茄子早疫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茄子早疫病
茄子早疫病主要為害葉片。病斑圓形或近圓形,邊緣褐色,中部灰白色,具同心輪紋,直徑2-10毫米。濕度大時,病部長出微細的灰黑色霉狀物。後期病斑中部脆裂,嚴重的病葉早期脫落。
基本信息
中文名:茄子早疫病
類 型:真菌致病
條 件:溫濕條件
主要為害:葉片
發病症狀
(1)葉片被害:病斑呈圓形或近圓形,邊緣褐色、中部灰白色,具同心輪紋,病斑外圍黃暈明顯或不明顯,但病健交界明晰;濕度大時,病部長出微細的灰黑色霉狀物,出現水浸狀褐色小斑點,擴展後呈圓形或橢圓形,病斑邊緣深褐色、中央褐色,有同心輪紋,後期病斑中間有時破裂,發病嚴重時病葉脫落。
(2)莖部受害:多在分枝處發生病斑,灰褐色、橢圓形、稍凹陷,有輪紋或不明顯,嚴重時可造成斷枝。
(3)果實發病:多在肩部產生圓形或近圓形凹陷斑,初期果肉褐色、稍凹陷,具有同心輪紋,上面長滿褐色霉狀物。
病原
(Alternaria solani (E11.et Mart.)Jones et Grout.)稱茄鏈格孢,屬半知菌亞門真菌。
1、分生孢子梗單生或叢生,圓柱形,具l一5個隔膜。
2、分生孢子長棍棒狀,多磚隔形,黃褐色,具6-12個橫隔,0一3個縱隔。孢子頂端具細長喙,色淺或近透明。
傳播途徑
1、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內或潛伏在種皮下越冬。發生早的在育苗期始見,成株期也可發病。
2、植株發病後,在病部產生的分生孢子,藉助風雨或灌溉水傳播,進行再侵染。
發病規律
茄子早疫病是1種真菌性病害,病菌以菌絲體在病殘體內或種皮下越冬,病殘體中的病菌可存活1年以上,種子上的病菌可存活2年。病菌在田間借風雨傳播,從氣孔或傷口侵入,也可從表皮直接穿透侵人。病殘體內的病菌在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雨水反濺或氣流傳播引起初侵染,病部產生的新生代分生孢子憑藉雨水、氣流進行再侵染,從而引起流行。該病對溫度適應範圍廣,濕度是發病的主要條件,一般溫暖高濕條件發病較重。地勢低洼、排水不良、連作及棚內濕度過高、通風透光差、管理粗放的田塊發病嚴重。[1]
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
1.選用抗病品種,減少初侵染源
在茄子實際生產中,雖說目前沒有免疫和高抗病品種,但是不同茄子品種間對早疫病的抵禦能力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早熟和寬葉的品種要比高秧、大葉的品種抗早疫病能力強。建議通過田間品種比較試驗,因地制宜的選種抗病性能強、豐產性能良好的茄子品種。
2.種子消毒,減少種子帶菌量
種子內部帶菌和外部帶菌的可能性比較大,為了避免播種帶菌種子引起茄子苗期受害,建議菜農在無病田留種,播種前能對種子進行消毒滅菌最好:
溫水浸種:菜農可將種子在52℃的溫水中浸泡30分鐘,然後用冷水降溫,撈出晾乾後催芽播種;
藥劑浸種: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10毫升,加水200毫升稀釋後,混勻拌種4千克,包衣晾乾後播種;
藥劑拌種:用50%異菌腺可濕性粉劑拌種,藥量為種子重量的0.3%,把藥和種子放入瓶中蓋好蓋後滾動,使藥和種子混勻後播種。
3.合理輪作,減少*壤菌源量
由於病原菌能夠在*壤中存活,因此菜農將茄子與茄科類蔬菜連作會增加田間菌源數量,且連作年限越久菌源越多病害就越嚴重。對於早疫病發生較為嚴重的茄子田而言,建議菜農將茄子和豆科、十字花科、葫蘆科、禾本科等作物進行2~3年輪作,能夠對茄子早疫病起到較為理想的防治效果。
4.清潔田園,以免病菌進一步傳播
病原菌能夠隨病殘落入*壤中存活,當溫度、濕度適宜時分生孢子萌發,茄子早疫病就會發生流行。因此菜農要勤觀察植株的生長狀況,發現田間有植株發生病害要及時拔除,並將病葉、病果等病殘體帶出棚室集中深埋處理。與此同時要給田間其它植株噴藥預防,儘可能的殺滅殘留的病菌,以免病菌進一步傳播、侵染。
5.合理整枝,避免病菌侵入
氣流、雨水、灌溉水能夠增加病原菌分生孢子的流動性,分生孢子不僅會從植株的氣孔、皮孔、表皮侵入,還會從植株的傷口處侵入。入秋之後,晝夜溫差逐漸拉大,再加上汛期的影響,棚室內濕度較高,因此菜農在整枝、摘葉的過程中要格外小心,尤其是陰雨天氣和清早不要進行整枝操作,最好選在在晴天濕度低的情況下進行。此外,整枝、摘葉等農事操作結束後,建議菜農及時噴灑殺菌劑,保護植株傷口處及促進傷口癒合,以免病菌從植株傷口處趁虛而入誘發茄子早疫病。
6.改善棚室條件,減少菌源繁衍和侵染
棚室內濕度大的情況下有利於茄子早疫病的發生,建議菜農根據天氣情況儘量早通風,儘可能的降低棚室內濕度。給茄子澆水的時候,要根據*壤乾濕度情況適當澆水,陰雨天前不可澆水,以免棚室內濕度過高,每次澆水後要做好通風排濕工作。確保白天棚室溫度在20℃~30℃,夜間棚室溫度控制在10℃~20℃,空氣相對濕度70%以下,一則有利於茄子正常生長發育,二則可達到預防茄子早疫病的目的。
藥物防治
1.降雨前及發病前藥物防治
可選用10%苯醚甲環唑水分散粒劑1500倍液,或25%嘧菌酯懸浮劑1500倍液,或25%戊唑醇水乳劑3000倍液,或60%唑醚・代森聯水分散粒劑(百泰)1000~1500倍液,或78%波爾・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或64%噁唑・錳鋅可濕性粉劑(殺毒礬)500倍液,或58%甲霜・錳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50%異菌・福美雙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0%丙森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65%代森鋅可濕性粉劑300倍液,或77%氫氧化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等,每7~10天噴1次,連續防治3~4次。
2.莖部發病藥物防治
可採用8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200倍液塗莖,省藥高效。棚室可於發病初期噴灑5%百菌清粉塵劑,也可用45%百菌清煙劑或10%腐霉利煙劑,每隔7~10天用藥1次,連用防治3~4次。[2]
相關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