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得愁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得愁出自唐代徐凝的《憶揚州[1]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少女嬌美的面龐遮掩不住相思離別眼淚,桃葉眉上所掛的一點憂愁也容易被人察覺。

天下明月的光華有三分吧,可愛的揚州啊,你竟然占去了兩分。

注釋

揚州:今江蘇省揚州市。

蕭娘:南朝以來,詩詞中的男子所戀的女子常被稱為蕭娘,女子所戀的男子常被稱為蕭郎。

臉薄:容易害羞,這裡形容女子嬌美。

勝:能承受。

桃葉:晉代王獻之有妾名桃葉,篤愛之,故作《桃葉歌》(南朝陳僧智匠《古今樂錄》載)。後常用作詠歌妓的典故。這裡代指所少女或指思念的佳人。 覺:察覺。

天下三分:《論語》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

無賴:杜甫《奉陪鄭駙馬韋曲二首》有「韋曲花無賴,家家惱殺人」句,本意是可愛,反說它無賴,無賴正是愛惜的反話。陸游詩:「江水不勝綠,梅花無賴香。」也有可愛、可喜意。

賞析

這是一首懷人詩,但標題卻不明題懷人,而偏說懷地,以離恨千端的綿綿情懷,追憶當日的別情。詩人極寫揚州明月,用「無賴」之「明月」把揚州裝點出無限的風姿,與標題吻合無間,使詩歌產生令人驚嘆的藝術效果。[2]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極寫當日的別離景象。所謂「相見時難別亦難」,「蕭娘」、「桃葉」均代指所思;「愁眉」、「淚眼」似是重複,而用一個「難」字和一個「易」字表達出來,不但不顯得累贅,反而有反覆留連、無限縈懷之感。當日的愁眉,當日的淚眼,以及當日的慘痛心情,都作成別離後無窮的思念。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在這思念殷切的時候,詩人唯覺一片惆悵,沒有可以訴說的人,於是,抬頭而見月,但此月偏偏又是當時揚州照人離別之月,更加助愁添恨。雖然時光沖淡了當日的悽苦,卻割不斷纏綿的思念。這種掙不斷、解不開的心緒,本與明月無關,但它曾照過離人的淚眼,好比對人有情,而離別後偏偏照着愁人,又好像無動於衷,這便顯得「可憎」。

詩人在深夜抬頭望月的時候,原本欲解脫這一段愁思,卻想不到月光又來纏人,所以說「明月無賴」。「無賴」二字,原本有褒和貶的兩重意義,這裡因明月惱人,有抱怨的意思。但後世因為驚賞這種揚州明月的新奇形象,就離開了詩人原意,把它截下來只作為描寫揚州夜月的傳神警句來欣賞,這時的「無賴」二字又成為愛極的暱稱了。這也是形象有時會大於作者構思的一例。

古人律體絕句的結尾處,有時用一種叫做「一筆盪開」的方法,往往會產生一種「寄意無窮」的效果。這首詩所不同的,是它不在第四句用,而在第三句時即已「盪開」。說愁眉,說淚眼,雖然作者余情未盡,而其他的事情已不必增添,於是忽然攬入一輪明月,以寫無可奈何的情態,體現了構思的險譎。這兩句看似將全詩截為兩段,實際上則是欲斷不斷,題中用「憶」字,將全詩連貫起來,依然是「剪不斷,理還亂」的「別是一般滋味」。本來月光普照,遍及人寰,並不偏寵揚州。而揚州的魅力,也不是僅在月色。

詩為傳神,有時似乎違反常理,卻能深入事理骨髓。「三分」、「無賴」的奇幻設想,也有它的淵源與影響。《論語》中有「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殷勤。」不過這是讚頌周文王的句子,沒有半點詩意。謝靈運說:「天下才有一石,曹子建獨占八斗,我得一斗,天下共分一斗。」而徐凝這首詩中的「三分之二」不但是詩意的,而且是新奇的。這些數目字,都不可以常理而論,而具有很強的藝術效果,致使後世之人對揚州的嚮往如醉如痴,「二分明月」成為揚州的代稱。此後宋人蘇軾的《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中「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也不遜色。至於「月色無賴」,後世如王安石「春色惱人眠不得,月移花影上欄杆」中的「春色惱人」,即運用了同一手筆。[3]

徐凝

徐凝,唐代(約公元八一三年、唐憲宗元和中前後前後在世)詩人,浙江睦州人,代表作《奉酬元相公上元》。《全唐詩》錄存一卷。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