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草蓯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草蓯蓉
1500271331948555.jpg
圖片來源 http://www.chuyi88.com/a/2017/0717/10276.html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草蓯蓉

漢語拼音:Cǎo Cōnɡ Rónɡ
別名:金筍、地精、肉鬆蓉、蓯蓉、不老草
性味:味甘、咸,性溫
功能:具有補腎壯陽,潤腸,止血的功效
主治:腎虛陽痿,腰膝冷痛,老年習慣性便秘,膀胱炎

草蓯蓉,中藥名。為列當科植物草蓯蓉Boschniakia rossica(Cham.et Schlecht.)Fedtsch.[Orobanche rossica Cham.et Schlecht.;B.glabra C.A.Mey.]的全草。具有補腎壯陽,潤腸,止血的功效。主治腎虛陽痿,腰膝冷痛,老年習慣性便秘,膀胱炎。[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草蓯蓉

拼音名:Cǎo Cōnɡ Rónɡ

英文名:Herb of Russian Boschniakia

別名:金筍、地精、肉鬆蓉、蓯蓉、不老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oschniakia rossica (Cham. Et Schlecht.) Fedtsch. [Orobanche rossica Cham. Et Schlecht.; Boschniakia glabra C. A. Met.]

出處

出自《吉林中草藥

來源

藥材基源:為列當科植物草蓯蓉的全草。

採收和儲藏

5-8月採收,曬乾或晾乾後切段。

原形態

草蓯蓉 一年生寄生草本,高15-35cm。全株近無毛。根狀莖橫走,圓柱狀,通常有2-3條直立的莖,莖不分枝,粗壯,中部直徑1.5-2cm,基部增粗。葉密集生於莖近基部,向上漸稀疏,三角形或寬卵狀三角形,長、寬各為6-8(-10)mm。穗狀花序,圓柱形,長7-22cm,直徑1.5-2.5cm;苞片1枚,寬卵形或近圓形;花梗長1-2mm或幾無梗;花萼杯狀,長5-7mm,先端不整齊地3-5齒裂;花冠寬鍾狀,暗紫色或暗紫紅色,筒膨大成囊狀,上唇直立,近盔狀,下唇極短,3裂,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狀披針形;雄蕊4,稍伸出於花冠之外,花葯卵形,藥隔較寬;心皮2;子房近球形,花柱長5-7mm,柱頭2淺裂。蒴果近球形,長8-10mm,直徑6-8mm,2瓣開裂。種子小,橢圓形,多數。花期5-7月,果期7-9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500-1800m的山坡、林下低溫處及河邊,常寄生於榿木屬(Alnus)植物的根上。

資源分布:分布於黑龍江吉林內蒙古等地。

化學成分

全草含8-表脫氧馬錢子甙酸(8-epideoxyloganic acid)[1],草蓯蓉苯丙烯醇甙(rossicaside)B、C、D、[2,3],草蓯蓉苯丙烯醇甙A,草蓯蓉甙(boschnaside),草蓯蓉醛甙(boschnaloside),松脂酚-β-D-吡喃葡萄糖甙(pinoresinol-β-D-glucopyranoside)[3],對-香豆酸(p-coumaric acid),對-香豆酸甲酯(methyl p-coumarate),β-谷甾醇(β-sitos-terol),齊墩果酸(oleanolic acid),3-表齊墩果酸(3-epioleanolic acid)[2],β-D-吡喃葡萄糖基(1→4)α-吡喃鼠李糖基-(1→3)-D-(4-O-咖啡酰基)吡喃葡萄糖(β-D-glucopyranosyl(1→4)-α-L-rhamnopyranosyl-(1→3)-D-(4-O-caffeoyl)-glucopyranose)[3], C9、C10、C11萜內酯(C9、C10、C11terpene lactones)[4]。

地上部分含草蓯蓉醛鹼(boschniakine)和草蓯蓉內酯(boschnialactone)[5]。

根莖含甘露醇(mannitol),生物鹼(alkaloides)[6]。

性味

味甘;咸;性溫

功能主治

補腎壯陽;潤腸通便;止血。主腎虛陽痿;遺精;腰膝冷痛;小梗遺瀝;尿血;宮冷不孕;帶下;崩漏;腸燥便移民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或泡酒。

各家論述

  • 1.《長白山藥用植物調查》:滋陰補陽,止血。治膀胱炎,膀胱出血及腎臟出血。
  • 2.《吉林中草藥》:補腎壯陽,潤腸通便。治腎虛陽萎,腰膝冷痛,腸燥便秘,膀胱炎。[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草蓯蓉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草蓯蓉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