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蒸籠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蒸籠起源於漢代,是中國飲食文化的一朵奇葩,其中竹蒸籠以原汁原味,蒸汽水不倒流,色香味俱全飲譽全球。作為一種古老的手工藝品。竹蒸籠的種類主要分為青皮慈竹蒸籠和去青皮楠竹蒸籠,目前青皮慈竹蒸籠比較罕見,主要因為價格低廉,質量不好,80年代初期比較普遍。[1]

去青皮的蒸籠材質多為楠竹製作,採用竹片綁接,因為材料堅硬且結實,比較厚所以都必須把楠竹祛除部分厚度,留下5-6毫米左右的竹篾作為主要材料。

起源

說到蒸籠在中國的起源,有個有趣的傳說。漢高祖時期,將軍韓信行軍時以竹木製作炊具,利用蒸氣蒸煮食物,避免炊煙暴露軍營位置,蒸煮乾糧亦更易保存,是為竹蒸籠的起源。

事實上,有確實的考古證據證明,早在遠古時代,人們已採用竹來製作各種用具,而蒸這種煮食方法,亦早在周代已有記錄。古代蒸籠有陶及青銅製作,而河南密縣打虎亭1號東漢墓中出現的古代廚房壁畫,則是現存最早與現代蒸籠淵源的實證,距今近二千年。[2]

竹蒸籠

定義

用竹篾製成的蒸食物用的蒸籠,不含金屬綠色環保。竹蒸籠的特點是蒸汽不倒流,蒸包子饅頭的首選。

分類

楠竹蒸籠

製作的特點是將竹子分成寬度在4厘米左右竹片,然後用竹篾將竹片拼接然後綁定蒸籠,因為楠竹成林竹比較厚一般在1-2.5CM,製作時候都需要把外層用刀刮去,然後保留0.5CM厚度製作,因為楠竹硬度較強,祛除外層後就不需要做烤火處理

慈竹蒸籠

慈竹蒸籠是四川重慶貴州江西湖南一帶特有竹蒸籠,因為慈竹不抗高寒,所以在全國分布不多,其本質是編制的材料,所以蒸籠製品不常見,所以比較的稀少,並且不適應做蒸籠製品,慈竹由於成竹5CM左右的厚度也不會超過1.5CM厚度,所以製作蒸籠都是帶皮生產。[3]

蒸籠選購

傳統的蒸籠均以竹子編制所透氣性良好,很適於蒸東西。若沒有竹製蒸籠,選購蒸鍋時要注意要買鍋蓋能夠密合的,才有效果。

使用技巧

  1. 待水滾再放材料 要蒸東西請先等鍋內的水滾再放入材料,蒸時要隔水蒸,但若是要燉東西,則就直接放在水中加熱。
  2. 加水時請加熱水要蒸的時候,鍋內必須一直裝滿熱水。水太少的話,蒸氣量就會減少,蒸籠邊緣也易燒焦。只要水不夠就立刻加入熱水,溫度才不會下降。
  3. 蒸的時間、火侯依材料而異大部分的材料多用大火來蒸,例如:肉或魚。但是若要蒸蛋時,則最好用小火蒸,其表面才不會有凹處。長時間蒸時,應該儘量避免中途打開蓋子,因為這樣會讓蒸籠內的溫度下降。最後,請依照材料的多少、大小來蒸,蒸出來的食物才好吃。
  4. 蒸籠蒸東西最上層先熟。蒸東西下面是水,通過加熱使水沸騰,大量超過100度的水蒸氣會向上走,然後很多水蒸氣會匯聚在上面,水蒸氣始終是一百度的,因為熱源一直在加熱!因為水蒸氣能量很高,會急劇運動上升,所以在下面停留的時間很短,在上面又不易散開(蓋子就是防止蒸氣熱量散失),就會使最上層氣壓升高,導致最上層的東西易熟![4]

製作工藝

有趣制籠工具

竹刀:刀鋒上厚下薄,以最薄身位置削竹

手鑽:一長一短竹枝加繩子而成,用時十字形擺放,拉動長竹令繩驅動短竹轉動,短竹的釘便能鑽孔,現在已改用電鑽。

竹夾:木做,方便製作時定位。

木枕:已有六十多年歷史,此木密度高,用來製作工作檯,旁邊加上了用來上釘的鐵碼。

製作過程:

