茯苓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茯苓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藥材簡介】
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Poria cocos (Schw.) Wolf.的乾燥菌核。多寄生於松科植物赤松或馬尾松等樹根上。野生或栽培,主產於雲南、湖北、四川、河南等地。7~9月採挖,堆置「發汗」後攤開曬乾,再「發汗」、晾乾,反覆數次,最後晾至全乾。生用。
【美容功效】
利水滲濕健脾,駐顏祛斑,烏髮固齒。
【美容方法】
1.用於脫髮、斑禿、肥胖症本品味甘淡,性平和,功能健脾利濕。治療脫髮、斑禿,可內服一味茯苓;或與補骨脂、墨早蓮等配伍,製成酊劑,外用塗搽患處。治水氣脫髮及痰濕內盛的肥胖症,可與半夏、橘紅、炙甘草等配伍同用。
2.用於面奸色斑本品能駐顏悅色,祛斑養顏。治面皯色斑,與白石脂等份,研末,水煎外塗,有消斑之功。與菊花配伍,入丸、散服用,有駐顏悅色之效。
3.用於鬚髮早白、牙齒鬆動 本品功能烏鬚髮、固齒。治鬚髮早白,可與山藥、人參、蓮子同用。治療牙齒疏搖疼痛,可與石膏、龍骨、白芷、細辛等配伍,共為細末,外用刷牙,如《醫方類聚》遺山牢牙散。[1]
【用法用量】
煎服,10~15g。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
虛寒精滑或氣虛下陷者忌服。
【配方】
(1)面皯方:白蜜和茯苓塗上,滿七日,治皯。(《補缺肘後方》)
(2)味茯苓飲:茯苓,研細,每次5~10g,日2次,開水沖服,治水氣脫髮。(《岳美中醫案集》)
(3)駐顏方:以白茯苓一斤(500g),糯米酒浸三宿,取出曬乾,搗碎為末,收入瓷器中,每食時用一兩錢末(3~6g),拌食食之,久服精力百倍,延年不老。(《聖濟總錄》)
【按語】
本品甘淡性平,既利水滲濕,又健脾助運,為治療寒熱虛實各種水腫之要藥。本品功善健脾補中,可用治脾氣虛弱、食少納呆,脾虛停飲、脅滿心悸,以及脾虛泄瀉等脾虛諸症。本品入心經,具有寧心安神之功,為心悸、失眠所常用。
本品歷來為美容要藥。其既利水濕、促脾運,而為水濕停聚之肥胖、脫髮等損容性疾病所多用,又能健脾補中、駐顏祛斑,用治面皯色斑,還能烏髮固齒,為不可缺少的美容保健之品。
茯苓皮,為茯苓菌核的黑色外皮。性味同茯苓,功專行皮膚水濕。多用於皮膚水腫,常與五加皮,陳皮同用。
茯神,為茯苓菌核生長中天然抱有松根者。性味同茯苓,有寧心安神之功,專用於心神不安、驚悸、健忘等。
【本草文獻】
(1)《神農本草經》:「利小便。久服安魂魄養神,不飢,延年。」
(2)《抱朴子》:「久服灸瘢滅,面生光玉澤。」
(3)《本草綱目》:「日食一塊,至百日肌體潤澤……延年耐老,面若童顏。」
(4)《本草品匯精要》:「白茯苓為末,合蜜和,敷面上。療面多皯皰及產婦黑皰如雀卵。」
【現代研究】
本品含β-茯苓聚糖、茯苓酸、乙酰茯苓酸等三萜類化合物,蛋白質、卵磷脂、脂肪、膽鹼、組氨酸、甾醇等。具有利尿、抗菌、降低血糖作用。還能增強免疫細胞活力,提高機體防病能力。[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