路到天津再轉北平,先在弘達學院理科特別班補習,後考入北平大學農學院森林系。1936年畢業後留校任助教。
"七·七"事變後,范濟洲帶領幾名學生從平津轉到西安,繼續在西北聯合大學農學院森林系任助教。1938年,西北聯大農學院與武功農林專科學校合併,成立西北農學院。范濟洲在該院先後任助教、講師及副教授。1945年初,范濟洲取得公費留學資格,到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生院攻讀森林經理學,1947年獲林學碩士學位,同年秋回國。先後在西北農學院、浙江英士大學(後合併於浙江大學農學院)任教授,在河北農學院任教授、森林系主任。1952 年高等院校調整,成立北京林學院,范濟洲任教授並先後兼副教務長及林業系主任等職。
簡歷
1912年4月15日 出生於奉天省安東市(今遼寧省丹東市)。
1931年 肄業於奉天省立安東林科高中。
1932年 在北平弘達學院理科特別班補習。
1936年 畢業於北京大學農學院森林系,留校任助教。
1937-1939年 任西北聯大農學院、西北農學院助教。
1939-1945年 任西北農學院講師、副教授。
1945-1947年 在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研究生院學習,獲林學碩士學位。
1947-1949年 任西北農學院、浙江英士大學農學院(後合併於浙江大學農學院)教授。
1949-1952年 任河北農學院教授兼森林系主任。
1952-1989年 任北京林學院、北京林業大學森林經理教授,先後任副教務長,林業系主任。
1989年 任中國林學會顧問,森林經理學會名譽理事長,北京林學會名譽理事長[2]。
技術成就
范濟洲致力於森林經理人才的培養及森林經理學科的完善和發展。早在大學學習和留學期間即把森林經理做為主攻方向,畢業後從事森林經理的教學和科研工作,專業方向始終未變。他講過的課程有:測樹學、森林經理學、林價計算和林學概論。森林經理學是一門具有獨立理論和技術體系的綜合性林業應用學科。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由於長期受封建統治和帝國主義的掠奪,森林經理工作難以開展。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開始全面學習蘇聯。1953年范濟洲在全國率先採用了蘇聯森林經理的教學大綱和教材,邊譯邊講。1955 年蘇聯森林經理專家在北京林學院講學,范濟洲帶領教研室全體教師和全國青年同行認真地向專家學習。他常說,只有在系統地掌握了蘇聯森林經理學的理論和技術並融會貫通之後,我們才能聯繫中國實際決定取捨。隨着中國森林經理工作的逐步開展,1962年出版了《森林經理學》(高等學校交流講義)。這本書是在范濟洲的主持下編寫的。該書聯繫了中國實際,反映出對中國森林經理學的探索過程。到"文化大革命"後期,范濟洲參加了《國外林業概況》的編譯工作,廣泛研究了美國、加拿大、芬蘭等國家森林經理的理論變化情況,為1983年由他再度主編林業高等院校教材《森林經理學》提供了重要依據。這本教材,是在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方針之後,總結30多年來的實踐,學習世界林業先進國家森林經理的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經驗,由7位實踐經驗豐富的教師參加編寫的。范濟洲在書中的永續利用原則及森林調整部分,集中介紹了世界先進國家的經驗,闡述他多年研究的心得和他的學術觀點。該書曾於1987年獲林業部優秀教材二等獎[3]。
范濟洲 |
范濟洲在森林經理學方面表現最為突出的是他自60年代至今一直認為中國林業的發展必須堅持森林永續利用原則。在經營利用我國森林資源兩種思想的鬥爭中,他反對只顧眼前以單純取材為目的大面積皆伐。在1962年11月周恩來指出:"以營林為基礎",要"越采越多,越采越好,青山常在,永續利用"之後,《人民日報》社記者曾就中國林業問題專程請教範濟洲。他堅持永續利用原則,四處宣傳,從不隨波逐流。這種堅持真理的態度,確實難能可貴。
范濟洲始終把主要精力放在人才的培養上,他培養的學生遍布全國各省市自治區的森林調查隊、科研單位、院校以及林業生產行政部門,不少已成了業務骨幹,做出顯著成績。自1956年起,范濟洲開始招收研究生。1981年國務院學位評定委員會決定在北京林學院設立全國唯一的森林經理博士點,范濟洲任導師。在他和有關教師的共同努力下,至今已培養了3名博士生和12位碩士生,1986年9月,當范濟洲從事森林經理科研、教學50年之際,北京林業大學為他召開了慶祝會,充分肯定了他為中國森林經理事業所做的貢獻。
范濟洲關心學科的發展,還表現在積極參加學會工作上。1978年為團結廣大科技人員,推動森林經理工作的發展,在他的倡導下,中國林學會成立了森林經理專業委員會(後改為森林經理學會),范濟洲任主任委員(後改稱理事長)。森林經理學會的學術活動較多,一般每兩年開一次學術討論會,出版一本論文集。學會在總結中國森林經理工作經驗,探討問題,改進工作,推動學科的普及和發展等方面起了較大的作用。
