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菩提寺私成口號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菩提寺私成口號 》
唐代大詩人王維的作品

《菩提寺私成口號 》是唐朝詩人王維的詩。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菩提寺私成口號

創作年代;唐代

文學體裁;七言古詩

作者;王維

詩詞原文=

《菩提寺私成口號 》[1]

萬戶傷心生野煙,

百僚何日更朝天。

秋槐葉落空宮裡,

凝碧池頭奏管弦。

詩詞注釋

又題作菩提寺禁裴迪來相看說逆賊等凝碧池上作音樂供奉人等舉聲便一時淚下私成口號誦示裴迪------------------據 舊唐書·王維傳 "祿山陷兩京,玄宗出幸,維扈從不及,為賊所得 。維服藥取痢偽稱瘖病。

祿山素憐之,遣人迎置洛陽,拘於普施寺,迫以偽署。"又據載,安祿山大宴凝碧池 ,"大陳御庫珍寶,羅列於前後。樂既作,梨園舊人不覺歔欷,相對泣下。群逆皆露刃持滿以脅之,而悲不能已。有樂工雷海青者,投樂器於地,西向慟哭。逆黨乃縛海青於戲馬殿,支解以示眾,聞之者莫不傷痛 。"明皇雜錄此時,王維被拘禁在菩提寺 ,好友裴迪來探望,談及此事,王維聽了悲痛萬分,於是,作五絕、七絕各一首,此為其一。詩中充溢着亡國的悲痛和思念朝廷之情。

至德二年唐軍收復兩京,肅宗自鳳翔還長安,凡作過偽官的,都以六等定罪,而王維則因為這首"凝碧池"詩得到過肅宗的嘉許;又加上弟弟王縉平亂有功,請求削官為兄贖罪,得到特別寬恕。這首詩前三句逐層描寫國破之哀。首句哀民生凋敝,宮室遭難,滿目煙塵。第二句哀盛世之不再,天子蒙難,百官流離,第三句哀宮室之荒蕪唐代宮中多植槐樹,如今 ,人去樓空,玉階蒙塵,秋風瑟瑟,百樹凋零,一派冷冷清清的淒涼景象。前三句寫不幸,第四句則筆觸一轉,寫亂賊之"慶幸 ",他們狂妄自得,宴飲慶祝,字裡行間充滿了悲憤與哀痛。這首詩是動亂時代的實錄,苦難心靈的低吟。詩人天性軟弱且又陷身賊中,因此詩作沒有採取激烈的語詞來大膽指斥叛賊,而是以低沉嗚咽的語調傾訴了一種哀其不幸又無可奈何的心情。

作者簡介

王維[2](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開元十九年(731年),王維狀元及第。歷官右拾遺、監察御史、河西節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寶年間,王維拜吏部郎中、給事中。安祿山攻陷長安時,王維被迫受偽職。長安收復後,被責授太子中允。唐肅宗乾元年間任尚書右丞,故世稱「王右丞」。

王維早年有過積極的政治抱負,希望能作出一番大事業,後值政局變化無常而逐漸消沉下來,吃齋念佛。四十多歲的時候,他特地在長安東南的藍田縣輞川營造了別墅和在終南山上,過着半官半隱的生活。《輞川閒居贈裴秀才迪》這首詩是他隱居生活中的一個篇章,主要內容是「言志」,寫詩人遠離塵俗,繼續隱居的願望。詩中寫景並不刻意鋪陳,自然清新,如同信手拈來,而淡遠之境自見,大有淵明遺風。

王維具有多種才藝,不同藝術相互滲透對其詩歌產生了深刻的影響。他以畫入詩,使其山水詩形成了富有詩情畫意的基本特徵。

王詩語言含蓄,清新明快,句式、節奏富於變化,音韻響亮、和諧,具有音樂美。總之,王維的山水詩無論從詩的題材內容,還是詩歌的藝術丰采上都對後世詩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3]

世有「李白是天才,杜甫是地才,王維是人才」之說,後人亦稱王維為詩佛,此稱謂不僅是言王維詩歌中的佛教意味和王維的宗教傾向,更表達了後人對王維在唐朝詩壇崇高地位的肯定。王維不僅是公認的詩佛,也是文人畫的南山之宗(錢鍾書稱他為「盛唐畫壇第一把交椅」),並且精通音律,善書法,篆的一手好刻印,是少有的全才。

視頻

王維創作風格

參考資料

  1. 菩提寺私成口號 詩詞古文網;
  2. 王維簡介 詩詞古文網;
  3. 王維詩人的簡介 快資訊;發布時間;2020-02-21 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