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茱恩·安德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茱恩·安德森 (June Anderson,1952年12月30日美國著名的花腔女高音歌唱家,格萊美獎得主。最初安德森以演唱羅西尼董尼采第貝利尼美聲歌劇角色而著名,她更是首位獲得金貝利尼獎非義大利人士。近期,安德森開始拓寬她的戲路,開始接觸俄語歌劇理查德·施特勞斯的作品。

茱恩·安德森(June Anderson,生於1952年12月30日)美國著名花腔女高音,出生在波士頓,11歲開始學習聲樂,17歲就成為大都會歌劇院選拔賽最年輕的決賽選手。1978年作為莫扎特《魔笛》中的夜後在紐約市歌劇院做了專業歌劇首演,從此正式開始了舞台生涯。1982年她離開了紐約,在歐洲各大歌劇院亮相。1989年,她回到美國,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弄臣》中與帕瓦羅蒂合作出演吉爾達,《紐約時報》評論:「安德森小姐首演作為吉爾達,雖然姍姍來遲,但已經不能再受歡迎了。大都會如此的演員已經不富裕」。她是有史以來第一位贏得貝利尼勳章的非意大利人,2007年在法國被授予「維克多勳章」,2007年被授予法蘭西文學與藝術勳章,同時曾贏得過格萊美獎。[1]

1822年,羅西尼根據伏爾泰的文學劇作,創作出這部享譽世界的歌劇精品《賽密拉米德》。伏爾泰的文學天賦配之羅西尼非凡的歌劇創作才能,使得《賽密拉米德》在世界範圍內受到極大的推崇,自1823年的威尼斯首演後,這部歌劇更是被視作羅西尼當時最為出色的歌劇之一。[2]

劇中的女主人公――王后「賽密拉米德」,是一個充滿戲劇衝突的人物:她既是一位殘忍不忠的妻子,與情人共謀殺害親夫,她又是一個愛恨分明的女人,雖聯合情人殺害丈夫,但卻認定情人是一個不能委以重任的小人;她對愛情充滿幻想,熱烈的追求自己心中所愛,但同時,她又是一位充滿悲劇色彩的母親,在不明真相的情況下愛上自己的兒子,並最終死在兒子的劍下。「美麗可愛的光」這首詠嘆調是女王賽密拉米德尚不知自己愛的人正是親生兒子的情況下所唱,訴說着對「兒子」的愛意,這可能是這部充滿悲劇色彩的歌劇中情緒最為熱烈、歡快的一幕,正是這種「歡快」,這種強烈的對比,為女主人公的悲劇添上了濃重的一筆。[3]

女王賽米拉米德所演唱的這首詠嘆調「美麗可愛的光」,因其優美的旋律、充沛的情感、對歌唱技巧的全面展示成為眾多歌唱家在音樂會,乃至國際聲樂賽事中的首選。[4]

視頻

美國著名花腔女高音歌唱家 茱恩·安德森 June Anderson 精彩集錦

安德森June Anderson - 聖潔女神 Casta Diva 諾瑪 貝利尼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