上山采竹。一般會用丹竹或羅竹製作。將竹破開,古時用炭,現在會以火輕焙,令竹由曲變直。

  1. 先將丹竹浸水一晚以上,讓其軟身。
  2. 將竹削皮、磨滑。以一片丹竹圍成圓形,用竹夾固定位置。
  3. 鑽洞,穿上銅線。整理外形使其渾圓。
  4. 削四條幼長的竹條,圍於外框內,再置上內框。
  5. 以竹條排成籠底,再以藤線十字形紮實。
  6. 將竹削尖成釘插入蒸籠固定即成。蒸籠做好後須曬乾,才能耐用。

去皮蒸籠工藝

蒸籠製作工藝目前已經很成熟,楠竹製作的特點是將竹子分成寬度在4厘米左右薄竹片,然後用竹篾將竹片拼接加固成蒸籠,因為楠竹比較厚,製作時候都需要把外層用刀刮去,然後保留0.5CM-0.6CM厚度製作,因為楠竹硬度較強,祛除外層後就不需要做烤火處理。

四川重慶貴州江西一帶的慈竹蒸籠,由於本身慈竹比較薄,成林的7CM直徑竹子內壁也就0.3-0.5CM,所以製作用慈竹蒸籠都是不需要去皮的,如果去了皮就只能用來編制背簍或者蓆子,所以做慈竹蒸籠的時候都是要用火適當的烤,然後製作,但這種蒸籠由於材料容易壞,在生產地域已經不經常可見了

帶皮蒸籠工藝

楠竹帶皮蒸籠的製作工藝是巴蜀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是一種古老的即將消失的民間手藝,因為楠竹成林的7CM直徑竹子內壁就可以達到1.5-2.5CM厚,楠竹又是比較堅硬,所以如果不烤火處理是肯定處理不了的,所以都需要從中劈開然後修整,完成一套蒸籠的製作大概需要幾天的時間,帶皮蒸籠的特殊製作工藝是巴蜀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它是一種古老的即將消失的民間手藝,包含數道工序:

砍竹、去竹節、竹子內部刻紋路(目的是烤火的時候竹子不破裂)、烤火軟化竹子、將軟化的竹子彎曲成蒸籠圈(注意是整根竹子,這樣製作的蒸籠十分厚實)、反覆揉竹子,使其的弧度越來越接近正圓、上橫樑、穿檔格竹塊、上口子、編制蓋子頂部的竹蓆、製作蒸籠蓋、修正,完成一套蒸籠的製作大概需要幾天的時間,所以這方法製造基本已經快退出市場,目前會這門手藝的藝人已經很少了。楠竹帶皮蒸籠多採用的是這一工藝。[5]

帶皮顏色變化

竹蒸籠的顏色的變化是竹子顏色演變的一個自然過程。隨着竹子和水汽的反映,帶皮慈竹蒸籠會從竹青色變化到黑色,這是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這和手工竹蓆是一樣的,使用多年的的竹蓆是黑色的。

青皮顏色變化

去青皮蒸籠會有一個逐漸變化的過程,去青皮蒸籠堅固,在使用1月後,油慢慢滲透在竹子中,顏色會隨着使用時間而慢慢變金黃色。

竹蒸籠手柄

籠的手柄有兩個作用,一是方便移動,另外一個是起到蒸籠橫樑的左右。帶手柄的蒸籠製作上要多一道工序。

第一蒸籠

神州第一蒸籠:湖北省天門市在陸羽廣場用蒸籠現場蒸菜,將當地特色美食蒸菜的八種蒸法集於一籠。據悉,此蒸籠是民間藝人,採用高山楠竹全手工製作 ,直徑2.8米,高1.5米,內盛八蒸168道菜,可供萬人品嘗。

地理保護

2011年12月31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發布《關於批准對甘南葵花籽新寧臍橙泗綸蒸籠五通橋豆腐乳周禮粉條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2011年第194號公告),批准廣東省羅定市泗綸蒸籠為地理標誌產品,泗綸蒸籠產地範圍為廣東省羅定市泗綸鎮、榃濱鎮、加益鎮、龍灣鎮、黎少鎮、連州鎮、附城街道辦事處7個鎮、街道辦事處現轄行政區域。[6]

圖片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