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茶則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茶則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選配茶具,除了看它的使用性能外,茶具的藝術性、製作的精細與否,又是人們選擇的另一個重要標準。如果是一位收藏家,那麼,他對茶具藝術的追求,更勝過對茶具實用性的要求

簡介

中文名:茶則

產地:安溪長坑

外文名:Tea is

品種:烏龍茶、鐵觀音

基本內容

茶則量器的一種,茶則最早可追溯到漢朝,古人煮茶時,會把茶葉研磨成粉末,茶則就是用來從茶罐中舀取茶末。計算茶量的器具,一直沿用至今。  

《茶經.四之器》中指出:「則,以海貝、蠣蛤之屬,或以銅、鐵、竹、匕、策之類。則者,量也,准也,度也。」茶則也是陸羽提到的28種茶具之一,其功能在《茶經》中也描述的很明白。

因茶制宜

古往今來,大凡講究品茗情趣的人,都注重品茶韻味,崇尚意境高雅,強調"壺添品茗情趣,茶增壺藝價值"。認為好茶好壺,猶似紅花綠葉,相映生輝。對一個愛茶人來說,不僅要會選擇好茶,還要會選配好茶具。因此,在歷史上,有關因茶制宜選配茶具的記述是很多的。唐代陸羽通過對各地所產瓷器茶具的比較後認為:"邢(今河北巨鹿、廣宗以西,河以南沙河以北地方)不如越(今浙江紹興、蕭山、浦江、上虞、餘姚等地)。"這是因為唐代人們喝的是餅茶,茶須烤炙研碎後,再經煎煮而成,這種茶的茶湯呈"白紅"色,即"淡紅"色。一旦茶湯傾入瓷茶具後,湯色就會因瓷色的不同而起變化。"邢州瓷白,茶色紅;壽州今安徽壽縣、六安、霍山、霍丘等地)瓷黃,茶色紫;洪州(今江西修水、錦江流域和南昌、豐城、進賢等地)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而越瓷為青色,傾入"淡紅"色的茶湯,呈綠色。陸氏從茶葉欣賞的角度,提出了"青則益茶",認為以青色越瓷茶具為上品。而唐代的皮日休和陸龜蒙則從茶具欣賞的角度提出了茶具以色澤如玉,又有畫飾的為最佳。

要求

壺、船、盅、杯、托、碗等所構成的主茶具,一定要符合泡飲茶的功能要求,如果只有玲瓏的造型、精美的圖案和亮麗的色彩,而在其功能上有所欠缺,則只能作為擺設,失去了茶具的真正作用。不同茶具的功能要求儘管不同,但終究以實用、便利為第一要旨。[1]

參考文獻

  1. 茶則是什麼?茶則全介紹搜狐網,20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