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關街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藍關街道,隸屬於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地處藍田縣中部偏北,東鄰普化鎮,南接輞川鎮,西與安村鎮為鄰,東南與前衛鎮、藍橋鎮相伴,總面積54.6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6月,藍關街道下轄32個村(居),其中:8個社區、24個行政村。2011年,藍關街道總人口8.3萬人,農業總產值1978年51萬元,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7億元,各類存款餘額36億元。[1]

中文名: 藍關街道

行政區類別: 街道

所屬地區: 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

地理位置: 藍田縣中部偏北

面 積: 54.6 km²

下轄地區: 8個社區、24個行政村

政府駐地: 縣城東街城隍廟巷55號

電話區號: 029

郵政區碼: 710500

氣候條件: 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

車牌代碼: 陝A

人 口: 8.3萬人(2011年)

歷史沿革

地名由來

為秦楚古道重鎮,曾設青泥關建青泥城,北周建德三年(574年)改青泥關為藍田關而得名藍關。

建置沿革

西周封弭國於此。

後為秦楚古道重鎮。

三國置青泥軍。

北周設青泥關,後改藍田關。

唐代至清均為青泥坊。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設鎮,鎮所駐三里鎮。

1949年後,撤鎮,設治城區(駐教育巷)。

1958年,成立英超公社,冬改稱城關公社。

1960年,改名城鎮公社。

1961年,復稱城關公社。

1964年,改為城關鎮。

1984年,更名為藍關鎮。

2015年,撤銷藍關鎮,設立藍關街道辦事處,街道辦事處駐縣城東街城隍廟巷55號。

行政區劃

區劃沿革

2002年,原大寨鄉併入藍關鎮。截至2011年末,藍關街道轄藍關、縣門街、新民街、向陽路、天鵝湖、綠之聖、藍豐、長坪路8個社區,新城、北門、東場、西街、西關、南關、西寨、馮林寨、徐家山、蔣寨、新寨、賈河灘、張寨、陳河、胡家巷、圪塔、林家河、滹沱、大寨、文劉坡、榆林、宣堡、王村、黃溝、陶峪河、雷家灣、王村溝、火燒寨、坡底、營上、薛家31個行政村;下設146個村民小組。

區劃現狀

截至2020年6月,藍關街道下轄32個村(居),其中:8個社區、24個行政村。辦事處駐縣城東街城隍廟巷55號。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藍關街道地處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中部偏北。東鄰普化鎮,南接輞川鎮,西與安村鎮為鄰,東南與前衛鎮、藍橋鎮相伴。轄區東西最大距離8.5千米,南北最大距離8千米,總面積54.6平方千米。為縣人民政府駐地。

地形地貌

藍關街道地處秦嶺北麓沿山和川道地區,地勢平坦。

氣候特徵

藍關街道屬暖溫帶濕潤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多年平均氣溫13.1C,無霜期年平均212天,年平均日照時數2148.8小時。年平均降水量720.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7—10月。

水系水文

藍關街道境內河道屬黃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灞河、輞川河等,境內總長度8千米。

自然資源

藍關街道境內礦藏資源主要有高嶺土。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藍關街道轄區總人口8.3萬人,其中城鎮常住人口51973人,城鎮化率62.6%。另有流動人口31027人。總人口中,男性41713人,占50.3%;女性41287人,占49.7%;14歲以下25324人,占30.5%;15—64歲43200人,占52%;65歲以上14476人,占17.5%。總人口以漢族為主。2011年,藍關街道人口出生率10.2‰,人口死亡率5.0‰,人口自然增長率5.2‰。人口密度為每平方千米1520.2人。

經濟

綜述

財稅收支

2011年,藍關街道財政總收入8700萬元,比上年增長21%。其中地方財政收入2000萬元,比上年增長9%,是1978年的13倍。

人民生活

2011年,藍關街道農民人均純收入6000元。

第一產業

2011年,藍關街道耕地面積17890畝,人均0.35畝,林地面積2860畝。農業總產值1978年51萬元,2011年達到1769萬元,比上年增長16%,農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3.2%。

