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營山縣文殊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營山縣文殊鄉位於營山縣城東北部,海拔高度:370米。三面臨山。東與蓼葉鎮相靠,南與綠水鎮相鄰,西與儀隴縣炬光鄉連界,北與儀隴縣九龍鄉接壤。全鄉轄7個村、61個社,農業戶數2100戶 。幅員面積20.26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512畝。[1]

中文名稱: 文殊鄉

行政區類別: 鄉

地理位置: 營山縣城東北部

方 言: 7973人

經濟發展

近年來,黨委、政府「一班人」認真分析了當地存在的基礎脆弱、信息閉塞、經濟落後等問題,針對實際情況,他們提出了新的發展思路:

一是抓好以發展生豬生產為龍頭的養殖業;

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變通訊落後面貌,現後開通了鄉鎮和村社的程控電話,以緩解村社信息閉塞的問題;

三是大興水利基礎設施建設。他們針對近兩年旱情異常嚴重的實際,在全鄉掀起了水利「百日戰役」高潮,去冬今春,全鄉新建石河堰1處,山坪塘2口,新建蓄水池75口,打人工井880處,實現了井池配套。全鄉現共有石河堰8處,山平塘78處,蓄水池143處,基本解決了全鄉人畜飲用水困難,保證了農業生產用水,穩定了群眾情緒,為大旱之年奪豐收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基礎建設

文殊村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水利充足,自古種植水稻,甘蔗、小麥、地生、大豆。

在中共十屆三中全會的改革開放政策鼓舞下,大大地調動農民生產積極性,全村以發展農業為主,多種經營,發展果業生產,種植蘑菇、巴西菇,增加經濟收入,群眾生活有極大提高。隨着經濟發展,村民大都添置洗衣機、彩電、安裝電話,添置新形家具。村民的住房有很大改善,新蓋混凝土結構樓內配有廚房、沐浴室,衛生間,空氣流通,舒服清心。

隨着仙永公路改線擴寬,公路兩側新擴建140幢,建築面積為8000平方米,方便交通,大大改變村容村貌。

先後還集資20多萬元,鋪設水泥村道6條,改善行路難問題。隨着教育事業不斷發展,該村集資18萬元,建兩所二層教學樓,方便子女入學。

社會事業

1994年以來,鄉黨委、政府在全鄉大力開展了改變農村環境面貌的居民點建設,目前全鄉41個組的居民點全部規劃到位,為雙排加路型,累計修建住房1769戶,占總戶數的92.5%,居民點道路已全部硬化,鄉村、村組全部通油路,農民居住環境基本達到硬化、綠化、美化標準。全鄉一所中學、五所小學建成教學樓五棟,一所小學建成太陽能取暖磚混平房,教書育人的環境大為改觀,優先發展教育的戰略得到體現。

此外,對全鄉30個鄉屬及駐鄉單位、六村村委會從綠化、硬化、美化標準出發,總體規劃,分步實施,經過幾年的努力,全部實現了綠化、硬化、美化一體化的花園式單位。1996年建成文殊鄉文化活動中心,並以此為中心,輻射到村組,形成了鄉有中心,村組有文化活動室的文娛活動網絡。1998年又開通了閉路電視,全鄉共有929戶架設了閉路電視,占全鄉總戶數的48.6%,1999年實現了村村通電話,通閉路電視。全鄉現有鄉級文明單位12個,公署級文明單位38個,市級文明單位9個,省級文明單位1個。幾年來,共舉辦各類培訓班1000餘期,受訓人數20000餘人次,培訓科技明白人2096人,平均每戶1.1個科技明白人,有208個農民獲農民技術員職稱,為發展高科技農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文殊鄉被市委、市政府確定為科技示範鄉。1998年,被省委、省政府命名為「文明鄉」和「創建河西千里雙擁模範走廊先進單位」,廣大農民的思想觀念和精神面貌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全鄉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績。1999年鄉黨委、政府緊緊抓住「再造河西」的有利契機,着手實施「寬裕型」小康工程,利用3——5年的時間把文殊鄉建成「經濟繁榮、社會穩定、環境優美、生活舒適、文明健康」的城市化鄉鎮。

視頻

光山縣文殊鄉航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