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茵陳的美容功效及方法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茵陳的美容功效及方法 

【藥材簡介】

為菊科植物茵陳蒿Artemisia capillaris Thunb.或濱蒿Artemisia scopariaWaldst. et Kit.的幼苗。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春季幼苗高6~10cm時採收,除去老莖及雜質,曬乾。生用。  

【美容功效】

清利濕熱,祛斑悅色。  

【美容方法】

1.用於粉刺、面斑 本品苦泄性涼,具清利除濕之功。治粉刺皮損以結節、膿皰為主,偏於濕熱型者,可用單味茵陳煎劑,內服外洗並舉。面斑屬脾胃濕熱,面色濁垢,色斑範圍較大者,常與梔子、大黃、黨參、白朮、茯苓等清利濕熱、健脾除濕之品同用,可獲祛斑悅色之效。

2.用於濕疹、皮膚腫瘁本品味苦性涼,清熱利濕。治濕疹,可配伍泄熱、利濕等藥同用,內服或外洗。治皮膚腫癢,與荷葉共搗為散,以冷蜜水調服,飯後服。[1]  

【用法用量】

煎服,10~30g。外用適量,煎水外洗。  

【配方】

(1)茵陳蒿散:茵陳、荷葉為散服之,或茵陳、白鮮皮、地膚子、苦參,同用煎服,或茵陳單煎外洗。治風瘙癮疹、皮膚腫癢。(《聖濟總錄》)

(2)疥瘡方:茵陳、黃柏、苦參、地膚子、蛇床子,煎湯外洗。治遍身風癢疥瘡。(《備急千金要方》)

【按語】

茵陳又名綿茵陳、茵陳蒿。本品苦泄下降,寒能清熱,功善清利脾胃、肝膽濕熱,使之從小便出,故為治黃疸之要藥。又善清熱利濕,為損容性疾病所多用,諸如濕熱型之粉刺、面斑,以及濕疹、皮膚腫癢等證。   

【本草文獻】

(1)《名醫別錄》:「治通身發黃,小便不利,除頭熱,去伏瘕。」

(2)《本草從新》:「利濕消腫,療瘡火諸毒。」

(3)《醫學入門》:「治通身瘡疥。」  

【現代研究】

本品含香豆精及揮髮油,並含有利膽作用的有效成分蒿屬香豆精、綠原酸咖啡酸全草含揮髮油0. 23%左右。茵陳的多種製劑及成分有降血脂,擴張冠狀動脈促纖溶,抑制細菌和病毒的作用。[2]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