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茅盾故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茅盾故居(紀念館)位於浙江省桐鄉市烏鎮鎮觀前街17號,於1988年1月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2月被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浙江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7月被中共浙江省委黨史研究室公布為浙江省黨史教育基地。 [1]

故居由來

茅盾故居地址:烏鎮觀前街與新華路交接,性質: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茅盾故居始建於二十世紀中葉,建築面積650平方米,為清代江南民居。茅盾自1896年7月4日誕生至1910 年春離鄉求學,在此生活了十三個春秋,以後數十年仍聯繫不絕。

茅盾故居位於烏鎮觀前街和新華路交界轉角處,坐北朝南,是我國江南一帶常見的傳統木構架民居建築,前後有兩幢房屋,前一幢的三間平房為茅盾的臥室、書房和會客室。屋邊有一小庭園,內栽棕櫚、天竺、冬青、扁柏和果藤。其書房雖處於市中,卻是個鬧中取靜、環境幽雅的地方。後一幢是兩層小樓,用作廚房、飯堂、起居室外。

1985年對茅盾故居作了全面維修並對外開放,故居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此地為當代文學巨匠茅盾(沈雁冰)出生和生活過的地方。

故居是茅盾曾祖父沈煥於清光緒十一年(1885)前後在漢口經商時寄錢回家購置的,自沈煥至茅盾,四代同堂居住於此。

布局結構

整個故居面街南向,是磚木結構的一般江南民居。其主體是四開間兩進深的二層樓房,共16間,面積414.25平方米。另外樓房後有小園,有平房三間近100平方米。因當初這所樓房東西兩個單元購進時間有先後,因此東單元稱「老屋」,西單元稱「新屋」。兩單元外貌一樣,前後兩進,樓上樓下都門、路相通,渾成一體。前樓四間臨街。

底層自東至西第一間為大門和通道,第二間為家塾,是當年沈氏子弟就學之處。第三、四間聯成一大間,為當年全家的飯堂。樓上自東第一間是茅盾祖父的臥室,第二間是其父母的臥室,茅盾及其弟沈澤民即誕生在這間房內。第三間、第四間當年曾是茅盾兩位叔祖的臥室。自前樓底層通過天井或自樓上經過通道即至後進樓房。後樓底層四間自東起依次客堂、廚房、通前後的過道及全家的起居室。樓上四間自東起依次為茅盾姑母的臥室、女僕丫頭的臥室及茅盾曾祖父母的臥室。以上這些房舍至今仍保持百年前的規制未變。

保存完好

茅盾故居,兩進樓房後面是一個約半畝地的園子,茅盾曾祖父曾在這裡蓋平房三間,多年來堆積雜物。民國22年(1933)夏,茅盾親自主持翻建為三大間,東為儲藏室,中為臥室及小客堂,西為書房及會客室。此後幾年中茅盾曾數度住在這裡寫作、讀書,並作為起居會客之所。

自抗戰爆發後,茅盾即未回故鄉。1983年中共中央批准修復茅盾故居。1985年7月4日在茅盾誕辰八十九周年之際,烏鎮茅盾故居隆重開放。至1990年,前來參觀瞻仰的已有12萬多人次。重修後的茅盾故居仍以前樓下最東一間為大門,高懸陳雲親筆題寫的「茅盾故居」匾。 大門內的通道改作陳列室序廳,安放茅盾銅像。前後樓上下各室器物按照當年格局布置,家具也有不少是當年舊物。

前樓上茅盾父 母的臥室,房內陳設簡易,有一張寧式雕花大床,邊上放一張小床,一座衣櫥,幾疊衣箱,臨窗有書桌放着文房四寶。茅盾在這裡誕生、養育,接受母親的啟蒙教育,度過少年時代。樓下西邊原為家塾的房內放着幾張桌椅,茅盾幼年時期和幾個堂兄弟在這裡讀書,由祖父沈思培教授。後園中的三間平房,南向有走廊,牆壁上掛着葉聖陶寫的「茅盾故居」匾額。這所平房30年代經翻修後上築天花板,下鋪地板,南北兩壁均裝設西式玻璃長窗,窗明几淨,環境幽靜。

陳列實物

東邊一大間朝南開門,前半間為通向中室過道,後半間是儲藏室。中室前半間客堂與後半間臥室之間隔以中式長窗,臥室中有一張銅床和桌椅等用具。西邊一間中以茅盾親自設計的大書櫥隔成兩間,外面起居室,放着茅盾當年從上海運來的一套沙發。內室是書房,北窗下放着一張茅盾當年定做的大寫字檯。

1935年(民國24年)秋,茅盾在這裡完成了中篇小說《多角關係》的寫作。平屋外面空地上植有不少花木。民國23年秋,茅盾在這裡親手種植了一棵棕擱和一叢天竹,現今棕櫚的枝幹已超過七米多高的院牆,天竹鬱鬱蔥蔥枝繁葉茂。 茅盾故居建立後曾設7間陳列室,陳列茅盾的150幅照片和反映他的生平及業績的實物。故居共有珍藏品276件,茅盾照片400餘件,當代名家的書畫200餘件。已移至立志書院展出。

茅盾簡介

茅盾(1896—1981),著名文學家、社會活動家,原名沈德鴻,字雁冰,常用筆名茅盾,浙江桐鄉人。

註:

如意門,是北京四合院採用最普遍的一種宅門形式。

蠍子尾,是清水脊楣子兩端的裝飾,形似蠍子尾,故名。

旅遊路線

地址:烏鎮觀前街與新華路交接,浙江省桐鄉市烏鎮觀前街17號。郵編:314501

開放時間:每天上午 8:00 - 下午 16:00 開放。

交通:烏鎮鎮內主要以人力三輪車、出租車為主,景區內交通主要有步行和手搖遊船。

周圍景觀:故居南臨觀前街,西臨修真觀,東臨立志書院。[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