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莪樹油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莪樹油

藥物是由下列組分製成薄荷油250ml~300ml丁香油80ml~120ml肉桂油15ml~350ml 薄荷腦25g~40g麝香草酚50ml~70ml熏衣草油15ml~25ml桉油50ml~80ml松節油150ml~200ml本發明藥物的最佳配比是薄荷油300ml 丁香油100ml肉桂油20ml 薄荷腦30g麝香草酚60ml熏衣草油20ml桉油60ml松節油200ml本發明的技術方案是根據多年的臨床實驗摸索,發現了一種冶療效果最佳的配比方法,並且制定了該藥物的鑑定方法。

以上八味,取松節油、薄荷油、桉油、丁香油、肉桂油、熏衣草油、加入茶油適量,混合均勻,再加入麝香草酚、薄荷腦並使溶解,加茶油至1000ml,攪拌均勻後,加色素混勻,靜置,濾過,即得。本品含α-蒎烯(C10H16)不得少於17.0%(g/g)將上述各組份製成本發明藥物的方法之一是1、分取各味藥油,依照法定藥品標準檢驗合格。

2、以上八味,取松節油、薄荷油、桉油、丁香油、肉桂油、熏衣草油、加入茶油適量,混合均勻,再加入麝香草酚、薄荷腦並使溶解,加茶油至1000ml,攪拌均勻後,加色素混勻,靜置,濾過,即得。本品含α-蒎烯(C10H16)不得少於17.0%(g/g)實施例2按上述方法配比原料,依照中國藥典2000版二部製劑標準,製成擦劑、外用膏劑、酒劑、油劑、滴丸劑、塗布劑。

莪樹油是香港及東南亞地區習用的一種消腫止痛的藥物,多年來深受患者喜愛。自2000年9月至2002年11月,發明人分別委託珠海市中醫院,廣州市中醫院,深圳市中醫院,汕頭中醫院等多家臨床單位對活絡油進行臨床療效觀察,所選病例全部是住院患者,經過醫學檢查和診斷分別患有筋骨疼痛,風火牙痛、腰骨刺痛,皮膚痕癢,蚊叮蟲咬、舟車暈浪等症狀;患筋骨疼痛患者345人、患腰骨刺痛患者253人,患皮膚痕癢患者382人,患蚊叮蟲咬所引起的紅腫熱痛患者350人、患舟車暈浪患者58人、患牙痛患者145人。

表1莪樹油臨床療效觀察一覽表 通過對莪樹油臨床病例分析,證明活絡油在治療風濕骨痛、筋骨疼痛、腰骨刺痛,跌打舊患,小瘡腫痛,皮膚痕癢,蚊叮蟲咬所引起的紅腫熱痛、舟車暈浪、頭暈肚痛等症狀療效確切。典型病例1患者劉**,男,53歲,2001年8月來廣州市中醫醫院牙科就診,牙痛並且右側臉部腫脹疼痛,經過使用宏利牌莪樹油3天,疼痛明顯減輕。建議繼續使用莪樹油。

2患者李**,男,45歲,2001年5月來廣州市中醫醫院骨科就診,自述行路時腳扭了,現踝關節腫脹疼痛,經X光檢查,未見骨異常,初步證斷為軟組織損傷,經過使用宏利牌莪樹油3天,疼痛腫脹明顯減輕。建議繼續使用莪樹油一周左右,休息三天。

3患者劉**,男,53歲,2001年8月來廣州市中醫醫院骨科就診,自述頸椎疼痛,經X光檢查,見椎骨長有骨刺,初步證斷為頸椎骨刺,經過使用宏利牌莪樹油5天,疼痛明顯減輕。建議繼續使用莪樹油。

4患者林**,女,42歲,2001年11月來廣州市中醫醫院骨科就診骨科就診,自述腰椎及周圍疼痛,經X光檢查,見腰椎間盤異位,初步證斷為腰椎間盤突出,經過使用宏利牌莪樹油5天,疼痛明顯減輕。建議繼續使用莪樹油。

5患者張**,男,46歲,2001年4月來汕頭市中醫醫院骨科就診,自述踝關節腫脹疼痛,經X光檢查,未見骨異常,經詢問患者得知,初步證斷為軟組織損傷未痊癒,經過使用宏利牌莪樹油3天,疼痛腫脹明顯減輕。建議繼續使用莪樹油。

6患者李**,男,25歲,2002年8月來廣州市中醫醫院皮膚科就診,自述周末外出郊遊宿營,四肢及臉部等多處被蚊子咬傷,腫脹疼痛,經過使用宏利牌莪樹油3天,疼痛腫脹明顯減輕。建議繼續使用莪樹油3天左右7患者李**,女,22歲,2002年9月來深圳市中醫醫院中醫科就診,自述外出乘車坐船經常頭暈嘔吐。建議外出時攜帶宏利牌活絡油擦頭部太陽穴試用,1月後電話回訪,乘車坐船時外用宏利牌活絡油擦頭部太陽穴,不再頭暈嘔吐。建議以後外出乘車坐船時外用宏利牌活絡油擦頭部太陽穴。

權利要求

1.一種能祛風火,舒筋活絡的藥物製劑,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筋骨疼痛,風火牙痛、腰骨刺痛,皮膚痕癢,蚊叮蟲咬、舟車暈浪。其特徵在於它是用以下原料按照下述配比製成的藥劑處方薄荷油250ml~300ml丁香油80ml~120ml肉桂油15ml~350ml 薄荷腦25g~40g麝香草酚50ml~70ml熏衣草油15ml~25ml桉油50ml~80ml松節油 150ml~200ml並採用下述方法製成以上八味,取松節油、薄荷油、桉油、丁香油、肉桂油、熏衣草油、加入茶油適量,混合均勻,再加入麝香草酚、薄荷腦並使溶解,加茶油至1000ml,攪拌均勻後,加色素混勻,靜置,濾過,即得。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莪樹油,其中各原料的處方配比是處方薄荷油250ml~300ml丁香油80ml~120ml肉桂油15ml~350ml 薄荷腦25g~40g麝香草酚50ml~70ml熏衣草油15ml~25ml桉油50ml~80ml松節油150ml~200ml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莪樹油,其中各原料的處方配比是處方薄荷油300ml 丁香油100ml肉桂油20ml 薄荷腦30g麝香草酚60ml熏衣草油20ml桉油60ml松節油200ml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莪樹油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藥物是擦劑、外用膏劑、酒劑、油劑、滴丸劑、塗布劑。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莪樹油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藥物的製備方法是以上八味,取松節油、薄荷油、桉油、丁香油、肉桂油、熏衣草油、加入茶油適量,混合均勻,再加入麝香草酚、薄荷腦並使溶解,加茶油至1000ml,攪拌均勻後,加色素混勻,靜置,濾過,即得。本品含α-蒎烯(C10H16)不得少於17.0%(g/g)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莪樹油藥物,其特徵在於所說的藥物具有祛風火,舒筋活絡的功能,臨床主要用於治療筋骨疼痛,風火牙痛、腰骨刺痛,皮膚痕癢,蚊叮蟲咬、舟車暈浪。

7.以上藥物中的原料藥應為國家法定的藥品標準或相應的藥用標準。[1]

參考文獻

  1. 莪樹油,藥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