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蒂亞文化遺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蒂亞文化遺址是由重達幾十噸甚至數百噸的巨石嚴密砌成。考古學家還在巨石的縫隙中發現了一些小金屬釘,其作用是固定石頭,據推測,這些金屬釘是把金屬熔化後再倒入鑿出來石頭模子中製成的。可能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整塊岩石鑿成的石門,它矗立在長30英尺、寬15英尺、厚6英尺的基座上,而基座和門是用同一塊岩石雕鑿而成的。在蒂亞瓦納科古城的太陽門上雕刻有1萬2千年前滅絕的古生物「居維象亞科」(跟現在的大象類似)和同期滅絕的劍齒獸。太陽門上還雕刻有既繁複又精確的天文曆法。

中文名稱 蒂亞

外文名稱 Tiya

所屬地區 埃塞俄比亞

地理位置 蒂亞位於亞的斯亞貝巴南70公里

著名景點 蒂亞文化遺址

地理位置

蒂亞位於亞的斯亞貝巴南70公里一處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上,這些12-14世紀的神秘巨石圍繞着一處被人遺忘的文明的戰士的墓地。20世紀50年代發掘。這裡曾是一個相當繁榮的村落。遺址中房屋密集,有小路穿過。房子平面呈圓形,牆壁下半部用石灰石砌築,上部及屋頂以粘土建造,規模較大的還用石柱支撐閣樓。有些房屋還配置倉房、廚房和碾谷房。死者埋在屋內,隨葬品無多寡區別。較晚出現母子合葬墓。遺址中出土雕刻刀、刮削器、石鐮、石磨等大量生產工具。當時農業已較完善,居民還飼養山羊、綿羊和。日常器皿用石製成,以盆、碗為大宗。一些器物的把手上浮雕人頭、綿羊和牛等形象,逼真生動。遺址直徑為250米,有自河岸通往山頂的小道穿過聚落中間。典型遺蹟為圓形房屋,直徑為3~4米或7~8米不等。牆壁的下半部用石灰石砌築,上部和圓形屋頂用粘土、土坯等材料建造。有的房子有雙層牆,外牆可能是用來擋土的。大型房屋內有兩根石柱,用來支撐半圓形的閣樓,閣樓有小梯上下,可能是睡覺之處,屋內石鋪地面上設有灶等,屋外有用牆圍起來的院落。在一些房屋中有走廊、倉房、碾谷房、廚房和石桌。門檻較高,用來擋雨和泥,門道為階梯式。到目前為止,已發掘出50餘座房屋,估計該遺址有近千座房屋[1] 。死者葬在屋內,有時還在死者身上壓石塊。隨葬品有石制容器、項鍊、垂飾、玉手鐲等,男女老少均等,無多寡之分。較晚階段發現有母子合葬墓。發現的遺物有石制的雕刻刀、刮削器、斧及穿孔標頭等。有些石器帶有骨柄。石器的原料大部分是當地的燧石,小部分是產於今土耳其安納托利亞地區的黑曜石。數量較多的小型推磨、研缽及石鐮表明,當時農業的發展比較完善。家畜有山羊、綿羊和豬。石灰石制的紡輪、縫衣針和別針說明,當時已有紡織及皮毛製作。此外,也發現石質的人物小雕像,但無性別標誌。突出的遺物是類型各異,大小不一的石制容器,原料是本地產的安山岩和其他火山爍石。器形有帶流的盆、碗。也有盤、長柄勺等。有些還飾以精美的幾何形圖案浮雕,有的容器上裝有把手,把手上刻着人頭、綿羊和牛等高浮雕。

遺址簡介

蒂亞紀念碑位於亞的斯亞貝巴南70公里一處荒無人煙的不毛之地上,這些12~14世紀的神秘巨石圍繞着一處被人遺忘的文明的戰士的墓地 [2] 。這些石柱一般有2~3米高,最大的據說有5米高(包含埋在地下的部分)。本世紀初,一些石柱被搬走了,有些出現在基羅附近的亞的斯亞貝巴大學校園裡。埃塞俄比亞人沒有給這個重要的遺蹟以任何標誌。遺址被圍起來,但有一個大門開着。遺址由3個獨立的豎立的石柱群構成。他們像小型的石籬笆,雖然走近了可以看到石頭上刻着有趣的雕刻。 巨石上的雕刻有4種類型,劍型雕刻被認為代表曾被埋着的勇士殺死的敵人或猛獸的數目。有一墓上有9支劍。另外一種標誌象一個躺着的3字,開始它被認為是一種叫假香蕉的植物,人們確認它代表枕頭,一種埃塞俄比亞人用的傳統木枕,是安息的最好象徵。有趣的是,這個標誌也是蘇丹南部普通的紋身圖案。第3種符號象一條小路。非常讓人費解。最後一種符號只在幾個墓上有,表明死者是婦女,不要早下結論我們在這裡面對的是一個沒有性別歧視的社會,因為與50 個男人的墳墓相比而言,只有5個墳墓是屬於婦女的。這些人是誰?關於這段時期的歷史記錄簡直微不足道。這些墓地和戰士的屍體是在抵抗16世紀初臭名昭著的穆罕默德格蘭入侵時產生的,格蘭從他的哈拉爾基地征服這裡時,遭到當地戰士的抵抗。但奇怪得是,幾乎每個地方都有不尋常的東西歸功于格蘭的征服。法國考古隊為此做了很仔細的修復工作。直到本世紀初,400年後,雄心勃勃的孟尼利克的肖安斯將這個地區重新納入埃塞俄比亞版圖,這個遺址才被人動過。不幸的是,對石柱的好奇心導致了對他們的破壞,許多被推倒,一些被運到不同的地方,其中大多數到了亞的斯亞貝巴大學。蒂亞遺蹟位於亞的斯亞貝巴南70公里處城市的邊緣地帶,通常此處此處沒有任何標誌。

世遺評價

在位於南部亞的斯亞貝巴的索多地區深處發現的大約160處考古遺址中,蒂亞是最重要的一處。這個遺址有36座紀念碑,其中有32 個石柱刻有圖案,而這些圖案大部分都很難詮釋。這是埃塞俄比亞古文化的遺蹟,它的年代至今尚未考證出來。

地理特點

蒂亞遺址是玻利維亞印第安古文化遺址,位於南美洲玻利維亞與秘魯交界處的的的喀喀湖以南約20公里處海拔4000米左右的高原上。原來古城就建在湖邊,後來因湖水逐漸退去,發現的遺址已遠離湖畔20公里。蒂亞瓦納科遺址是由重達幾十噸甚至數百噸的巨石嚴密砌成。考古學家還在巨石的縫隙中發現了一些小金屬釘,其作用是固定石頭,據推測,這些金屬釘是把金屬熔化後再倒入鑿出來石頭模子中製成的。可能最引人注目的還是整塊岩石鑿成的石門,它矗立在長30英尺、寬15英尺、厚6英尺的基座上,而基座和門是用同一塊岩石雕鑿而成的。古城原是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前古代印第安人的一個重要的宗教、文化中心,蒂亞瓦納科(Tiwanaku),西班牙語拼寫為Tiahuanaco或Tiahuanacu,在古印第安語中是「創世中心」之意。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