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莫姓,中國古老的姓氏之一,漢族姓氏。
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168位。
源於顓頊帝,出自上古時期顓頊帝所建的鄚陽城,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顓頊帝為昌意之子,黃帝之孫,是炎黃部落聯盟的重要首領之一。
莫氏是一個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2013百家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99位,人口約233.8萬,占全國人口總數的0.18%左右。莫姓人口最多的是廣西壯族自治區,集中分布在梧州市、河池市、玉林市、桂林市、來賓市;其次為廣東省,集中分布在肇慶市、東莞市、信宜市;再次為湖南、貴州、浙江、山西、河北、山東、上海、四川等省市。
郡望堂號
巨鹿郡(郡治今河北省平鄉縣):因今河北任丘市鄚州鎮屬於古巨鹿郡,所以莫姓以巨鹿郡為郡望為莫姓"鉅鹿堂"之源,莫姓"鉅鹿堂"在現任丘並不在古巨鹿郡郡治。巨鹿郡亦稱鉅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己卯,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鄉),西楚霸王項羽在此地大破秦朝軍隊主力。其時轄地在今河北白洋淀、文安窪以南,南運河以西,高陽、寧晉任縣以東,平鄉、威縣以北,山東德州、高唐、河北館陶之間地。漢朝至北魏因襲沿用。漢朝以後轄地在今河北省平鄉縣以北及晉縣一帶。
河間郡(郡治今河北省河間市):因今河北任丘市鄚州鎮由"巨鹿郡"改屬河間郡所以莫姓後人也以河間郡為郡望,堂號"河間堂"。河間郡亦稱河間府。始建於西漢高祖劉邦時期,治所在瀛州(今河北河間),到西漢文帝二年(癸亥,公元前178年)又改為河間國。北魏時期改回置郡,治所在樂成縣(今河北獻縣)。此後或為郡,或為國。隋朝開皇初年(辛丑,公元581年)廢除,隋朝大業初年(乙丑,公元605年)及唐朝天寶、至德年間(公元742~758年)又改瀛州為河間郡,治所在河間縣(今河北河間)。早期河間郡的統轄範圍在今河北獻縣、交河、阜城、武強一帶。
江陵郡(郡治今湖北江陵縣):原為春秋時期楚國的郢郡,漢朝時期置江陵縣,為南郡治所。南北朝時期齊國改置江陵郡,治所在江陵(今湖北江陵),其時轄地在今湖北省江陵縣及川東一帶地區。五代十國時期南唐政權(丁酉,公元937年)以金陵府為江寧府。北宋朝與清朝時期亦為江寧府。江寧又為縣名,或在城區,或在郊區,清朝時期與上元縣同為江蘇省城。民國時期廢府及上元縣,先以江寧縣為江蘇省省會,民國政府建都南京後,又移江寧縣於南京市郊區一帶。
研究考證
源於姬姓
莫姓得姓始祖是上古時期的顓頊帝。顓頊帝,上古聖君三皇五帝之一,黃帝之孫,昌義之子,炎黃聯盟重要首領,號高陽氏。因居北方,故又稱北帝;北方五行屬水,其色黑,故又稱黑帝。黃帝早期的活動範圍在姬水流域,以姬為姓,生子二十五人,得姓十四人、十二姓,姬姓為其中之一。顓頊帝部落聯盟下分八個氏族,建都於帝丘(今河南省濮陽西南),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絕地天通",實行人神分職,標誌着原始宗教向神權的過渡。曾在奪權鬥爭中擊敗共工氏。他重視神事、人事治理,後世莫姓主源均出自顓頊,於是莫姓子孫便奉顓頊為莫姓的得姓始祖。