種植業

藍關街道糧食作物以小麥、玉米為主。2011年,藍關街道糧食生產14320噸,人均173千克。其中小麥9700噸,玉米4620噸。藍關街道主要經濟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2011年,藍關街道油料作物種植面積300畝,產量45噸;蔬菜種植面積500畝,主要產品有花白、黃瓜、西紅柿等。

林業

截至2011年末,藍關街道累計造林10.2萬畝,其中經濟林2.6萬畝,農民住宅四旁樹木700萬株,林木覆蓋率18%。2011年,藍關街道果品種植8000畝,其中主要有核桃、桃、大杏等。

畜牧業

藍關街道畜牧業以飼養生豬、羊、家禽為主。2011年,藍關街道生豬飼養量5000頭,年末存欄1700頭;羊飼養量1000隻,年末存欄500隻;家禽飼養量2000羽,上市家禽800羽。2011年,藍關街道生產肉類7.8噸,其中豬肉7噸,羊肉0.2噸,禽肉0.6噸;畜牧業總產值407萬元,占農業總產值的23.0%。

漁業

藍關街道漁業以淡水池塘養魚為主,2011年,藍關街道池塘養殖面積13畝,捕撈10噸。

生產條件

截至2011年末,藍關街道共有大型農業機械98台。

第三產業

國內貿易

截至2011年末,藍關街道共有商業網點17000個,從業人員22000人。2011年社會商品銷售總額7.7億元,比上年增長13%;城鄉集市貿易成交額13億元,比上年增長12%。

郵電通信

截至2011年末,藍關街道郵政網點3個,投遞路線單程長度135千米,鄉村通郵率100%,業務收入1340萬元。有電信、移動、聯通網點達30餘家,固定電話用戶868戶,電話用戶普及率34%,移動電話用戶2866戶,移動電話用戶普及率96%,比上年提高9%;互聯網端口總數2000個,已占用端口總數960個,寬帶接入用戶805戶,比上年增加82戶。全年電信業務收入3250萬元。

金融業

截至2011年末,藍關街道金融機構各類存款餘額36億元,比上年增長18%,是1978年的35倍;人均儲蓄5000元,是1978年35倍。

交通運輸

藍關街道境內G40、S107、S108南北貫穿,五南路、柳蘇路、藍臨路均通鄉村客運,37個村道路聯網均實現了水泥硬化。2011年,藍關街道有縣鄉(鎮)級公路30條,總長2025千米。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截至2011年末,藍關街道幼兒園23個,在園幼兒2537人,專任教師99人;小學19所,在校生3054人,專任教師241人,小學適齡兒童入學率99.8%;初中1所,在校生865人,專任教師69人,初中適齡人口入學率98.2%。小升初升學率100%,九年義務教育覆蓋率99%。2011年,藍關街道教育經費達1612萬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1612萬元,比上年增長3.2%。

文化事業

截至2011年末,藍關街道文化藝術團體7個,成員210人;文化專業戶6個,文化站1個,文化從業人員256人。1958年開通有線廣播,後逐步發展為無線廣播、電視。2011年,藍關街道有線電視用戶21700戶,其中數字電視用戶10550戶,電視綜合覆蓋率98%。

衛生事業

截至2011年末,藍關街道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33個,其中衛生院31個;病床900張,其中公辦衛生機構床位70張,固定資產總值35697萬元,專業衛生人員350人,平均每千人擁有執業(助理)醫師2.6人。2011年,藍關街道農村安全飲用水普及率85%,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28%,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參合人數8.2萬人,參合率95%。

社會保障

2011年,藍關街道城鎮最低生活保障戶數2338戶,人數5868人,支出1619.6萬元,比上年增長30.5%,月人均230元,農村五保分散供養44人,支出13.5萬元;農村醫療救助70人次,支出10.8萬元;農村臨時救濟720人次,支出10.9萬元。2011年,藍關街道自然災害受災人口37人,倒塌房屋8間,直接經濟損失15萬元,救災支出42萬元。

視頻

新藍村關工委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