莢果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莢果蕨(學名: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Todaro)為球子蕨科莢果蕨屬。株高可達1米。根狀莖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被針形葉鱗片。葉杯狀叢生,二型葉,不育葉兩短變小,2回羽狀裂,新生葉直立向上生長,展開後則成鳥巢狀。可育葉從葉叢中間長出,葉柄較長,粗而硬,為不育葉的1/2,羽片莢果狀。
- 中文學名:莢果蕨
- 拉丁學名:Matteuccia struthiopteris (L.) Todaro
- 別 稱:黃瓜香、野雞膀子
- 界:植物界
- 門:蕨類植物門
- 亞 門:真蕨亞門
- 綱:薄囊蕨綱
- 目:真蕨目
- 科:球子蕨科
- 屬:莢果蕨屬
- 種:莢果蕨
形態特徵
植株高70-110厘米。根狀莖粗壯,短而直立,木質,堅硬,深褐色,與葉柄基部密被鱗片;鱗片披針形,長4-6毫米,先端纖維狀,膜質,全緣,棕色,老時中部常為褐色至黑褐色。葉簇生,二形:不育葉葉柄褐棕色,長6-10厘米,粗5-10毫米,上面有深縱溝,基部三角形,具龍骨狀突起,密被鱗片,向上逐漸稀疏,葉片橢圓披針形至倒披針形,長50-100厘米,中部寬17-25厘米,向基部逐漸變狹,二回深羽裂,羽片40-60對,互生或近對生,斜展,相距1.5-2厘米,下部的向基部逐漸縮小成小耳形,中部羽片最大,披針形或線狀披針形,長10-15厘米,寬1-1.5厘米,先端漸尖,無柄,羽狀深裂,裂片20-25對,略斜展,彼此接近,為整齊齒狀排列,橢圓形或近長方形,中部以下的同大,長5-8毫米,圓頭或鈍頭,邊緣具波狀圓齒或為近全緣,通常略反卷,葉脈明顯,在裂片上為羽狀,小脈單一,斜向上,葉草質,干後綠色或棕綠色,無毛,僅沿葉軸、羽軸和主脈疏被柔毛和小鱗片,羽軸淺棕色或棕禾稈色,上面有淺縱溝;能育葉較不育葉短,有粗壯的長柄(長12-20厘米,下部粗5-12毫米),葉片倒披針形,長20-40厘米,中部以上寬4-8厘米,一回羽狀,羽片線形,兩側強度反捲成莢果狀,呈念珠形,深褐色,包裹孢子囊群,小脈先端形成囊托,位於羽軸與葉邊之間,孢子囊群圓形,成熟時連接而成為線形,囊群蓋膜質。[1]
主要價值
觀賞價值
莢果蕨作為觀葉植物露天栽培。8~9月莢果蕨葉片成熟,葉片顏色翠綠,婀娜多姿,給人以賞心悅目的感覺,是很好的觀葉植物,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備受遊人喜愛。 [2]
食用價值
半野生栽培的莢果蕨可食用,收穫效益較好。
地理分布
產黑龍江(小興安嶺、帶嶺、烏敏河、阿城、穆稜、尚志、伊春)、吉林(長白山、安圖、撫松、靖宇、漫江、延邊)、遼寧(千山、臨江、岫巖)、內蒙古(寧城)、河北(小五台山、淶源、內丘、興隆、圍場)、山西(靈空山)、河南(盧氏、西峽、欒川)、湖北西部、陝西(南五台山、太白山、藍田、寧陝、奕城)、甘肅(康縣、文縣)、四川(城口、雷波)、新疆(阿爾泰)、西藏(察隅、波密、察瓦龍)。也廣布於日本、朝鮮、俄羅斯、北美洲及歐洲。
生長環境
生山谷林下或河岸濕地,海拔80-3 000米。
原產中國,多生於海拔900~3200米之間的高山林下。喜涼爽濕潤及半蔭的環境,也能忍受一定光照。冬季溫度不低於10℃。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疏鬆肥沃的微酸性土壤為宜。
繁殖方式
採集孢子或分根莖繁殖。
