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上的聖母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草地上的聖母 |
---|
意大利語:Madonna del Meadow 年份 1505年至1506年 尺寸 113×88公分 類型 油畫 典藏 奧地利維也納的藝術史博物館 |
草地上的聖母(意大利語:Madonna del Prato),又稱聖母子與聖約翰,由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聖齊奧於1505年至1506年間創作。現藏於奧地利維亞納的藝術史博物館。
這是一幅由蛋彩和油畫兩種手法混合創作完成的木版畫,作品長113cm, 寬88cm。 聖母裙衣的下擺處表明了這副畫完成的年份:1506。這副為了佛羅倫薩聖瑪爾谷大殿中修士們的禮拜堂所作的畫作,是拉斐爾在其佛羅倫薩時期所作的多幅聖母子與小聖約翰題材的繪畫之一。在這個時期拉斐爾久居佛羅倫薩,為其近距離研究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的作品提供了便利。 聖母子與小聖約翰一同出現在十五世紀意大利繪畫作品中非常常見, 拉斐爾後來在這一主題上的繪畫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這副畫受到了廣泛研究的是它的結構。畫中的三個人物構成了一個等腰三角形,而聖母的頭部則構成了三角形的頂端。聖母深紅色的上衣和圓形的領口體現出拉斐爾作品的特點。 兩個孩子則是占據了畫面的下部,稍稍偏左,聖母的左腳則側向畫面的右側,彌補了前者造成的空間上的失衡。小聖約翰單膝跪地,手持十字杖,而小耶穌則是站着,右手拿着杖。 這副作品中的金字塔結構表現出作者深受達芬奇的風格影響,尤其是《聖母子與聖安妮》這副作品。其他一些帶有達芬奇色彩的特徵則表現在對聖母臉部的塑造,以及描繪小耶穌的背部,遠方的風景,藍色背景以及薄霧時使用的「暈塗法」。但是也有一些元素體現出這副畫與達芬奇畫作的差距,就比如說對人物的輪廓線。[1]
說明
"十六世紀之前.一說起聖母.信徒的腦海中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形象.有的死板.有的慈祥.有的悲戚.有的歡樂。拉斐爾這幅《草地上的聖母》一出.迅速變成了她的標準像。 畫中的她.慈愛.祥和.平靜。多日勞作的人看到她.身體上的疲勞幾乎瞬間消失;罪孽深重的人看到她.願意在她面前坦誠自己的罪.並相信自己一定能得到寬恕;涉世未深的年輕人看到她.增加了面對無常世事的信心;行將就木的人看到她.也就不再畏懼那未知的天堂。 栩栩如生的效果.來自拉斐爾妙到毫巔的技法和反反複複的探索。這聖母的臉.是理想化的臉.畫中的風景.也是理想化的現實。 拉斐爾筆下的色彩.産生了發光的效果。以顔色明暗的變化.讓畫中事物的邊緣有陰影.讓事物的中間有高光。同時這又産生色彩振動的效果:畫面左邊聖母的紅色上衣與綠色草地、右邊黃色土地與藍色袍子.這些互補色互相映襯.構成和諧。 這幅畫又是幾何形狀的集合:聖母頭上的光暈、她的發髻、她的領口、袖口上的金綫.聖約翰和耶穌頭上的光暈.都是圓形;而三個主要人物的構圖、聖約翰和十字架、耶穌和聖母的右手.這又都是三角形。包容的圓形和穩定的三角形.讓觀者對聖母和耶穌充滿信任和敬仰。 這幅畫集不同形式的美之大成.理想的人體、充沛的光綫、簡約的構圖、和諧的秩序.一切的一切都在告訴觀者:來吧.拜倒這三位一體之前.這就是妳的救贖。[2]
簡介
草地上的聖母 (意大利語:Madonna del Meadow),又稱聖母子與聖約翰,是由文藝復興時期畫家拉斐爾·聖齊奧於1505年至1506年間創作的畫作,現藏於奧地利維也納的藝術史博物館。
拉斐爾·聖齊奧(意大利語:Raffaello Sanzio,1483年4月6日-1520年4月6日),本名拉斐爾·桑西(Raffaello Santi),常簡稱拉斐爾(拉丁語:Raphael),意大利畫家、建築師。與列奧那多·達芬奇和米開朗基羅合稱「文藝復興藝術三傑」。拉斐爾所繪畫的畫以「秀美」著稱,畫作中的人物清秀,場景祥和。
他的著名宗教畫聖母系列將宗教的虔誠和非宗教的美貌有機地融為一體;他的畫即使是《聖喬治大戰惡龍》的場面看起來也是平靜安詳的。他為梵蒂岡教宗居室創作的大型壁畫《雅典學院》是經典之作,他將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將基督教和異教,統統融合在一起,創造出和諧的場面。同時也創作出許多著名的肖像如:「教皇利奧十世像」。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和他的畫作一樣。拉斐爾於1520年高燒猝逝於羅馬,終年37歲,葬於萬神廟。[3]
鑒賞
《草地上的聖母》Madonna of the meadow是意大利文藝復興繪畫的傑出代表之一。拉斐爾藉助宗教主題表現現實與理想相結合的女性形象,以頌揚人性中的至善、至美。畫面中的人物畫得令人讚嘆不已,聖母俯視着兩個孩子,她的表情使人難以忘懷。但是,如果我們看一看拉斐爾為這幅畫而作的那些速寫稿,我們就開始省悟原來這還不是他最費心力的地方。在他心目中,這些地方當然要這樣畫,他反覆嘗試,所追求的是人物之間的合適的平衡和使整個畫面達到極端和諧境地的合適的關係。在左角的速寫稿中,他想讓聖嬰一面回頭仰望着他的母親,一面走開。他試畫了母親頭部的幾個不同姿勢,以便跟聖嬰的活動相呼應。然後,他決定讓聖嬰轉個方向,仰望着母親。他又試驗另一種方式,這一次加上了小聖嬰的臉轉向畫外,而不去看她。後來他又作了另一次嘗試,而且顯然急躁起來,用好幾個不同的姿勢試畫聖嬰的頭部,在他的速寫簿中這樣的畫頁有好幾張,他在畫頁上探索怎樣平衡這三個人物最好。但是,如果我們回過頭來再看最後的定稿,我們就會發現他最終確實把這幅畫畫得合適了。在畫面上物物各得其所,而拉斐爾通過努力探索最終獲得的姿態與和諧顯得那麼自然,那麼不費力氣,幾乎未曾引起我們的重視,而恰恰是這種和諧使聖母更加美麗,使孩子們更加可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