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伯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蔣伯潛 | |
---|---|
出生 |
1892年 大源新關村 |
逝世 | 1956年1月 |
國籍 | 中國 |
別名 |
名起龍 又名尹耕 |
職業 | 現代學者,教育學家 |
知名作品 |
《經與經學》 《十三經概論》 《經學纂要》 |
蔣伯潛(1892-1956),名起龍,又名尹耕,以字行,現代學者、教育家,浙江富陽新關鄉(今大源鎮)人。光緒三十三年(1907)考入府中學堂。畢業後,先後在閬苑小學、美新小學任教。[1]
簡介
1920年夏,蔣伯潛考入北京高等師範國文系,在錢玄同、胡適、魯迅諸名師薰陶下,學業日進。"五四"愛國運動中,積極參加遊行、示威,並在《新青年》、《東方雜誌》等刊物上發表文章。畢業後,先後任浙江省立第二中學教員、校長以及第一中學、第一師範、女子中學等校教職。在課堂教學中,注重講授基本知識,誘導學生閱讀課外書籍;對學生作文,主張多批少改,提高寫作水平。1926年秋,參與策動浙江省省長夏超起義,響應國民革命軍。次年,任《三五日報》主筆,抨擊時政,文名鵲起。抗日戰爭時期,應邀赴上海大夏大學、無錫國學專修學校任教,同時兼任世界書局特約編審。上海淪陷後回鄉,從事著述,一度任富陽縣立中學教員。抗日戰爭勝利後,赴上海任上海市立師範專科學校中文系主任。1948年,陳儀主持浙政時,出任杭州師範學校校長,延聘進步人士袁微子等共襄校務。建國後,應張宗祥之邀,任浙江圖書館研究部主任。同時,被選為省第一屆人大代表。此後,連續擔任省、市人大代表。1955年秋,調任浙江文史館研究員。蔣伯潛於經學、文學、校讎目錄學等方面,均有很深造詣。文思敏捷,著述等身。
主要著作
其主要著作有《經與經學》、《十三經概論》、《經學纂要》、《諸子通考》、《諸子學纂要》、《中學國文教學法》、《校讎目錄學》、《字與詞》、《章與句》、《體裁與風格》、《詩與詞》、《散文與駢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