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董海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董海山
中國工程院院士
出生 1932年10月18日
河北省灤縣
逝世 2011年2月3日
國籍 中國
職業 教育科研工作者

董海山(1932.10.18-2011.02.03),出生於河北省灤縣,中共黨員,含能材料專家[1]中國工程院院士[2]

1961年畢業於列寧格勒蘇維埃化工學院,獲蘇聯化學科學副博士學位。俄羅斯自然科學院(群眾性學術團體)外籍院士[3]

董海山長期從事高能炸藥合成與應用研究,是我國這一領域重要專家和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4]

人物生平

1932年10月18日,出生於河北省灤縣。

1956年8月,畢業於北京工業學院炸藥專業。

1957年—1961年,在列寧格勒蘇維埃化工學院攻讀研究生,獲副博士學位,同年8月分配到二機部第九研究院工作;歷任科研組長、研究室主任、研究所副所長、所科技委主任等職。

1992年,被聘為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先後擔任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大學兼職教授

2003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學部院士。

2011年2月3日,因病逝世,享年79歲[5]

研究領域

董海山同志長期從事含能材料合成與應用研究,是這一領域的著名專家和主要學術帶頭人之一。從1962年開始,他直接參加並組織領導3種含能材料的攻關研製,其研究成果填補了我國含能材料合成與應用空白,為我國核武器研製和含能材料的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20世紀80年代以後,根據核武器發展要求,他提出了多項新型含能材料研究課題,形成了一條先進的技術發展途徑和路線,對提高和完善我國核武器的綜合性能起到重要作用,對提升我國核武器的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技術保障。

研究成果

在科學方面,闡明了以硝仿為酸組份的曼尼希反應機理,發現了三硝基乙基-N-亞硝基化反應,合成了近20種文獻未報道的新化合物,研究了炸藥的能量判據以 及炸藥的熱安定性與其分子結構的關係。

2002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一項,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俄羅斯自然科學院外籍院士,南京理工大學、西北大學顧問教授,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董海山
【圖】董海山院士被我校聘為「雙聘院士」

903所學科帶頭人,兵工學會火炸藥專業委員會委員,"含能材料"雜誌社榮譽主編;

我國第一個塑料粘性炸藥的研製者,70年代領導研究成功低感度高能炸藥等產品,在兩彈型號上都得到了應用,後與俄羅斯合作開發的農藥除草劑也取得了很大效益。

該同志先後獲全國科學大會獎4項,國家發明獎1項,軍隊及部委級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5項[6] 。1985年被評為核工業部勞模、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7];1987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1988年和1991年兩次被評為四川省優秀共產黨[8];2004年獲"四川省學術和技術帶頭人"稱號。先後發表學術論文20多篇,有10篇被SCI收錄,出版專著2部。

社會任職

南京理工大學, 顧問教授

《含能材料》雜誌, 名譽主編

西北大學, 兼職教授

北京理工大學化工及材料學院, 兼職教授

北京理工大學, 雙聘教授

《含能材料》雜誌, 主編

參考來源

  1. 董海山 化工含能材料專家 中國工程院院士 ,北京理工大學, 2012-05-07
  2. 董海山 ,博雅人物網
  3. 董海山 ,中國名人網
  4. 董海山 ,中國工程院
  5. 科學偶像:董海山 ,美篇, 2018-04-24
  6. 董海山院士:高能炸藥的「拓荒者」 ,個人圖書館, 2018-01-11
  7. 董海山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
  8. 董海山 ,名人簡歷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