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萱草的故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萱草的故事 萱草在《詩經》里稱之為諼草,以為忘憂的意思,《救荒本草》中叫他為「川草花」,《古今注》中稱之為「丹棘」,《松樹植物名匯》中叫「綠蔥茶」。有人見鹿喜歡吃萱草,就叫它「鹿蔥」。傳說婦女懷孕時在胸口前插上一直萱草就會生男孩,因此也稱之為「宜男」。人們還認為萱草能夠忘憂銷愁,《說文》中叫「忘憂草」,《本草綱目》中稱之為」療愁「。

為什麼這麼多的傳說都宣稱萱草能夠忘憂療愁呢?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有說明:「萱草本作諼,諼,忘也!詩云:『焉得諼草,言樹之背』。講的是因為有憂思不能自己解決,故欲樹此花玩味,以忘憂也。吳人謂之療愁。董子云:欲忘人之憂,別贈之丹棘,一名忘憂故也。李九華在《延壽考》中云:嫩苗為蔬菜,食之可動風,令人昏然而醉,因名字為忘憂,此亦一說也。[1]

相傳,大澤鄉起義前的陳勝,家境十分貧困,因為家中無米下鍋,不得不出去以討飯度日,加之營養缺乏,他患了全身浮腫症,脹痛難忍。

有一天,陳勝討飯到一戶姓黃的母女家,黃婆婆是個軟心腸,她見陳勝的可憐模樣,讓他進屋,給他蒸了三大碗萱草花讓他吃。這對當時的陳勝來說,能解決飢餓的萱草花是那樣香甜可口,只見他狼吞虎咽,一會兒三大碗萱草花全吃進肚子裡去了。

幾天後,全身浮腫便消退了。陳勝十分感謝黃家母女,並表示今後會報答的。

大澤鄉起義後,陳勝稱王之時,他沒有忘記黃家母女,為感謝黃家母女的恩情,便將她們請進宮裡。每天擺酒設宴,那無數佳肴珍饈都引不起陳勝的食慾。突然,陳勝想起了當年萱草花的美味,便請黃婆婆再蒸一碗給他吃。黃婆婆又采了一些萱草花,親自蒸好送給陳勝吃。陳勝端起飯碗,只嘗一口,竟難以下咽,連說:「怎麼回事,味道不如當年了,這可太奇怪了。」黃婆婆說:「實際沒什麼可奇怪的,這是您在飢餓之時萱草香,吃慣酒肉萱草苦啊!」

一席話,羞得陳勝跪倒在地連連下拜。黃婆婆連連說:「使不得,使不得。」忙把陳勝扶起來。

從此,陳勝將黃家母女留在宮中,專門種植萱草,並時常吃它。同時,又給萱草另外取了兩個名字,一名為「忘憂草」,一名為「黃花菜」。

消息一傳開,人們就紛紛用萱草根來治療浮腫病症,後來被郎中發現,經過反覆應用成為一味常用中藥。[2]

萱草

為雙子葉植物藥百合科植物萱草、黃花萱草或小萱草的根。 用於治療水腫、小便不利、淋濁、帶下、黃疸、衄血、便血、崩漏乳癰等。[3]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