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荊蕙蘭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荊蕙蘭,女,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博士大連理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擔任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匿名評審專家、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結項成果鑑定專家、教育部學位中心碩博學位論文評審專家、全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匿名評審專家、遼寧省社科基金項目專家庫專家、遼寧省《遼海講壇》主講教師、遼寧省公務員局基層送教主講教師及大連市黨的理論宣講團主講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東北地方史、城市史和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多項。在CSSCI來源期刊和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發表學術論文24篇,出版學術專著2部。先後獲得大連市高校優秀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大連理工大學優秀碩士學位論文指導教師、大連理工大學教學優秀獎和「三育人」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 [1]

工作經歷

1986——1996年佳木斯大學歷史系教師

1996年至今大連理工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部

教育經歷

1986年畢業於哈爾濱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史學學士學位

1993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系,獲史學碩士學位

2009年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獲史學博士學位

社會兼職

中國現代史學會會員

中國城市史研究會會員

中國史料學學會會員

大連市統戰研究會會員

大連市政協理論研究會會員

遼寧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研究會秘書、理事

研究領域

主持的課題

1.主持201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近代東北城市化進程中城鄉關係研究,項目批准號11BZS083

2.2010年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近代遼寧城鄉民俗變遷研究——以近代大連城鄉民俗變遷為例項目批准號L10BZS005

3.2009年遼寧省哲學社會科學規劃基金項目——近代大連城市文化研究(1898-1945)項目批准號L09DZS010

4.2010年遼寧省教育廳課題——近代俄踞時期大連城市特色與變遷研究(1898-1905)項目編號:2010025。

5.2008年大連市社科基金項目——近代大連城市多元文化及特色研究,項目批准號08DLSK013

6.2009大連市社科基金項目——近代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大連民族工業研究,項目批准號09DLSK014

7.2010年大連市社科基金項目——近代日本殖民統治時期大連旅遊業研究,項目批准號10DLSK145

8.2007年大連市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課題——新時期高校大學生黨員黨章教育研究,已結題

9.2008年大連市統戰課題——「新階段新的社會階層統戰工作機制研究」,已結題

10.大連市統戰理論課題--「從兩岸交流看實現祖國和平統一的歷史趨勢」,已結題

11.2002年大連理工大學黨建基金項目——「新時期加強大學生『兩組』學習時效性問題研究」已結題

12.2007年大連理工大學人文社科基——「遼寧沿海港口發展史研究」 項目批准號:DUTHS2007327.

13.2008年大連理工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課題——近代日本統治時期大連的文化教育

14.2009年大連理工大學黨建研究課題——「新形勢下進一步增強高校黨校理論建設及其實效性研究」

15.2010年度大連理工大學理論專題研究立項課題:提升本科生基層黨組織學習力的有效途徑研究——高校建設學習型基層黨組織的探索與實踐

16.2011年大連理工大學黨建研究課題——用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統領高校文化建設,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鬥爭

17.2011年大連理工大學教改基金課題——形勢與政策遠程教育實效性研究

主要參與的課

1.2001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文明城市論——建設現代文明城市的理論與實踐」項目批准號99DSH023

2.2005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發揮參政黨作用研究——執政能力建設的一個重大課題」 目批准號05BDJ033

3.2005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二十一世紀城市發展模式——學習型城市建設研究」項目批准號02DSH035

4.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重點課題——「中國城市化過程與區域協調發展問題研究」項目批准號:12AGL010,子課題負責人

研究方向

指導碩士生研究方向

1.中國近現代政治思想及人物研究

2.東北地方史、城市史

3.晚清民國史

學術成果

科研論文

1.《近代中國新型知識分子群體的形成、發展及作用》,《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年3期,人大報刊複印資料2000年2期目錄檢 索

2.《西安事變的發生與華北事變後的中國政局》,《北方論叢》1999年4期

3.《五四時期科學思潮產生的歷史必然性》,《北方論叢》2000年4期

4.《試論五四時期的科學思潮》,《內蒙古大學學報哲社版》2002年5期

5.《論毛澤東軍事思想在建立東北根據地中的作用》,《遼寧師範大學學報社科版》2002年1期

6.《論平教會在民國時期鄉村建設中的作用》,《北方論叢》2007年3期

7.《「大連中心主義」政策與營口港的衰落》,《歷史教學》2008年8期

8.《傅立魚與近代民主思想在大連的傳播》,《歷史教學問題》2008年6期

9.《在傳統與現代融合創新語境下思考城市的歷史走向》,《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08年4期

