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茅謙 | |
---|---|
出生 | 1848-1917 |
國籍 | 中國 |
職業 | 著名的橋樑專家茅以升祖父。近代報人、水利專家。 |
生平經歷
生於鎮江的一個書香門第之家,少年時就喜歡讀書,自幼聰穎過人,先跟着經學家柳興恩先生研習經學,此人曾在清名醫阮元揚州的家中教過書。後又拜在楊履泰的門下,學習天文歷算。光緒二十二年(1894)考中舉人,選授高淳縣學任訓導。湖南學使張燮鈞慕其才,請他充當幕僚,遊歷湖南、安徽等地,洞察世變,對中外政教得失進行比較,著有大量的論文和專著,陳述辦教育的重要性。江寧知縣聞其重視辦教育,請他到南京主持師範學校,頗多建樹。江寧布政使樊增祥嘆其文才,又邀請他創辦《南洋官報》,擔任主筆。1917年茅謙病逝於鎮江老家,著有《水利芻議》、《肺山文存》、《肺山詩存》等。
主要事跡
作為報人 茅謙在鎮江,可算是第一代報人了。他光緒年間創辦的《南洋官報》是繼《北洋官報》之後的又一重要報章,在清末民初影響很大,發行全國各個省份。茅謙本人撰寫的創刊序言,引史論今,寓意深遠,得到樊增祥的賞識。《南洋官報》為書冊裝,每期約20頁,初為雙日刊,每期2000餘份。以後,因官費的增減不一,又出過旬刊、五日刊、日刊等形式。該報的內容極為豐富,涉及到政治、經濟、軍事、文化、教育、科技各個方面。初期雙日刊主要欄目有"聖訓"、"諭旨"、"著錄文字"、"奏議錄要"、"南洋公牘"、"學務要聞"、"時事匯錄"、"西報叢譯"、"商務專件"等。"聖訓"、" 諭旨"欄目主要登載清皇帝列祖列宗的遺訓和光緒皇帝、慈禧太后的旨意;"著錄文字"、"奏議錄要"、"南洋公牘"一般登載地方人士呈部院大臣的文稿和政府各部門上呈下達的公文函件;"學務要聞"欄登載各地教育動態、教育章程、教材以及清政府有關教育方面的公文;"時事匯錄"欄目重在報道各地各類的新聞;"西報叢譯"以譯載外文報刊的報道或論文為主;"商務專件"專載商務的重要規則和商務論文。《南洋官報》雖為江南的一大官報,有比較強烈的官辦色彩,但在茅謙的主持下,辦得還算比較靈活,版面設計、欄目設計均比《北洋官報》強,該報能隨着形勢的發展變化和稿件增加,不斷增設欄目,使內容更貼近社會,更適合讀者需求。如該報根據茅謙的要求,積極編選我國早期的教科書內容和講義,積極傳播科學知識。他在寫給國學大師柳詒徵先生的信中說,"辦報思想,近日日出不窮"。在報紙上附刊中外學堂講義,解決了內地辦學堂缺乏教科書的矛盾,有助興學、擴大報紙的影響及銷路,故"已將此義敘一本官報特別之廣告"。他約請柳詒徵選擇一些日本教科書翻譯後寄給他,以便儘快地在《南洋官報》上登載,更好地體現了報紙的實用性。在茅謙任主筆期間,《南洋官報》還增設有"各國新聞"、"各省新聞"、"寧垣近事"、"礦務實業"、"農務實業"、"工業實業"、"外部專件"等各種欄目。
水利專家 茅謙還是我國近代史上頗有影響的水利專家,生前寫的《水利芻議》一書,至今還珍藏在北京圖書館。在擔任湖南學使張燮鈞的幕僚期間,他對三湘水利進行考察研究,寫了《論湘皖水利》文章,並遠遊河北、河南、安徽等地作水利考察。晚年在廣東治理水患時,提出疏海口,控江身,掘溝渠,並湖盪的建議,收到一定成效。中日甲午戰爭失敗後,康有為聯合各省舉人上書,請求拒和、遷都、變法,史稱"公車上書"。茅謙不但簽了名,還參加了初稿的擬訂。上書失敗後,茅謙回鄉遷居南京,創辦養正小學和達材師範學堂,主辦《南洋官報》,宣傳新學。在鎮江與絲綢業巨子曹森合辦城南學校。光緒二十六年受命設立丹徒縣商務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