莽洞探奇(朱法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莽洞探奇》是中國當代作家朱法元寫的散文。
作品欣賞
莽洞探奇
在修水山區,有好多地方被稱作「洞」,比如我家周邊,就有「鳴水洞」、「鹿角洞」、「東源洞」等等。說是洞,其實就是一個個深山峽谷,恰如四川人把大峽谷稱作「溝」一樣,有「九寨溝」、「海螺溝」等等。這些洞,一般都是山高林密,怪石嶙峋,溪流隱現,野獸出沒,一般是沒人敢冒險進入的。
莽洞就是這樣的一個神奇去處。
顧名思義,莽洞就是常有蟒蛇出沒的一個山溝。它坐落在修水最西邊的黃龍山麓,只幾千米遠就越過邊界到達了湖南的平江縣,直抵著名的石牛寨景區。莽洞有一股清凌凌的山泉,泉水從山間冒出,匯成激流,飛越幾十處高坡,形成一道道瀑布;淌過幾十個急彎,畫出一幅幅險灘。水下的河床,在修水的一段是白色的,叫「白玉潭」,到平江的一段是綠色的,叫「碧玉潭」。更令人稱奇的是,就在碧玉潭的一處河床上,明顯的臥着一條白龍,在清澈的水下,正在搖頭擺尾,蓄勢欲飛,見過的無不嘖嘖稱奇。
莽洞離我老家很近,不到三公里,可是我在離家前卻從未去看過,那時也沒有什麼旅遊開發一說,恁好的風景也只能藏於深山人不識。只記得曾聽人說過,莽洞入口處,有一個深潭,打不到底,那裡是東海龍王的一處居所。附近村莊的人家若是辦婚喪大事,可到這裡借取餐具,都是金盞銀盤,十分貴重。不論誰家來借,只要請法師作法,咒語一念,紙錢一燒,餐具就會浮出水面,任人拿取。但有兩條,一是要有德者才能借到,若是借的人家做了缺德事,那就不僅怎麼也借不到,而且還會遭到龍王的嚴懲。二是必須嚴格遵守「有借有還,再借不難」的規矩,若是有人沒有及時歸還,或想貪圖寶物留下一點,那就會留下禍殃,嚴重的還會招致滅頂之災。當然這都是民間的傳說,它的作用無非是告誡人們要對天地神靈懷有敬畏之心,為人處世不要做虧心事,否則就會遭到報應。
到了本世紀初,這裡也被當地政府和開發商看中,連同隔壁平江的石牛寨一起,開發成了旅遊景區。莽洞一段闢為漂流探險項目。莽洞漂流當然有其獨到之處,它發自幕阜山深處,為汨羅江之源頭;它藏於深山密林之中,漂流一次長達四個多小時,其險、奇之境隨處皆有,甚為吸引人刺激人;它下水處在江西修水,上岸處在湖南平江,可謂「一漂跨兩省」。像這樣的漂流恐怕其他地方是很難見到的。水源人朱嘯,乃飽學之士,工於古典文學,尤善詩賦,曾到此考察,留下一幅對聯,頗為絕妙。道是:
幕阜山麓,黃龍十里連天岳;石牛寨前,修水一漂過平江。
今年清明時節,我回家鄉掃墓,友人邀我去看看莽洞和石牛寨,我便調整了行程,安排了一個半天的時間前往遊覽。莽洞景觀果然奇險。入口處,但見兩邊山峰高聳,雲纏霧罩,遠看似乎那山巒把溝壑抱緊了,見不到一絲縫隙。那股清泉卻慨然奔涌而來,推開山谷,撥動樹藤,直從岩石上縱身躍下,濺起煙霧陣陣,騰空而去。岩石下面,便是那個據說可以借到餐具的深潭。潭在嶙峋山崖之下,半隱半露;水呈螺旋婉轉之狀,時高時低。水依崖,崖戀水,一陣纏綿悱惻之後,只見那水又一個義無反顧,昂首挺胸,跳下另一個懸崖,奔自己的前程去了。莽洞的激流啊,就這樣循環往復,在岩石、樹木、藤草的襯托下,上演着一幕幕悲壯激越的感人活劇,感染和激發起人類的雄猛氣概和奮鬥精神。
我長久地凝望着這奔騰咆哮的溪流,傾聽着漸漸遠去的震耳瀑聲,心裡久久不能平靜。人類社會千年萬載,總是歌頌江海詠嘆河流,可有誰會清楚,在這樣的深山老林里,還有如此頑強執着如此川流不息的小溪呢?不正是它們,用了捨身破岩的勇氣,才換來了河流的秀美、江海的廣闊麼?我猛然想起,就是這條不起眼的小溪,和千千萬萬涓涓細流一起,匯聚成了波瀾壯闊的汨羅江,成就了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千年一跳,留下了亘古不息的傳世壯舉。這萬物生長的地球上啊,究竟誰成就了英雄好漢,誰該慨嘆誰該讚美?誰又能辨別得清呢?
