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蘿蔔絲酥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蘿蔔絲酥餅

蘿蔔絲酥餅是廣東省漢族傳統名點,屬於粵菜之一,以叉燒肉為製作主料,蘿蔔絲酥餅的烹飪技巧以碎屑料炸為主,口味屬於炸燒味。蘿蔔酥餅以白蘿蔔做餡,白蘿蔔具有下氣寬中、消積化滯、潤肺除痰之功。對於胸悶氣喘、食慾減退、咳嗽痰多等有食療作用。但是,製作過程,用豬油較多,雖是葷素兼備,但是,含熱量、動物脂肪較高,不適宜體胖、中老年、動脈硬化的人食用。菜品口感:外焦內軟,酥鬆鮮香。

基本內容

中文名:蘿蔔絲酥餅

口味:炸燒味

主要食材:叉燒肉

分類:粵菜

簡要介紹

金黃色,酥化,香鮮微甜。

食材介紹

材料:

白蘿蔔500g,香蔥適量,蝦皮1小把。

調味料:

鹽,黑胡椒粉,香油適量。

做法:

1、白蘿蔔去皮刨成粗絲加一些鹽放置20分鐘使得蘿蔔絲出水,再把水份擠掉。

2、加入香蔥末,蝦皮,再拌上調味料即可。

製作方法

A、油酥麵皮:

低筋麵粉65g,植物油20g。

做法:

將材料放入鋼盆中攪拌成為一個均勻的麵團就好,包上保鮮膜放冰箱備用。

(不需要搓揉,避免麵粉出筋影響口感)。

B、發麵麵皮

材料:

中筋麵粉200g,冷水110g,速發酵母1/3茶匙,細砂糖10g,鹽少許,植物油10g。

表面裝飾:

1個蛋白液,白芝麻適量。

做法:

1、將所有材料倒入盆中攪拌搓揉成為一個不黏手的麵團(水的部份先保留10g視麵團搓揉狀態慢慢添加)。

2、麵團筋性變大後繼續搓揉至麵團光滑,將麵團滾圓,收口朝下捏緊放入抹少許油的盆中,蓋上濕布室溫發酵2個小時。

3、發好的麵團平均分割成8塊,滾圓。

4、油酥麵皮捏成柱形,平均分割成8等份。

5、將發麵皮壓扁,光滑面在外,包上一個油酥麵皮,收口捏緊。

6、將包好的麵團稍微壓一下橄成橢圓形薄片,光滑面在下,由短向捲起,收口朝下,蓋上擰乾的濕布再讓麵團休息10分鐘。

7、將休息好的麵團橄成長形後翻面,由短向捲起,蓋上擰乾的濕布再讓麵團休息10分鐘。

8、休息完成的麵團用大姆指從中間壓下,2端往中間折起捏一下,用手心將麵團壓扁。

9、將麵團橄成圓形薄片,光滑面在外,中間放上適當調好的蘿蔔餡(餡料儘量不要沾到周圍以免較難收口)。

10、將麵團收口處捏緊,放在兩手手心中前後搓揉滾圓。

11、麵團上方刷上一層蛋白,再沾上一層白芝麻。

12、間隔整齊排入烤盤中,放進已經預熱至200度的烤箱中烘烤20-22分鐘至表面呈現金黃色即可。

相關內容

美食原料

精白麵粉300克,白長蘿蔔750克,板汕250克,火腿粒150克,香菜葉12瓣,雲腿末5克。調料:豬油150克,精鹽2克,白糖5克,味精5克,蔥花200克,牛奶50克,花椒粉0.25克。

1、制餡心:蘿蔔洗淨,切去兩頭,刨去皮,切成2.5厘米長的細絲,盛大入缽內,放入少許鹽拌勻,略醃一下,將蘿蔔絲撈起用白紗布裹牢擰乾水分(越干越好),放開紗布撥松。板汕撕去油膜,切成細粒,然後將蘿蔔絲、板油粒、蔥花、糖、味精、花椒粉、火腿粒拌和調勻,分成12份,搓成丸子。

2、制皮:取麵粉200克放在案板上,中間撥一個小窩,加入豬油100克拌和擦勻成油酥,另將麵粉100克放在案板上,中間撥一個小窩,加入糖(10克)、牛奶,拌和揉潤,甩上勁後加入豬油擦拭透,成水油麵,然後將水油成撳成扁圓形,放入油酥包擾撳扁,用擀麵杖擀成0.3厘米厚的長薄形,隨即兩頭向中間交叉摺疊成三層, 再擀開,如此再擀一次,擀成16厘米寬的長方形薄皮,然後由外向身邊卷攏,捲成棍棒形的長條,摘成12個麵團。

3、包餡:將麵團一隻只橫撳成扁形,擀成 6厘米直徑的圓形皮子,將餡心放入包攏捏緊,然後面向下放在案板上,收口處用食指輕按一小洞(不能戳通),按時要將餅慢慢轉動,然後翻身,在面上抹上牛奶,按香菜1瓣、雲腿末少許,製成酥餅生坯。

4、成熟:取平底盤1隻,鋪上一張白紙,刷上豬油,將餅面向下,餅上再用白紙蓋嚴,將平底盤連餅放入圓底鐵鍋內,置於爐上,用小火烤20分鐘左右,待餅面呈牙黃色時,將餅珍上個翻身,繼續烤10分鐘左右取出,裝盆上席即成。[1]

參考文獻

  1. 蘿蔔絲酥餅香哈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