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菝葜葉鐵線蓮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菝葜葉鐵線蓮

中文學名 菝葜葉鐵線蓮

拉丁學名 Clematis loureiroana DC.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毛茛目

亞科 毛茛亞科

菝葜葉鐵線蓮(學名:Clematis loureiroana DC.)是毛茛科,鐵線蓮屬多年生攀緣藤本植物

莖粗壯,圓柱形,上面光滑,無毛,有明顯的縱紋。葉為單葉,厚革質,寬卵圓形或心形,長10-16厘米,寬6.5-13厘米。

在我國分布於雲南南部、廣東南部、廣西貴州。常生于山區的溝邊、山坡及林中,攀援於樹枝上。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地也有分布。

信息

種中文名:菝葜葉鐵線蓮

種拉丁名:Clematis loureiroana DC.

種別名 :紫木通(全國中草藥匯編)

科中文名:毛茛科

科拉丁名:Ranunculaceae

屬中文名:鐵線蓮屬

屬拉丁名:Clematis

國內分布:在我國分布於雲南南部、廣東南部、廣西及貴州。

國外分布: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等地也有分布。

海 拔:900-2300

命名來源:(海南植物志)[Regni Vegetabilis Systema Naturale 1: 144 1817]

中國植物志:28:228

英文植物志:6:368[1]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莖粗壯,圓柱形,上面光滑,無毛,有明顯的縱紋。葉為單葉,厚革質,寬卵圓形或心形,長10-16厘米,寬6.5-13厘米,頂端鈍圓或鈍尖,基部常盾狀心形,兩面無毛,全緣,稀有淺波狀小齒,基出脈約有5-7條,上面微突,下面顯著隆起,側脈不明顯;葉柄粗壯,長3.5-6厘米,上部圓柱形,基部扁平,常捲曲。圓錐花序,腋生,連花序梗長約15-26厘米,花較稀疏;花序梗長5-7厘米,花序軸上每花相間4-5厘米;花梗長4-5厘米,密生鏽色絨毛;苞片或小苞片狹倒卵形或線形; 花大,直徑3厘米;萼片4-5,藍紫色,長圓形或狹倒卵形,長約1.6厘米,寬5-7毫米,花後反卷,內面無毛,外面密生鏽色絨毛;雄蕊外輪與萼片近等長,內輪較短,花絲線形,無毛,藥隔延長。瘦果狹卵形,長約6毫米,有黃色短柔毛,宿存花柱長5-8厘米,絲狀,有開展的長柔毛。花期11月至12月,果期12月至1月。

生長環境

常生于山區的溝邊、山坡及林中,攀援於樹枝上。

分布範圍

在我國分布於雲南南部(海拔1300-2300米)、廣東南部(包括海南島南部)、廣西 (500-800米)及貴州。印度、越南、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等地也有分布。

繁殖方法

鐵線蓮的繁殖方式主要有播種壓條嫁接分株或扦插繁殖

播種:原種可以播種法繁殖。子葉出土類型的種子(瘦果較小,果皮較薄),如在春季播種,約3—4周可發芽。在秋季播種,要到春暖時萌發。子葉留土類型的種子(較大,種皮較厚),要經過—個低溫春化階段才能萌發,第一對真葉出生;有的種類要經過兩個低溫階段,才能萌發,如轉子蓮。春化處理如用0—3℃低溫冷藏種子40日,發芽約需9一10個月。也可用一定濃度的赤黴素處理。

壓條:3月份用去年生成熟枝條壓條。通常在1年內生根。

嫁接:傑雜鐵線蓮一類雜交種,可用單節接穗以劈接法接於C.vitalba或C.viticella根砧上。節上具l—2芽,節下長5一10cm,在加溫而密閉的嫁接匣里嫁接,易促進成活。

分株:叢生植株,可以分株。

扦插:雜交鐵線蓮栽培變種以扦插為主要繁殖方法。7—8月取半成熟枝條,在節間(即上下兩節的中間截取,節上具2芽。介質用泥炭和砂各半。扦插深度為節上芽剛露出上面。底溫15-18℃。生根後上3寸盆,在防凍的溫床或溫室內越冬.春季換4—5寸盆,移出室外。夏季需遮蔭防陣雨,10月底定植。[2]

主要價值

鐵線蓮垂直綠化的主要方式有廊架綠亭、立柱、牆面、造型和籬垣柵欄式。廊架綠亭式,利用於花架、棚架、廊、燈柱、柵欄、拱門等配置構成園林綠化獨立的景觀,既能滿足遊人的觀賞,又能夠乘涼,既增加了綠化量,又改善了環境條件。可選擇那些生長旺盛、枝葉濃密且花朵艷麗的觀賞類型。立柱式,攀緣能力強、抗污染、適應性強並具有一定耐蔭能力的觀賞類型可用於各種立柱的綠化。懸掛垂吊式牆面綠化,可採用枝條長度1m左右的鐵線蓮觀賞類型。籬笆柵欄式,用色彩調和的觀賞類型與薔薇搭配,能夠帶給人不同凡響的景觀效果。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