10.《近代俄踞時期大連的城市特色》《歷史教學問題》2010年4期

11.《南滿鐵道株式會社與大連城市港口經濟的拓展》《歷史教學》2010年8期

12.《變革中的衰亡—清末新政再研究》,《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1年3期

13.《近代大連外來文化影響下的市民習俗及特點》,《歷史教學問題》2011年5期

14.《殖民文化的張揚——對近代大連旅遊業的深層次考察》,《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2期

15.《清末新政與東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的發展趨向》「張氏父子與東北近代化國際學術研討會」,2012-8,獲論文二等獎。(國際會議論 文)

16.《國際視野下中國城市重大自然災害防治體系的構建》,《2012公共管理國際會議(第八屆)論文集》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12年10 月(國際會議論文)

17.《生態文明?生態城市——中國城市化道路發展的必然選擇》,《馬克思主義與生態文明——傳統?現代?建設性後現代的多維審視國 際論壇論文集》,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2年9月.(國際會議論文)

18.《清末新政與東北農業早期近代化》《求索》2012年12期

19.《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大連海關》《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2年6期

20.《清末東北新政與東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的發展趨向》《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2013年1期

21.《近代東北城市化視閾下城鄉關係及其變動》,《歷史教學問題》2013年1期

22.《「建設美麗中國」視閾下城市管理的創新》《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13年3期

23.日本殖民統治時期的大連城鄉關係研究》,《世紀橋》2013年3期

教研論文

1.《對「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的再認識》,《黑龍江高教研究》2000年12月

3.《當代大學生在文明城市中的作用》,《黑龍江高教研究》2001年5期

4.《新時期加強大學生愛國主義教育的理論思考》,《黑龍江高教研究》2004年2期

5.《統一戰線對增強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作用》,《遼寧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5年1期

6.《構建和諧社會形勢下的統一戰線與新農村文化建設》,《廣西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07年2期

7.《新時期加強高校學生黨建工作的對策及長效機制研究年》,《黑龍江高教研究》2008年2期

8.《關於提升「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效果的幾點認識》,《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增刊2008年12月

9.《大學生思想道德問題與對策》,《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年6期。

10.《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時效性的探索》,《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增刊2009年12月。

11.《適應新形勢新任務的要求加強人民政協組織建設》《大連市政協理論與實踐文集》大連出版社2009年。

12.《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涵及其構建》《文化學刊》2010年4期

13.《思想政治理論課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構建》,《黑龍江高教研究》2011年3期

14.《學習型社會視閾下高校教師人文素質的提升與培養》,《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增刊2010年12月

15.《科學發展觀視角下城市文化的提升及其構建》,《文化學刊》2009年1期

16.《現代教育制度下提升大學生基層黨組織學習力的途徑研究》,《延邊黨校學報》2011年2期

17.《實現馬克思主義文化觀統領高校文化建設的途徑研究》,《教育教學論壇》2012年4期,213-214頁總第48期

18.《「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教學實效性探析》《大連理工大學學報,社科版》增刊2012年12月

19.實施「大班授課、小班討論」教學模式探索——以「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實踐為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探索與 實踐》大連理工大學出版社,2013年1月

20.《通識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德育創新國際學術研討會》暨第二屆「上海大學思政論壇」,2012年6月2日—3日。論文:通識教育視閾下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改革與創新

代表著作

1.專著:《近代大連城市文化研究》(獨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

2.《東北城市早期近代化研究》(荊蕙蘭等著),吉林大學出版社2013年

3.《當代中國參政黨建設研究》魏曉文等著(合著),中共中央黨史出版社2009年版

4.《學習型城市研究》懷中民、魏小鵬主編(合著),紅旗出版社2006年版

5.《文明城市論》懷中民主編(合著),大連出版社2000年版

個人榮譽

遼寧好人·最美思政課教師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