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箭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茅箭區,十堰市轄區。位於湖北省西北部,十堰市城區東部,北緯32°20′-32°40′、東經110°10′-110°30′。是全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東與丹江口市毗鄰,西與張灣區相連,南與房縣接壤,北與鄖縣搭界。東西長31千米,南北寬30千米,總面積578平方千米。總人口28萬人(2012年末)。全區轄4個街道、1個鎮、3個鄉:武當路街道、二堰街道、五堰街道、白浪街道(由白浪開發區管理)、大川鎮、小川鄉、茅塔鄉、鴛鴦鄉。區政府駐武當路街道顧家崗。
地處武當山西北,屬秦嶺、大巴山[1]的東延余脈,北部和東部多為海拔200~400米的丘陵崗地和河谷坪壩,最低處海拔187米,西部和南部山勢陡峭,海拔多在700米以上,最高峰賽武當菩陀峰1730米。境內有神定河、泗河,均入漢江。襄渝鐵路、銀(川)武(漢)高速公路、老白公路過境。名勝古蹟有回龍寺、賽武當自然保護區等。
歷史沿革
原屬鄖縣,1967年劃歸十堰辦事處,1970年屬十堰市。1984年設立茅箭區,區名由轄區內茅箭堂村村名演化而來。據傳,古時茅箭堂有一尖形土梁子,伸向河灣,形狀似箭,上面長滿茅草,故得名「茅箭」。清同治九年(1870年)《鄖陽志》記載,「鄖縣塘汛二十有九……城南七十里茅箭陸塘(設在今茅箭堂)」。民國初年撤銷茅箭陸塘,當時人們習慣叫「箭塘」,或簡稱「茅箭」。解放前屬十堰區公所。
1948年解放,1950年設茅箭鄉政府。1958年由9個高級公社聯合成立茅箭公社,屬十堰區;同年10月十堰區更名為五星公社,茅箭鄉隸之。1961年6月,白浪、十堰兩公社合併為十堰區,下轄各鄉改建制為公社,茅箭鄉改為茅箭公社。1969年12月成立十堰市(縣級市),茅箭公社為其所轄。1971年撤區並社,茅箭公社為十堰市8大公社之一,同年茅箭公社駐地由茅箭堂遷往顧家崗。1973年十堰市由地轄市升格為省轄市。1984年4月16日,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茅箭區(縣級)。1986年9月白浪區公所併入茅箭區。
1996年,茅箭區面積539平方千米,人口約20萬人。轄3個街道、5個鄉:五堰街道、二堰街道、武當路街道、大川鄉、小川鄉、茅塔鄉、大坪鄉、鴛鴦鄉。區府駐武當路。境內有國營五條嶺林場。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茅箭區總人口267855人,其中(4個街道、1個鎮、4個鄉):武當街道54268人,二堰街道75648人,五堰街道83314人,白浪街道37868人,大川鎮4615人,小川鄉1264人,大坪鄉2539人,茅塔鄉3308人,鴛鴦鄉5031人。
2004年末,茅箭區總人口232282人,轄4個街道、1個鎮、2個鄉,34個居委會、42個村委會。2005年末,茅箭區轄4個街道、1個鎮、2個鄉,31個居委會、41個村委會。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2],茅箭區常住總人口399449人,其中:武當路街道47476人,二堰街道122898人,五堰街道136909人,白浪開發區白浪街道50561人,大川鎮2920人,茅塔鄉3874人,鴛鴦鄉33410人,小川鄉1401人。
視頻
茅箭區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秦嶺真相 ,搜狐,2018-08-12
- ↑ 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主要數據公報,中國政府網,2012-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