進入80年代,范濟洲深感傳統的森林經理學只從木材生產角度研究森林的永續利用,不考慮森林效益的多樣性,不符合現代林業的要求。而且,隨着中國天然林越來越少,人工林越來越多,對人工林合理經營實現永續的研究勢必成為森林經理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范濟洲把自己的研究方向和指導研究生的重點,轉向森林永續利用的新內容,如:人工林生產力的提高以及現有林的合理調整等方面。為了摸清中國針葉樹種人工林的生產力,他對樹種逐個進行研究。他的研究生已分別對油松、落葉松、杉木、思茅松等的自然生產力和合理經營作了研究探索。
范濟洲從中國實際出發,汲取國外先進經驗為我所用。他設計製作的實用綜合型森林測尺(范氏測杖)和地位指數的研究應用,推動了中國森林調查規劃工作的開展。
50年代初期,全國開展大規模以個人目測為主的森林調查。范濟洲積多年野外調查之經驗,深知在不能攜帶笨重儀器條件下,如有一種簡易、輕便、多功能的工具,可以大大提高森林調查精度和工作速度。他對德國、美國先進實用的理論和技術加以改進,設計出一種綜合型森林測尺,通稱"范氏測杖",能集測高、測徑、檢尺、斷面積及計算材積於一尺,既可單人在現場測定林分樹高和胸徑,又可計算原木材積。1955年,他帶領北京林學院畢業班學生參加森林調查時,曾承包朱爾干施業區的任務。在利用航空照片勾繪小班和目測林分情況下,規定所有調查隊員必須事先經過現場考試,合格者才能參加調查。北京林學院學生根據范濟洲的設計,每人按照自己臂長,臨時自製了這種測尺,經過考試有90%以上的同學,在全大隊中首先通過了目測員的合格考試。後來,全國各省(自治區)的調查隊員也多根據個人臂長製備了這種測尺,至今在有的測樹學著作中還推薦這種測尺。
社會評價
范濟洲在治學態度上,專心致志,堅韌不拔,注意"求新、務實"。他在青年時代為發憤讀書,就不屈服於困難,不為雜事所擾,堅持"先立業、後成家",直到留學歸國後的1948年才結婚,這時他已36歲。范濟洲在學術上不墨守成規,不囿於已有的成就,隨着環境的變化和事物的發展,對國外的新理論和新技術注意探索研究,並聯繫中國實際為我所用。在"務實"方面,范濟洲一向堅持搞林業必須上山下基層,理論必須與實踐相聯繫。早年他就深入華北、西北林區進行調查,獲取第一手資料撰寫論文。在國外留學期間,以優異成績提前半年獲得學位後,由學校推薦到美國華盛頓印第安人保留地的國有林參加花旗松同齡林皆伐和西黃松異齡林擇伐的伐區設計和撥交工作,以鞏固和加深對森林經理理論與技術的掌握。范濟洲還經常以自己的親身體驗勸導他的同事和學生,要深入實際,調查研究。范濟洲能吃苦耐勞,不怕風險,在外業調查中跋山涉水,風餐露宿,歷險境而無畏。1938年,他在陝西秦嶺西部略陽縣張家河原始林區調查時,曾被土匪扣壓一周之久。50年代以來,經常獨身一人進入林區搞調查,有林學家敢冒風險的獻身粗神。范濟洲為人坦率,直言不阿,不專投領導所好,不計較個人得失,有較強的正義感和鬥爭性。現在,范濟洲已年近八旬,仍壯志不已,常以近年兼職過多,未能充分發揮業務專長為憾事。他還要在有生之年為中國森林經理和林業教育事業繼續奮鬥。
主要論著
1 范濟洲.北平地區白榆、洋槐生長的研究.中華農不會報,1937.
2 范濟洲.秦嶺主要樹種的生長.西北森林,1942.
3 范濟洲.(林木生長曲線模型分析).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圖書館存,1947.
4 范濟洲.實用綜合型森林測尺的設計.中國林業,1951,2(2):37-45.
5 范濟洲.於政中等.森林經理學.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62.
6 范濟洲.組織森林經營永續利用的基礎.中國林業,1964 (12):46-48.
7 范濟洲等.國外林業概況.北京:科學出版社,1974.
8 范濟洲,詹昭寧.立地指數綜述.林業科技通訊,1978(8):21-23;1978(9):21-23.
9 范濟洲.略論世界林業教育.北京林學院學報,1982(3):1-8.
10 朱濟凡,范濟洲.森林合理經營永續利用.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32.
11 范濟洲,於政中.森林經理學.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3.
12 范濟洲,常昆,李海文等.杉木地位指數表編制技術與應用方法的研究.林業調查劃,1984增刊:1-46.
13 范濟洲.森林經理文集.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5.
14 范濟洲.展望學會的未來.中國林學會成立70周年紀念專集.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87.
15 范濟洲.談談加強我國森林資源管理的問題.中國林業報,第41期.1988.4月16日.
16 范濟洲.再談我國森林資源管理.黑龍江:林業月報,198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