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茶二叉蚜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茶二叉蚜

形態特徵

2.有翅孤雌蚜 體長卵形,長、寬1.8-0.83毫米。活蟲體黑褐色或桔紅色褐色。若蟲 1齡若蟲淡棕黃色,體長0.2-0.5毫米。

分布與危害

國內以廣東、廣西、雲南發生較多;亞洲熱帶地區、北非、中非、歐洲南部、大洋洲、北美洲熱帶及亞熱帶地區都有分布。為害茶、山茶金花茶可可咖啡、柳和等植物。

以成蟲和若蟲群集在幼葉背面和嫩梢上為害,也為害嫩芽和花蕾等。常造成枝葉捲縮硬化,以致枯死,亦誘生煤病或招至黑黴菌的孳生,使枝葉變黑。

發生規律

年發生十餘代。以無翅孤雌蚜或老齡若蟲在樹上越冬,亦可以卵越冬。在華南全年均可孤雌生殖,冬季常為無翅孤雌蚜。越冬無翅孤雌蚜在次年山茶萌芽後胎生若蚜,為害春稍嫩葉嫩梢,以5-6月繁殖最盛,為害最烈。蟲口密度較大、葉老化或遇氣候不適宜時,即產生有翅孤雌蚜。在日平均溫度18℃以上的晴天黃昏,風力小於3級時,遷飛到其他樹或新梢上繁殖為害。夏季氣溫高,並常有暴風雨衝擊,蟲口數量下降,秋季蟲口又回升,為害秋梢嫩葉嚴重。冬季即以無翅孤雌蚜越冬,亦可在秋末產生有性雌、雄蚜,交配後產卵在枝上越冬。 在適宜季節每6-10天即可繁殖一代。一頭無翅孤雌蚜可胎生35-45頭若蚜,夏季也可胎生20-25頭;一頭有翅孤雌蚜可胎生18-30頭若蚜。有性雌蚜可產卵4-10粒,越冬成活率極高,早春幾乎全部孵化。日平均溫度16-25℃,相對濕度70%以上,以及少雨的天氣,最適宜茶二叉蚜的發生。 [1]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冬季結合修剪,剪除有卵枝或被害枝,壓低越冬蟲口基數。在生長季節進行摘心或抹芽,除去被害的和抽發不整齊的新梢。減少蚜蟲食料,以壓低蟲數。

保護利用天敵 在氣溫高,天敵繁殖快,數量大的季節,應儘量不噴約或少噴防治,或噴用對天敵殺傷力小的選擇性農藥,以免殺滅天敵。或重點選噴蚜蟲為害嚴重的樹,保護天敵。在天敵數量少的樹上,可人工引移、釋放瓢蟲、草蛉等天敵消滅蚜蟲。

藥劑防治 在天敵不足以控制蚜蟲為害的時候,應在春季及早噴約殺蚜,以免擴大蔓延,5-6月噴藥保護新梢,8月噴藥保護秋梢。可掌握在25%的新梢上發現有少數蚜蟲時開始噴藥。

蚜蟲繁殖快,世代多,用藥易產生抗性。選藥時建議用復配藥劑或輪換用藥,可用50%啶蟲咪水分散粒劑(國光崇刻)3000倍液,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如國光斃克)1000倍液,40%啶蟲.毒乳油(如國光必治)1500-2000倍液,或啶蟲咪水分散粒劑(國光崇刻)3000倍液+5.7%甲維鹽乳油(國光樂克)2000倍混合液噴霧均可針對性防治 ,防治時建議在常規用藥基礎上縮短用藥間隔期,連用2-3次。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