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荊州歌》 | |
---|---|
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
《荊州歌》是唐代大詩人李白的作品。
此詩寫的是一位農村婦女辛勤勞作之時思念遠方丈夫的愁苦情景。全詩筆觸細膩,對農家勞作中的細節描寫把握得十分恰當,詳盡地描摹出勤勞的農家婦女獨特的思夫情狀,塑造了一個性格鮮明的思婦形象。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荊州歌[1]
作品出處;全唐詩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作品別名;荊州樂
作者;李白
創作年代;盛唐
作品原文
《荊州歌》
白帝城邊足風波,瞿塘五月誰敢過。
荊州麥熟繭成蛾,繰絲憶君頭緒多。
撥穀飛鳴奈妾何。
白話譯文
白帝城邊的江面上滿是狂風掀起的驚濤駭浪,
五月的瞿塘峽,有誰敢行船而過呢?
荊州麥子時節,繭已出蛾,蠶事已成,家家都在煮繭繅絲。
我一邊繅絲,一邊思念你,我對你的思念比一團亂絲的頭緒還要多。
布穀鳥在哀鳴的時候,更加引起了我對你的思念,這叫我怎麼辦呢?
詞句注釋
⑴荊州歌:古題樂府雜曲歌辭。《樂府詩集》卷七十二列於《雜曲歌辭》,又名「荊州樂」、「江陵樂」。《樂府詩集·雜曲歌辭十二·荊州樂》郭茂倩題解:《荊州樂》蓋出於《清商曲·江陵樂》,荊州即江陵也。有紀南城,在江陵縣東。梁建文帝《荊州歌》雲「紀城南里望朝雲,雉飛麥熟妾思君」是也。
⑵白帝城:古城名。在今重慶市奉節縣東白帝山上。東漢初公孫述築城,述自號白帝,故以「白帝」為名。足:充足,引申為滿是,都是。
⑶瞿(qú)塘:即瞿塘峽,也稱「夔峽」,長江三峽之一。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巫山縣大寧河口。兩岸懸崖峭壁,江面最窄處僅百餘米。《水經注·江水》:「峽中有瞿塘、黃龍二灘,夏水回復,沿泝所忌。」
⑷繭(jiǎn):指蠶繭。
⑸繰(sāo)絲:即繅絲,煮繭抽絲,制絲時把絲從蠶繭中抽出,合併成絲。在南朝樂府中「絲」、「思」為雙關語。頭緒多:即思緒多。
⑹「撥穀」句:寫思婦默念:撥穀鳥已鳴,春天將盡,不見夫回,使人無可奈何。撥穀:即布穀鳥。布穀鳥叫聲如同」布穀「二字之音。又,布穀叫,表明農忙季節已到。
原文鑑賞
仲夏五月,陽光燦爛,江陵城外,農家院內,一位少婦,埋頭繰絲。十指纖纖,蠶繭白白,少婦衣袖高挽,抽絲不停。楊柳依依,綠蔭重重,麥香淡淡,布穀聲聲,少婦緩緩放慢了手的動作,心情漸漸變得十分沉重。她想起了出門在外、將要歸來的丈夫。
這首《荊州歌》,就是抓住少婦在這種情境下的心理變幻來寫的。全詩共五句,意義上分三層。
頭兩句是一層,寫少婦心情沉重的原因。白帝城在今四川奉節縣東,城在山上,地勢高峻,為出入蜀城的門戶,也是詩中少婦之夫返航歸家的必經之地。瞿塘峽也在奉節縣東,峽中水流湍急,礁石林立,五月水漲,不見礁石,行船極其艱險。
少婦一憂白帝風波,二憂瞿塘暗礁,可見顧慮重重。她不是怕丈夫誤了歸期,而是怕丈夫遇了風險,此刻她心中沒有夫妻將要重聚的喜悅,只有替於險象環生的途中日夜奔波的丈夫無限的擔憂。李白《長干行》寫商婦思夫,也曾懸想過丈夫路途的危險:「十六君遠行,瞿塘艷澦堆;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可是歸程的風險比不上商婦對丈夫的熱切盼望和痴痴的情愛:「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商婦的愛熾熱外露,繭婦的愛凝重收斂。同是少婦思夫,感情表達的方式,情緒變化的過程卻不盡相同。
三、四句是第二層。這兩句仿佛是少婦對遠在蜀地的丈夫的傾心的訴說。「荊州麥熟繭成蛾」說節候,與第二句的「五月」相照應,也與上兩句的「白帝風波」、「瞿城五月」相對比。同是五月,丈夫在艱險旅途中日夜兼程,妻子在麥香繭聲中辛勤勞作。
五月,或許是夫妻商定的歸期。然而溫暖平靜的五月也許是雨雪風霜的五月,少婦半喜半憂:丈夫就要歸來了呀,可是,眼下歸來風險重重啊。繰絲之「絲」同「思」諧音,「頭緒多」也是雙關語。這是以絲的頭緒喻思念丈夫的頭緒紛繁:首先是憂慮之情鬱結心頭,像繭絲一樣紛亂無章,其次是相思之情縈繞心頭,如繭絲一般綿綿不斷,再次是煩惱之情難以排遣,似繭絲那般纏結身心。千頭萬緒,全是為「君」而生。
最後一層也是詩的結尾。正在少婦思緒紛繁、矛盾重重之時,傳來了布穀鳥(撥穀)的叫聲。布穀鳥五月飛鳴,鳴聲如喚「行不得也哥哥」。「行不得也哥哥」,這既是少婦對駕舟欲行的丈夫的勸阻,也是少婦內心裡的自責。然而,千里之外的丈夫聽不到撥穀的叫聲與愛妻的呼喚,此時此刻,少婦只得徒然嘆道:「奈妾何!」全詩寫到這裡,戛然而止,有曲終聲不盡之妙。
古時荊州一帶的民歌極其豐富。李白的詩善於從六朝樂府民歌中汲取菁華。語言清新的《荊州歌》顯然是他學習民歌的結果。如以「絲」為「思」,就是民歌中常用的手法。「絲」的頭緒和「思」的頭緒,既貼合少婦的勞作,也貼合少婦的心理。另外,此詩是「柏梁體」,句句押韻,節奏短促急迫,宜於表現少婦忽明忽暗、變幻不定的心理活動。
全詩無一字敘事,只是抒寫女主人公的思夫之情。然而,一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卻栩栩如生。
作者簡介
李白(701年—762年) ,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2]。是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與杜甫並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
天寶元年(公元742年),由於玉真公主和賀知章的交口稱讚,唐玄宗看了李白的詩賦,對其十分仰慕,便召李白進宮。李白進宮朝見那天,玄宗降輦步迎,「以七寶床賜食於前,親手調羹」。玄宗問到一些當世事務,李白憑半生飽學及長期對社會的觀察,胸有成竹,對答如流。[3]。
李白的詩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高。他謳歌祖國山河與美麗的自然風光,風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義精神,達到了內容與藝術的完美統一。他被賀知章稱為「謫仙人」,其詩大多為描寫山水和抒發內心的情感為主。
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