孢子繁殖
孢子的採集
采孢時間一般在8~10月份,當孢子葉由綠色變為深褐色成熟後即可採收。
採收方法:用乾淨剪刀將帶有成熟孢子囊的葉片剪下,放人乾淨光滑的袋中,密封摺疊,並放置1~2天,使絕大部分孢子散落到紙袋裡,然後再打開紙袋取出葉片孢子囊殼等雜質,將孢子收好以備播種。
孢子貯藏:當年採種室溫貯藏,次年春播,低溫±5℃條件下,可延長至22個月左右。
孢子的播種
播種時間:每年2月上旬。
選擇培養基:可選擇草炭土、腐殖質或泥炭和河沙混合土作為基質,基質過20目篩後,用800~1000倍多菌靈等消毒處理。
孢子處理:在播種前用300mg/L的赤黴素將莢果蕨孢子處理15min,促進孢子萌發。
室內播孢:播種前一天把準備好的基質培養容器放在淺水中充分濕潤,將處理過的孢子倒入盛水的噴壺中,搖勻後均勻噴灑在培養基質上,每平方米需孢子1g,播種後用紙將苗床蓋好。
孢子的培養
培養溫度:將容器放在溫床或培養箱中培養,溫度保持在25℃左右。
土壤相對濕度:土壤相對濕度為85%~90%、pH值為5.0~6.5、光照每天4h以上。
培養時間:一般15~30天就能出現隱隱的綠色,表明孢子已經萌發,可撤去覆蓋紙。
孢子育苗管理
孢子萌發後應保持充足的水分,每天噴霧2次,連續1周,之後每天澆1次水,土壤含水率保持在80%~110%,20天以後形成幼苗。孢子萌發後每天保持5000lx以下的散射光。當幼苗高生長至6cm左右時,可按4cm×4cm的株行距進行第一次移栽,仍用同樣的基質,溫床培養。
幼苗定植
6月上旬,按株行距6cm×10cm移植到室外苗床上。
田間管理
架遮蔭棚:架遮蔭棚高50~60cm,寬120cm,遮蔭80%,6月下旬撤除遮蔭。栽後立即澆水,天氣旱時適度澆水,田間持水量40%~70%。
除草與鬆土:應採用手工或機械除草,同時清除病苗、死苗,保持圃地土壤疏鬆、清潔、無雜草。
分根莖繁殖
1、選地與整地
莢果蕨耐陰、耐寒,喜腐殖質及含水量較高的中性土壤,尤以暗棕壤為好。因此,應選擇地勢平整、水肥條件好、土壤肥沃、滲透性好的地塊作為栽培地。地塊選好後,搭建50.0m×9.5m的塑料大棚框架。在框架內的地面上鋪一層2~3cm的肥沃壤土或腐葉土,並施以農家肥;深翻20~25cm,整細整平,做好4個2m寬、50m長、10cm高的栽培床。每個栽培床之間留0.5m的過道,以便日後管理行走。
2、移栽
每年的9月即立秋過後,選擇根莖發達、健壯的植株,連根帶土挖起,保持根莖完整。要求根系圓紡錘形或橢圓形,長10~15cm,直徑6.5~8.0cm,去徑留根,按照株距10cm、行距20cm在栽培床上隨起苗隨栽植。每個栽培床栽植5000株,根基上部覆土6~8cm後壓實。此時栽植的莢果蕨已停止生長,進入冬眠。
3、扣棚與管理
第二年的3月初,將大棚里的雪清淨,覆蓋塑料薄膜。當外部溫度達到-5℃~10℃,大棚內溫度達到15℃~20℃、濕度達到70%時莢果蕨開始萌芽。水對蕨類的栽培很重要,要保證土壤水分和空氣濕度,原則是土壤不干不澆水;要經常對葉面噴水,清洗葉面的灰尖,保持葉面的清潔和濕度。溫度過高時要及時通風降溫。要做好除草、鬆土等正常的生產管理工作。
4、採收
莢果蕨每株可長出8~12個莖,當徑長到15~20cm時即可採收,每株可採收兩次。每株單產50~100g,每平方米可產3.0~4.5kg。
5、採收後管理
採收後已是5月,植株又重新生長出新徑,外部氣溫達到10%~15℃時撤掉塑料薄膜使其自然生長。5月下旬追施1次氮肥,施後澆水;秋季植株枯萎後,撒施腐熟的廄肥或堆肥,保苗越冬,並為翌年生長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