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蕭縣教師進修學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站酷網 的圖片

蕭縣教師進修學校座落在蕭城北關景色秀麗的鳳凰山下,占地面積20畝,建築面積[1]7240平方米、教職工89人。學校始建於1979年縣城西南15公里郭莊,1984年經宿縣地區行署批准、省教育廳備案,為縣辦中等師範建制學校,1990年遷至現址。

多年來,校領導一班人,精誠團結,求真務實,研究制定學校長遠發展規劃;帶領全體教職工艱苦創業,紮實工作,不斷加強基礎建設,改善辦學條件,創新培訓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和培訓質量。在低谷中求生存,在生存中求發展,在發展中創造輝煌,積極創建合格縣級教師培訓機構,圓滿完成了我縣各項教師培訓任務。

實行科教興校、發揮培訓功能

學校努力深化教育科研工作,以教研促培訓。

2003年至2006年承擔了教育部"十五"規劃重點課題子課題《如何有效地對小學教師進行課程標準的培訓》的科學研究。趙克鈞同志的《綜合性學習淺議》獲課題優秀成果二等獎。2010年4月份申請的安徽省教育科學研究重點項目《農村教師發展狀況及對策研究》已經省科學規劃領導小組批准,正式立項研究。

5月份申請的宿州市科研課題《優秀教師成長個案及其成長機制研究》,亦經市教育局組織有關專家評審,確定為2010年度市級科學研究立項課題。

幾年來,我校專兼職教師在國家、省、市級獲獎和報刊雜誌發表論文____篇。自主開發編寫具有地方針對性的教師、校長培訓課程約40萬字。

學校定期開展中小學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培訓工作調研,開展教師學科教研交流活動。

84年以來,採取脫產培訓、函授、衛電中師教育、專合證換證培訓及高中學歷補學四門課換發中師畢業證書培訓等途徑,對約4000名小學教師進行學歷補償教育,同時上掛宿州學院、淮北煤師院和宿州教育學院對部分中小學教師進行學歷提高培訓,使全縣中小學教師的學歷水平逐年提高。我縣小學教師的學歷合格率達100%,學歷提高率為67.2%,初中教師的學歷合格率98%,學歷提高率為34%。

1996年至2002年,採取以訓代考、脫產培訓、函授等形式培訓幼兒教師[2] 1000餘人,其中848人取得了幼師畢業證書。市教育局的領導曾這樣評價我市的幼兒教師培訓:"幼師培訓起源於泗縣,完善於蕭縣"。

1996年暑期開始,我們啟動了以"三字兩話(畫)"為主要內容的中小學教師基本功培訓,至1999年,順利完成了全縣一萬多名中小學教師基本功培訓、考核、發證工作,至2002年又完成6899名小學教師第一輪繼續教育培訓和3484名中學教師第一輪繼續教育的宣傳發動、組織報名、服務管理工作。

2003年以來,我們順利開展了全縣中小學教師第二輪繼續教育培訓工作,中小學教師參加集中培訓、校本培訓和《新世紀教師素養》統考的參訓率達100%。到2007年底,我縣已順利完成6000餘名小學教師第二輪繼續教育集中培訓,萬餘名中小學教師校本培訓和全省《新世紀教師素養》統一考試工作。從2008年上半年開始至今,認真抓好第三輪中小學教師"備好課"、"上好課"、"評好課"專題培訓工作。

1996年以來,舉辦了"九五"期間的小學校長任職資格培訓共八期,"十·五"期間舉辦小學校長提高培訓五期,"十一·五"期間舉辦小學校長提高培訓三期,培訓校長1680人次。

2001年至2004年,對非師範類畢業的教師90人,鄉(鎮)分流進入教師隊伍的教師124人,新入隊伍的教師進行補學教育理論和崗前履職培訓350人,覆蓋面達100%。

1999年至2003年,對全縣萬餘名中小學教師進行普通話培訓,組織測試十一次,每年推普周,我們走向街頭,進行推普宣傳。

2002年至2005年,舉辦了四期小學英語教師培訓班,369人取得了由市教育局頒發的小學英語教師專業合格證書。

按照縣教育局制定的"3336"培訓工程計劃,開展短缺學科培訓,即利用3年的時間,培訓300名小學音、體、美緊缺學科教師,每科脫產培訓六個月。2009年培訓小學美術教師133人。2010年培訓小學音樂教師87人。計劃2011年培訓小學體育教師。

2010年上半年,我們啟動了班主任培訓工作,在取得經驗的同時,計劃2012年結合"育好人"專題的培訓,對全縣中小學教師進行班主任全員培訓。

建立保障機制、改善辦學條件

蕭縣教師進修學校是由縣級人民政府領導、縣級教育行政部門主管,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獨立校園、健全的內部工作機構和專任教師隊伍的辦學實體。

蕭縣教師進修學校堅持"小實體、多功能、大服務"原則,實現了與電大、教研室、電教館的功能整合。2015年將建成集培訓、教研、電教於一體的教師學習與資源中心,努力構造新型的現代教師培訓機構。學校建立了"上掛下聯"的工作機制,即上掛宿州學院、宿州教育學院、淮北煤師院等高等院校,下聯全縣中小學的培訓網絡。即學校與龍城鎮的中心小學、北關小學、南關小學、梅村聯中,縣實驗小學、蕭師附小,白土鎮中心小學,官橋鎮高莊小學等聯合建成了教育教學實踐基地。

在培訓經費方面,縣財政、縣教育局予以大力支持。學校多渠道籌措資金,加強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改善辦學條件。自2000年以來,共爭取財政資金300多萬元。新建了面積1360平方米的教學樓、面積1600平方米的宿舍樓,多媒體教室、微機室、普通教室、微格實驗室、閱覽室、圖書室、學術報告廳等專業教室,配備基本齊全。添置床鋪200套,食堂、餐廳、公寓式宿舍能滿足我縣中小學教師集中培訓食宿的需要。為加快培訓基地建設,創建合格縣級教師培訓機構,2010年爭取資金110萬元,改建食堂1130平方米,批准改建宿舍樓2400平方米,兩項工程正在建設當中。學校重視資源建設,訂閱各類報刊雜誌30餘種、圖書資料10000冊、音像資料2000小時,能做到及時補充更新。

學校重視現代遠程教育,逐步加大投入,已建成三網互聯網絡教育平台,網上雙向視頻教學系統正在調試運行中。

加強隊伍建設、提高業務水平

學校始終注重抓好兩支隊伍建設。一是抓好班子建設,新老領導班子成員均為大學本科學歷,從事教育教學工作10年以上,高級職稱5人,中級職稱2人,2010年,又從教學一線選拔2位優秀青年教師走上了校級領導崗位。二是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努力提高教師的業務水平。專職教師90%以上是本科學歷,具有高級職稱的占30%。學校通過多種渠道,提高專職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定期選派教師參加省內外有關部門舉辦的培訓,鼓勵專職教師參加學歷提高的進修,學校要求教師定期到中小學兼課,深入中小學課堂,參與和指導中小學教師進行教學改革和研究。有四位校長培訓班的任課教師分別到實小、附小、龍城鎮中心小學、北關小學掛職副校長職務,參於學校管理。力爭打造一支"尚德、博學、敬業、奉獻"的專職教師隊伍。

學校從全縣中小學聘請一線優秀教師70名,聘請教研室學科教研員8名,聘請高校專家5名作為兼職教師。其中教授1名,副教授3名,特級教師4名,中學高級48名,國家級優秀教師3名,省級教壇新星15名。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