據史籍《三郡記》和《姓氏考略》記載,上古帝顓頊造鄚陽城(今河北任丘鄚州鎮),其支庶子孫定居於鄚陽城,後人去"邑"為"莫",以地名為姓氏,世代稱莫氏,史稱莫氏正宗。莫氏族人皆奉顓頊為莫氏的得姓始祖。
源於羋姓
出自春秋時期楚國莫敖之官職,屬於以官職稱謂為氏。羋姓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顓頊。其後裔在西周初期建有羋姓大國,即荊國,後改稱楚國。據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由陳彭年、丘雍等奉旨在前代韻書的基礎上編修而成的典籍《大宋重修廣韻》中記載,春秋時期,楚國有莫敖之職,亦稱莫囂,是與令尹地位相同的官職,並行執掌楚國之國政。在史籍《淮南子•修務訓》中則稱"莫敖"為"莫囂",指出其原為楚國最高行政官職,軍、政兩事一把抓。到楚武王熊通開始稱王時,莫敖之職仍然存在,後來楚武王嫌其官位太重,改以令尹為重臣,與莫敖相互制約。在史籍《左傳》的記載中,以令尹與莫敖並提,處於同等地位。楚武王以後的歷代君主將莫敖廢置不常,後來在史籍《左傳•襄公十五年》中記敘楚國封官之事時,列莫敖於令尹、右尹、大司馬、右司馬、左司馬之後,說明莫敖的地位逐漸降低。今學者楊伯峻在《春秋左傳注》中稱莫敖本相當於大司馬,後降至左司馬之下。
其後世子孫中有以官職稱謂為姓氏者,稱莫氏,世代相傳。著名的屈原家族便世居此官職,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由屈氏的分支改姓而形成的。
源於媯姓
出自上古聖君虞舜之祖虞幕,虞幕是歷史上第一個發明帳幕的人。據史籍《通志•氏族略》記載,莫字即幕字的省文,望出鉅鹿郡、江陵郡。
幕,乃是上古聖君虞舜之祖,莫氏和幕氏同宗同源,該支莫氏只是幕氏的簡筆形式。虞幕及虞舜的部分後人居於山西媯汭(虞舜娶堯帝二女於此),後世建立虞國、鮮虞國,從屬於西周末代天子周攜王姬望(別名姬余、姬余臣)勢力。周攜王姬望為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建都莫陽城或今望都縣,與東周天子周平王同期為帝,周朝二王並立。其融入莫陽城的族人,以"莫"為氏,世代相傳。
源於鄚姓
屬於以居邑名稱簡筆為氏。該支莫氏,起源於漢朝時期鄚縣。周宣王姬靜生二子,長子周幽王姬宮湦,次子周攜王姬望(別名姬余、姬余臣)。幽王昏虐,迫弟裂土瓜分,兄弟宗室蔓散各方。姬望遷鉅鹿郡,建莫邑國,都於巨鹿郡莫陽城(今河北任丘鄚州鎮)或今望都縣。幽王寵愛褒姒,廢原王后申後及原太子姬宜臼。
姬宜臼投奔外祖父申國。後,幽王廢太子姬宜臼勾結申國、繒國及犬戎殺死周幽王,覆滅西周王朝,並在申國繼位周平王。周人以廢太子姬宜臼弒父殺弟、滅亡周室、無權繼位為王之故,擁立周宣王次子姬望為周王,史稱周攜王、周攜惠王,都於鄚陽城(今河北任丘市鄚州鎮)或望都縣,周朝二王並立。姬望繼位二十一年後,晉文侯襲殺周攜王,周室重歸一統。重回正統地位的周平王給姬望賜惡諡"攜王",抹殺莫邑國一切歷史記載,諸侯公卿不敢公開談論莫國之事,諱談"莫國"如深淵,後世則由《春秋穀梁傳》寫出"諱莫如深"一詞,最後結為成語。莫字本義為暮,經莫國之事後,莫字也從此形成了否定語義。(詳見戰國出土文物楚簡《系年》,魏國出土文物史書《竹書紀年》)
姬望的後裔傳至第三十三世孫姬振(姬振揚),初官執戈郎,因功在漢室,官至鉅鹿侯,食采於莫州鹿台,賜姓莫氏,成為該支莫氏始祖。莫振(莫振揚)因後來支持王莽新朝的復古運動,東漢建立後重修《漢書》,作廢漢平帝至王莽新朝時期三百多位公侯爵位,從此史書無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