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葫蘆圖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葫蘆圖

《葫蘆圖》為齊白石大寫意繪畫之精品,原始尺寸106×35厘米,構圖、行筆、着色,皆傳神高妙。

作品內容

此圖以潑墨寫出瓜葉,不着墨線勾筋寫脈,筆法簡潔傳神,墨色酣暢淋漓。葫蘆與「福祿」諧音,正合「福 祿雙全」的吉祥寓意。葫蘆之黃色艷彩與濃淡墨色交相輝映,以焦墨渴筆寫藤,宛轉如飛,似游龍入江,揮灑自如,氣韻充盈筆端。

作品賞析

萬事不如依樣好。葫蘆是中華民族最原始的吉祥物之一。葫蘆外形呈「S」形,狀如八卦圖中陰陽之分界線,道教文化認為其可以收盡天地間之邪氣。葫蘆的枝「蔓」與萬諧音,每個成熟的葫蘆里儲籽眾多,使人聯想到「子孫萬代,繁茂吉祥」,又與「福祿」諧音。所以民間俗信葫蘆能避邪氣寓吉祥,故歷代畫葫蘆者也甚多。 齊白石的繪畫往往寄寓着樸素的世間情感。比如他經常把公雞與雞冠花畫在一起,寓意「冠(官)上加冠(官)」,把柿子與蘋果畫在一起,寓意「世世太平」……。他一生以葫蘆為題材的作品也不在少數,曾題葫蘆為「好樣」。白石認為,葫蘆和葫蘆藤本身就有個「好樣」,所以「萬事不如依樣好」,創作中不必求奇求怪。這不但是齊白石的藝術心得,更是其獨特的人生感悟。

白石老人在農家小院和田間地頭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藝術表達形式,這種鄉土情結使他的藝術充滿生活氣息和天真情趣。他畫葫蘆以黃葫蘆、墨葉的組合方式為多,這幅《葫蘆圖》正體現出他典型的藝術特色。濃艷的檸檬黃和厚重的墨葉形成強烈反差,畫面氣氛十分熱烈。他以流暢的用筆和沒骨法表現葫蘆,不加任何皴染,以優美的曲線和鮮艷的色彩取勝。葫蘆的闊葉純以墨筆寫出,葉片的向背、深淺甚至葉脈都在墨色的濃淡里活脫脫的表現出來,體現出其獨特的墨法特點。本幅的構圖大膽,空間被分為對等兩份,左側純粹留白,右側布滿葉蔓,叢葉中兩個葫蘆若隱若現。藤蔓以縱逸的墨線寫出,筆力遒勁,宛轉如飛,變化無窮。這些靈動的書法線條正是畫家匠心獨具的表現,它們把畫面左右兩側關聯起來,最終完成了畫面的虛實轉換。 在畫幅下方藤蔓上,白石老人畫了一隻蚱蜢,它恰出現在虛實轉換的交接點上,為畫面平添了幾分靈動與生機。草蟲以粗筆寫出,筆端遊走處絲絲入扣,蚱蜢的神態性情呼之欲出,白石老人自言要「為萬蟲寫照,為百鳥傳神」,由此可見一斑。 白石曾受青藤、八大之冷逸畫風影響甚深,雖然在「衰年變法」之後漸走出其影響,但從本圖的筆情墨韻來看,亦與之相通。此處的題識仍由齊白石老辣的行書題寫,使得畫面內容更加豐富,書畫結合,相得益彰。本圖無年款,從繪畫風格與題跋書風分析,當為白石老人變法完成之後的盛期佳作。[1]

參考文獻

  1. 葫蘆圖片浴花谷花卉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