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蕭氏松莖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蕭氏松莖象 學名:Hylobitelus xiaoi Zhang 類屬:鞘翅目象甲科

形態特徵

成蟲:體壁暗黑色,脛節端部、跗節和觸角暗褐色。前胸背板被覆赭色毛狀鱗片,這些鱗片在前胸背板的前緣和小盾片上部較密。鞘翅上的毛狀鱗片形成兩行斑點。鞘翅的其它部分被覆同樣的鱗片。足和身體腹面被覆黃白色毛狀鱗片。

幼蟲:體白色略黃,頭黃棕色,口器黑色,前胸背板具淺黃色斑紋,體柔軟彎曲呈「C」型,節間多皺褶。

卵:卵橢圓形,長2.9±0.2 mm,寬1.8±0.1 mm。初產時為乳白色,近孵化時為深黃色。

蛹:乳白色,長約15.5~18.4 mm,頭頂和腹部各節有稀疏的黃褐色茸毛,腹末兩側有一對刺突。

發生規律

該蟲二年發生1代,以大齡幼蟲在蛀道、成蟲在蛹室或土中越冬。2月下旬越冬成蟲出孔或出土活動,5月上旬開始產卵。卵期12-15天。5月中旬幼蟲開始孵化,11月下旬停止取食進入越冬,翌年3月重新取食,8月中旬幼蟲陸續化蛹。9月上旬成蟲開始羽化。11月分部分成蟲出孔活動,然後在土中越冬,其餘成蟲在蛹室中越冬。成蟲靠爬行活動,極少飛翔。成蟲具夜出性活動;即傍晚上樹行取食、交配和擴散等活動,早晨回到樹幹基部或土縫中。成蟲需取食松枝作為補充營養,產卵於樹幹基部樹皮下。卵孵化後即咬食松樹皮層,在皮下蛀食一通道,取食韌皮部,在危害後的樹皮與木質部之間留下螺旋狀或不規則蟲道。 [1]

分布與危害

蕭氏松莖象是危害濕地松火炬松華山松馬尾松等松科植物的重大鑽蛀性森林害蟲。以幼蟲侵入樹幹基部或根頸部蛀害韌皮組織為害,嚴重的切斷有機養分輸送,導致樹木死亡,且造成濕地松大量流脂,進而降低[[]]松脂產量。現在江西、湖南、廣西、湖北、貴州、福建等6個省(區)為害嚴重。

防治方法

1、1月-2月,10月-12月,蟲態為成蟲、卵期。樹幹塗白。清理雜灌木及地被物,集中燒毀。

2、3月-5月,蟲態為成蟲、幼蟲期。種植拒避植物,加強林間衛生。拒避植物有樟樹、苦糠山蒼子、臭椿等。

3、6月-9月,蟲態為幼蟲、蛹、成蟲期。(1)人工捕殺成蟲和幼蟲。成蟲羽化出土後,都在寄主根際周圍活動,可人工捕殺;在幼蟲蛀食危害期,可採用小刀等工具剝開蟲道或流脂團,順蟲道捉殺幼蟲、蛹或成蟲,人工挖蟲必須持續2年以上。(2)白僵菌粉劑(50億/g)進行噴粉防治,1kg/畝。(3)16%蟲線清乳油或1.8%阿維菌素乳油10倍液從幼蟲排泄孔注藥,劑量為3ml/孔。(4)16%蟲線清50倍液塗干或200-300倍液噴干防治。

4、檢疫處理。對帶蟲原木進行剝皮處理,剝下的樹皮燒毀、深埋或用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噴灑毒殺。或用磷化鋁片劑熏蒸處理,用藥量分別為20-30g/m3和12-15g/m3熏蒸24h和72h,無條件處理的嚴禁調運。 [2]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