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鄉村的早晨(居仁堂主)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 |
《荊州鄉村的早晨》是中國當代作家居仁堂主的散文。
作品欣賞
荊州鄉村的早晨
我漫步在原野。漫步在昔日楚國都城郢都荊州西北藤店的秋分時節的原野。
很多年沒有如此近距離地走在故鄉的田野。
朝陽將我的影子拉得很長,我追着我的影子前行。
風有點大。路邊的茅草吹彎了腰,如萬千綠色的旗幟在地上飄。
香樟樹、烏桕樹、冬青樹的細枝,還有一叢叢一片片的竹枝在風中嘚瑟,發出開心的笑。
遠遠望去,田野有低有高,有綠有黃,有半黃半綠。低處是收割後的稻田,高處是樹林樹叢,黃色是割後的稻茬;綠的是野草樹影;半黃半綠是收割後的稻茬又發出了新芽,甚至又結出了稻穗。
一群比麻雀大點兒的灰鳥落在田裡,又呼啦啦飛入林間,一群八哥閃動翅膀下的白,飛落在高高的電線上,似給原野寫下完美的五線譜。
稻田田頭空有兩米多寬窪地,裡面尚存有少量水。妹夫曾告訴我,這是養小龍蝦的地方。當下小龍蝦已經鑽進洞裡,母蝦懷揣一團蝦籽,待來年產籽出洞,幾個月後小龍蝦即散往東西南北,成為餐桌上的美味。
這裡是產小龍蝦的地方,稻田頭,小河溝,大堰塘都是小龍蝦的天堂,也是農家的銀行。
妹夫說:這裡的稻田加養小龍蝦,一畝田最少純收入二千多,會搞的七八千……
妹妹妹夫靠收購小龍蝦、團魚、鱔魚等過上美好生活。
這裡歸川店鎮管轄,雖里丘陵地帶,卻遍地黃金。
種樹成為一門產業。公路上不時有汽車裝一、兩棵,三、四棵大香樟樹駛過。
那天,我開着車與姐姐弟弟去馬山鎮故地重遊。半途見一隻團魚過鄉道。停車,大弟弟將其擒獲。晚上到家上秤一稱,一斤半還多一點,關鍵還是野生團魚。
沿着小路緩緩前行。
一團濃綠一點白。三兩戶人家一個村落,有單家獨戶的,樹林半遮半掩,白牆穿過綠牆,讓人眼前一亮。更有三層洋樓秀於林木之間,古老的荊楚鄉野馬上顯現出現代氣息。
一輛紅色轎車滑過來,一位二十來歲的大姑娘迎着朝陽駛來,晨光下白皙而自信的臉是那樣美,鄉野秋晨就有了一種說不出來的味道,很美的味道。
水泥村道引我進入綠林,樹枝將路遮嚴。林間斑鳩的咕咕聲此起彼伏,還有不知名的小鳥在唧唧喳喳地叫着,像小學生讀書,又像在唱歌,突然幾聲公雞的打鳴高亢激昂,如交響樂中突然響起嗩吶聲,卻並不突兀……我靜靜地聽着這些久違的大自然的聲音,是如此祥和,如此寧靜,讓人陶醉,讓人沉迷……
作者簡介
劉文俊。一九五六年生人,文學愛好者。廣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南陽市作家協會會員。珠海作協會員。
參考資料
- ↑ [中國作家網 (chinawriter.com.cn)中國作家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