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莫氏樹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莫氏樹蛙
原圖鏈接  

 莫氏樹蛙Rhacophorus moltrechti

俗名:雨怪、Moltrecht's tree frog、Nantou tree frog

科名:樹蛙科

界名:動物界

門名:脊索動物門

綱名:兩生綱

目名:無尾目

成體特徵

體型[1]:中型纖細,♂4-4.5cm,♀4.5-5.5cm

頭部:頭寬小於頭長,吻端尖。眼睛虹彩橘紅色,鼓膜及顳褶明顯。

背部:墨綠色,會隨環境變深或淺。背部常帶有一些小白斑或黃斑。

體側:白色或黃色,有許多大小不一的黑斑。

皮膚:光滑沒有顆粒。

腹部:黃色或白色,有圓形小顆粒。

前肢:背面綠色,腹面白色有些黑斑,有時指間的微蹼及指端吸盤都有黑斑分布。手臂外側白色皮瓣明顯。

後肢:背面綠色,股部內側橘紅色,外側有明顯的白色皮瓣。黑斑散佈在腿部及足部內側,趾間蹼及趾端吸盤發達,有時也有黑斑。

第二性徵:雄蛙體型較小,有單一咽下外鳴囊,咽喉鳴囊處顏色較深。

相近種類比較:台北樹蛙體側沒有大黑斑,虹彩及股部內側黃色。

型態特徵

成蛙

體型屬中小型,背部特徵為綠色偶會有白色細點出現,腹部黃色或綠色,股部周圍會由紅紋與大型黑色雜斑。

一次產卵量約三至四百顆,卵粒是包在白色泡沫卵塊中,大小約直徑八公分,常產於植物根部或爛泥堆中。

蝌蚪

偏大型深綠色至黑色,身體橢圓形,尾長為體長兩倍。

生態習性

棲息於中低海拔闊葉林、次生林、混生林、農地。喜好山區的人工蓄水池、溝渠、森林底層潮濕處等水域環境。將泡產在植物體上、植物基部泥土、水池壁上。泡沫狀。蝌蚪主食為藻類、落葉;成蛙主食為小型無脊椎動物。廣泛分布在海拔2500公尺以下。

分布

特有種,廣泛分布於全省兩千五百公尺以下的果園、樹林及開墾地。

地理分佈

莫氏樹蛙廣泛分布於全省,由北到南均有。廣泛分布在海拔2500公尺以下

國家公園分布狀況

玉山國家公園/墾丁國家公園/雪霸國家公園/太魯閣國家公園/陽明山國家公園

繁殖期

隨地區而異,台灣北部及東北部一般在春天及夏天繁殖,中南部則在夏天及秋天產卵,東部花蓮地區是在冬季;潮溼的山區例如溪頭,則終年繁殖。平常住在樹林裡,潮溼的山區、例如溪頭,則終年繁殖。

行為

平常喜歡住在樹上,繁殖期時才會遷往水邊活動,經常挖淺淺的洞藏身在落葉底下,並喜愛躲在水溝旁邊石縫與鬆鬆軟軟的土堆與草根裡鳴叫,偶額也會爬到樹上鳴叫。叫聲非常響亮,猶如火雞叫ㄧ般的聲音屬一長串「呱-阿,呱阿阿阿」。雌蛙受雄蛙叫聲吸引主動接近雄蛙形成配對,偶而也會出現一隻雌蛙同時和多隻雄蛙交配情形。

物種概述

莫氏樹蛙是綠色的中型樹蛙,身體長約4至6公分。有些個體的背部還帶有一些小白點,腹面及側面散有一些黑斑點,這是牠們的老人斑,年紀越大,斑點越多。牠們的體色會隨著環境的明暗而變化,從深綠到淺綠色都有,白色的腹部和橙腹的紅。大腿內側呈鮮豔的橘紅色或淡橘色,好像穿一條紅內褲。這是一種保護色,後腳的內側為橘紅色,跳躍或伸展時可以見到黑色斑點。逃跑的時候兩腿一伸,露出紅內褲來讓敵人嚇一跳。眼睛虹膜也是橘紅色的,好似感染了結膜炎。

棲息地

分布廣從低海拔的樹林、果園、開墾地到兩千多公尺高山針葉林,都可見到牠們的蹤跡,屬台灣分布最廣的樹蛙,屬特有種,所以曾被列為保育類,於2008年因族群生長量穩定,被降為一般類。莫氏樹蛙的繁殖期隨地區而有所不同,但還是以春天繁殖較頻繁。

棲地類型

分為農地、中低海拔闊葉林、次森林、混生林與微棲地類型

森林、茶園、果園、林場、山區的人工蓄水池、森林內潮濕處

聲音特徵

1.鳴叫時間間隔 1.902±0.026(秒)

2.鳴叫長度 0.376±0.196(秒)

3.主要頻率 1520±62.53(Hz)

學名歷史

莫氏樹蛙是台灣特有種,在1908年由英國兩爬學者George A. Boulenger命名發表。模式標本是由Arnold Moltrecht在南投採集,再寄到英國給George A. Boulenger鑑定,因此莫氏樹蛙是用採集者的姓氏命名的。

參考文獻

楊懿如,2002。賞蛙圖鑑。

中華民國自然與生態攝影學會

國立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


參考文獻

  1. 莫氏樹 蛙. froghome.idv.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