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草原長調里的東勝(崔子美)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草原長調里的東勝》中國當代作家崔子美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草原長調里的東勝

這自從踏上鄂爾多斯土地,東勝始終以未知的誘惑,謎一樣吸引着我。東勝,一手挽了草原風情,一手牽了現代化開發的節奏。

在我的印象里,神奇的東勝是草原與毛烏素沙漠交融的地方。民族歷史賦予了它豪放和蒼涼,遊牧文化培育了它的詩意和浪漫。我曾經推測,站在草原上一聲悠遠的長調就能喚來雲雀、引出激昂的馬嘶,讓青草像麥浪一樣翻滾遠去。

終於在秋陽高照的日子,有機會圓了這個嚮往的夢。在包茂高速公路上向北疾行,當車子接近東勝市區,天邊出現了一大片望不到邊緣的城市,林立的高樓密密麻麻,或白、或紅、或藍,高拔的姿勢讓雲天失色,仿佛玩耍的仙童在這裡隨意擺放了一堆精緻的彩色積木,層層疊疊、高高低低,風中似乎飄起了嘩啦啦的列列之聲。

這就是鄂爾多斯打造容納百萬人口的東勝區。

這裡天高地闊,白雲低垂。我在郊外下車,踩着青草行走,遠遠地傳來蒙古長調的歌聲,又一次讓我心緒沸騰,瞬間懂得了成吉思汗喜歡這塊土地的原因,明白了鄂爾多斯遼遠的情懷,理解了東勝的氣魄。

廣角鏡頭搖過一樣,鱗次櫛比的現代化樓群忽然逼近了,你會誤以為出現了海市蜃樓,無法理喻。還在你驚愕之間,車流鏈子一樣,首尾相銜,緩緩游入繁鬧的東勝街區,確信這不是魔幻景象。但見大道平闊,路邊綠化秀美,草茂花濃,一下子推開了高層建築的擠壓。每個路口外都會有一個花草葳蕤的小憩園,生機勃勃,格外養心。初秋的風拂來,輻輳着城市不動聲色的美感。

過幾次十字路口,才曉得東勝是井然的,不會堵車。每個路口設有紅綠燈。許多城市不限右轉向,這裡卻限制,而且連自行車的轉向、停與行都有紅綠燈指示。初來不識,走了幾個硬右轉,站在街邊的交警伸臂示意停車,跨步而來,扭頭看了一下車牌,站車邊舉手敬禮,笑說:「我們這裡右轉要看紅綠燈,你是外地車不知道,以後要注意喲。鄂爾多斯歡迎您,遵守交通,平安出行。」之後他回到路邊繼續指揮車流。原以為違章肯定要挨罰的,沒想交警會禮貌告誡,讓我領略了東勝另一種柔美的格調。

自從踏上鄂爾多斯的土地,東勝始終以未知的誘惑,謎一樣吸引着我。東勝,一手挽了草原風情,一手牽了現代化開發的節奏。在風情園,百餘座蒙古包,白嘩嘩簇了一片,蒙族特色的歌舞表演吸引了黑壓壓的人群,掌聲歡呼聲一浪高過一浪。我真想,真想乘着歌舞的旋律,唱一首草原長調,抒發我心裡的喜悅,或者來上一段草原舞蹈,可我擔心人們會誤判我是瘋子,更羞愧我的喉嗓之聲為草原增加刺耳的雜音。

東勝青銅器廣場好大,像天空一樣展拓,當地人告訴我廣場面積可比天安門廣場,人站在這裡一下就渺小了,而草原的胸懷忽然間大氣豪邁起來。在高大的匈奴王冠前,遊覽的人群絡繹不絕,拍照留念,踱步賞景。雖然東勝人口沒有我想象的那麼稠密,幾乎每個公交站牌下都有候車的人;說城市不熱鬧吧,各類品牌的專賣店占據了各個大街的臨街門面。小巷裡的多種風味小吃,五花八門,引來不少食客。說人流不密集吧,看看街道上涌涌不斷的車流,都在尋找自己的方向。

也許,東勝這座城市正在開始新的輝煌。離開東勝,我幾次停車,昂首遙望,東勝老城和新城就像是兩個詩畫般的傑作,用建築向世界高唱了草原長調。我知道我喜歡上了這座年輕的城市,也真想來這裡居住興業,翻開我別樣的人生。[1]

作者簡介

崔子美,1962年8月生,陝西省北部志丹縣人。先後畢業於延安師範北京人文大學漢語言專業。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