由於時令還是四月初,山裡的水還冷得很,不可能漂流的。我們只得離開了莽洞口,驅車取道石牛寨而去。
石牛寨正好坐落在湘、鄂、贛三省交界之處,是典型的丹霞地貌形成的景觀。從東面看去,是三座高約500餘米的山峰,第一座苗條秀美,形似少女仰面望天,名叫「美女峰」,其餘兩座粗大碩壯,分別叫「大茅峰」、「小茅峰」。因山峰上有石形如巨牛,故得名石牛山。元末明初,有個叫湯曠的草莽英雄,聚集鄉民數千人,在石牛山上占山為王,紮寨落草,後人便呼為「石牛寨」。石牛寨寨上風光無限,寨下景色誘人。寨上是由怪石、奇峰、石洞組成的石的世界,鬼斧神工,千姿百態,美不勝收。其景點可概括為「一牛二龜三關險,四橋五寨六線天,七奇石八寺廟,四十八岩景無邊。」寨下是一望無際的丘陵山地,一律的暗紅色山包,山頭上略有草木覆蓋,屬衝擊風化而成的丹霞奇觀。若是站在寨上望去,這種丘陵山包綿延數千平方公里,橫跨三省地面,煞是壯觀。
我在來之前就已簡單查閱了一些資料,得知石牛山的自然景觀是可看可不看的,與其他類似的景區大同小異。倒是這個「寨」字引起了我的興趣,於是我提議,登上大茅峰,去湯曠的兵寨里探一回營。
果然,登山的路雖不算高,可卻異常陡峭,有的地方幾乎成了直角,最緊處只能從石頭縫裡鑽過去。真的是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山上卻很寬闊平坦,是個屯兵的好地方。當年湯曠在這裡開設了一個練兵場,至今四周砌築的石頭圍牆還有200餘米完好無損,山上的一些岩石上,還留下了當年用來製作炸藥的石坑。從山頭上一直往西,是一壟壟水田,夾在逶迤的山嶺之中,可提供一定數量的屯兵用糧。難怪當時朱元璋圍了7年多都拿不下來。聽導遊說是後來湯曠見山下兵退了,想下去散散心,不料明軍用草木掩護,全埋伏在丘陵中間,一下就把湯曠抓住了。我總不能信服,想湯曠何許人也,竟至如此粗心?如若說成是因圍困太久,山上供應短缺,湯曠不得已率兵下山搶糧,中了埋伏,倒還說得過去一些。
湯曠雖最終失敗了,但他在這一帶的口碑卻異常的好。傳說這裡有一樊姓人家,有一年遭到兵匪洗劫,數百口慘遭殺戮,只有一個三歲小孩於混亂中逃了出來,倖免於難。小孩嚇得不知所措,惶急間躲進了一個稻田中過水的涵管內。由於穿的是開襠褲,屁股有一半浸泡在水中,時間一久,竟被螞蝗咬得鮮血淋漓。至今當地人還以「邊屁股」來取笑樊姓人呢。後來被湯曠發現,才救了小孩一命。湯曠從此把小孩養在自己家中,放他讀書,直到長至成年,又為他娶妻成家,生兒育女。樊姓家族自此又不斷繁衍,逐漸昌盛。因此這樊姓小孩對湯曠感恩戴德,沒齒不忘,臨終還留下遺言,告誡後代「永世不忘湯,忘湯永不昌」!自此這一家訓被寫進族譜,代代相傳。當地樊、湯兩姓雖分居兩省,卻親如同宗,每年清明掃墓,樊家人必先掃湯家祖墳。前些年石牛寨景區為湯曠塑了一尊雕像,樊姓人開了80多輛小車前去拜祭,場面極其壯觀。就在我們遊覽的過程中,導遊都反覆申明,湯曠絕不是土匪,而是一支正規部隊,只不過沒打贏朱元璋罷了。我想也是,成者為王敗者為寇,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歷史的爭鬥,爭鬥的歷史,誰又能說得清道得明呢?
總之是這麼一段歷史文化,才使石牛寨出名的。前幾年,搞這個風景旅遊業的老闆又突發奇想,從動物園裡租來了一隻老虎,放到山上,拍成照片,謊稱是從深山跑出來的。妄圖以此提高石牛寨的知名度,吸引顧客。其實這個假造的太沒有水平,很快就被鑿穿了,只留下一個小小的笑話,供遊人取樂。
我想,人之於物,是何等渺小。山水自然養育了人,給人提供了賞心悅目的景致,人們卻不可太急功近利,妄想從中謀取私慾。這與「莽洞借物」有異曲同工之理。無欲者,大自然自會給於恩賜;貪心者,大自然必會給予懲罰。顯而易見的道理,我們不可不從啊!
從大茅峰上往下望去,最美的還是汨羅江水,它從黃龍山中奔來,穿過莽洞,繞過石牛,向西流去,劃出了一道柔和的曲線,陽光下,閃着銀光,泛着素浪,是那樣的教人愛憐。我突然想,莽洞漂流為何不叫「汨羅江源頭漂流」呢?一個世人皆知的著名故事難道不比一個小地名響亮嗎?
真是該炒的不炒,不該炒的卻炒壞了![1]
作者簡介
朱法元,1955年出生,本科,出版專業編審,現任上市公司中文傳媒股份有限公司(600373)董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