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蒔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蒔繪

蒔繪(Maki-e)漆工藝技法之一,產生於奈良時代,以金、銀屑加入漆液中,干後做推光處理,顯示出金銀色澤,極盡華貴,時以螺鈿、銀絲嵌出花鳥草蟲或吉祥圖案。以淡雅而優美的表現形式,不拘泥於自然景象的描寫,將其歸納為紋樣,以比較自由的蒔繪形式來表現繪畫一般的效果。在技法上,出現了研出蒔繪、平塵、沃懸地等。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蒔繪

類型; 漆工藝技法之一

產生於; 產生於奈良時代奈良時代

技法; 研出蒔繪、平塵、沃懸地等

蒔繪簡介

代表作

片輪車蒔繪螺鈿手箱。日本漆工藝技法之一,以蒙上紗網的竹管將金粉抖落於漆器紋樣上,形成自然而美妙的裝飾效果 。

技法

在日本到處可見漆器的身影,日常食具、用具、裝飾工藝品、建築……漆器無處不散發着它特有的魅力,而"蒔繪"正是日本獨特的漆器裝飾技法,主要有"研出蒔繪"、"平蒔繪"、和"高蒔繪"三種技法。

發展簡介

最早技法

"研出蒔繪"是蒔繪的最早技法,產生與奈良時代。此技法先用漆描繪圖案,撒上金銀等金屬粉及色粉,等乾燥以後再在表面塗漆,完全乾燥後用木炭打磨。平安時代貴族階級深愛此類作品,使金銀研出蒔繪的鼎盛時代。代表作有金剛峰寺收藏的澤千鳥蒔繪唐櫃。

平蒔繪

"平蒔繪"出現於平安時代晚期,此技法實在紙上描繪紋樣後反貼於漆面上,再用漆臨摹圖案,趁漆未乾時撒上金屬粉,待乾燥後在紋樣部分上漆、打磨。鎌倉、室町時代多用於表現線條及作為"高蒔繪"的輔助手段。代表作有三島神社的梅蒔繪手盒。

高蒔繪

"高蒔繪"源於鎌倉時代,用於在隆起的漆面上進行蒔繪描繪。"高蒔繪"的作品與前兩者比較就富有立體感和力度,它是蒔繪從平面二維走向立體三維創作的一個突破。

肉合蒔繪

室町時代,隨着漆繪圖案的日趨精巧華麗,在"高蒔繪"的基礎上還發展了一種"肉合蒔繪"的技法,它使隆起的漆面形成緩坡,多用來表現山嶽與雲彩,使會面的表現更加生動,更逼真。代表作有根津美術館收藏的春日山蒔繪硯盒。

蒔繪的紋樣多樣,多為自然景物與花草裝飾,表現出一種"日本的美",山川、千鳥、藤、櫻等事物都體現着日本特有的審美情趣。

遺存至今最老的蒔繪作品是仁和寺收藏的919年的《三十帖策子箱》,在它身上可以清楚看到唐風的影響。此後不斷受中國宋、元影響,蒔繪技法逐步完善,作品不斷有意匠上的創新。

室町時代的名師主要有幸阿彌、五十嵐等,而作品中多為硯盒的製作,這是因為硯盒可用於擺放文房四寶中的三寶--筆、墨、硯,是當時文人雅士的必備之物,也是個人文化修養的象徵,蒔繪硯盒將藝術與使用完美地結合在了一起。

高台寺蒔繪

安土、桃山時代的代表作是"高台寺蒔繪"。傳說高台寺是因為北政所為亡夫豐臣秀吉起冥福,在家康的贊助下於1660年由小掘遠洲設計建造而成,內部保存的蒔繪以及這一時期的大多數作品就

被稱為"高台寺蒔繪"。收藏於大阪城內豐臣秀吉送給大將五島玄雅的秋草紋蒔繪硯盒就是一件高台寺蒔繪名作。另外,能夠與歷史文化建築物一同殘存下來,裝飾於柱子、門框等處的蒔繪也是非常難得而珍貴的。由於這一時期內與南蠻商交易特別頻繁,在部分蒔繪作品中也反映出受西方文化的影響,風格豪放、粗獷,充滿活力,奔放不羈,對象也不僅限於日式的盒、櫃、箱等,在一些南蠻物品如聖餅箱、圓靠椅上也進行了蒔繪創作來表現西歐人的風俗。

輝煌時期

江戶時代是蒔繪最輝煌的時期,大量優秀作品湧現而出,極盡奢華之能事,在眾多藝匠之中,本阿彌光悅的地位是無人可及的。光悅,號自得齋、德友齋、太虛齋等,著名藝術家,擅長書法、繪畫、蒔繪、陶瓷工藝,並長於鑑定刀劍,亦精於茶道、造園,實屬全能。晚年時家康賜他京都北鷹峰之地,於是就率一族人及所屬工匠遷往鷹峰建藝術村,專門從事工藝製作。光悅的蒔繪多採用鉛、錫、青貝等材料,手法新穎、獨特。東京國立博物館收藏有光悅設計的"舟橋蒔繪硯盒",方形圓角,蓋面隆起,另刻有細紋似波,恰若一葉小舟正從拱橋下盪過,手法冼煉而大氣,若非光悅此等巨匠也無此番手筆。此後,光悅風格的蒔繪就被稱為"光悅蒔繪",它的特點就是運用古典的題材,加上嶄新的意匠,選材大膽,整體大方又極富裝飾性。

光悅之後著名的蒔繪師還有幸阿彌家七代傳人長重,他的蒔繪初音棚最為有名。江戶中期,尾形光琳繼承"光悅蒔繪"發展出"光琳蒔繪",在當時甚是風靡。光琳創作有"八橋蒔繪硯盒",後期還有"蟲籠蒔繪果子器"等優秀作品,但終究以技巧性為主,藝術成就已及不上光悅了。

以後的蒔繪作品多流於技巧,少有真正的大家與極品。[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