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紋吸蜜鸚鵡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藍紋吸蜜鸚鵡,羽色鮮艷,主要以花粉、花蜜與果實為食物,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這些鳥相當害羞和安靜,在受到干擾時會給家庭成員發出尖銳的口哨以示警告。
界: 動物界
門: 脊索動物門
亞門: 脊椎動物亞門
綱: 鳥綱
亞綱: 今鳥亞綱
目: 鸚形目
亞目: 鸚鵡科
科: 吸蜜鸚鵡亞科
屬: Eos
種: 藍紋吸蜜鸚鵡
體長:30-31厘米
體重:145-155克
生命:15年
食性:果實、種子、花蜜、花粉
繁殖:一年產卵多次,一次產2枚
習性:相當害羞和安靜
分布:太平洋諸島嶼
外形特徵
藍紋吸蜜鸚鵡身長30-31厘米,體重145-155克。有一身漂亮的羽毛,主要是紅色。成鳥有一道藍紫色寬帶紋通過眼睛和耳朵一直覆蓋到兩側的頸部。下頸部和翕也覆蓋着長長的藍紫色條紋。背部和尾巴是紅色,或多或少有藍色條紋。翅膀上的羽毛有大塊黑斑紋。初級飛羽幾乎全黑。尾巴呈深褐色和暗紅色。大腿完全紅色。嘴紅珊瑚色,虹膜紅橘色。爪灰色。 幼鳥,在下身的羽兩側藍黑色。翕上覆蓋着藍色斑點,而不是條紋。喙是橙棕色。虹膜褐色。
生態習性
藍紋吸蜜鸚鵡偶爾尖叫,在飛行途中會推出了一系列的尖叫聲並夾雜着一「kshk」乾咳聲。也能聽到吹口哨,一般獨居,夫妻成對或集多達10隻的小群活動。這些鳥相當害羞和安靜,在受到干擾時會給家庭成員發出尖銳的口哨以示警告。藍紋吸蜜鸚鵡活動於各種森林地區,包括原生林和次生林。也出現於椰子種植園和紅樹林、棕櫚林和耕地區及相對開放和低地地區的季風森林。雖然藍紋吸蜜鸚鵡的數量不少,但是野外的盜捕行為與棲息地的破壞使它們的數量漸漸減少中,野生的吸蜜鸚鵡是最常被盜捕走私的鸚鵡之一,通常野外如果抓到1000隻,到目的地的國家後,約只有100隻上下可存活。完全素食。它們吃果實,種子,芽,尚未成熟的種子。是收集花蜜和花粉的專家。
種群現狀
1993年在占該物種全球範圍約55%的延德納島進行的野外調查顯示,估計有220,000±52,000個個體(Jepsen等,2001)。這大致相當於112,000-181,333個成熟個體,在這裡四捨五入為112,000-182,000個成熟個體。
趨勢判斷:由於棲息地的喪失和退化以及籠養動物的誘捕,暫時懷疑該種群正在減少,但是尚未直接估計這一趨勢。2016年測量了該物種在2000年至2012年之間的森林損失是58平方公里。這大致等於該物種在三代(21年)內森林損失率的4.5%。藍紋吸蜜鸚鵡似乎更喜歡次生林和人工林,而不是原始林(Collar和Boesman 2019),因此僅森林流失可能不會導致物種數量顯著下降。該物種被捕撈用於籠鳥貿易,儘管數量很少(Shepherd等人,2004; Shepherd等人,2006; Chng等人,2016)。尚無關於貿易捕撈推動該物種數量下降程度的強有力量化。總體而言,儘管暫時認為該物種正在減少,但尚無法估計種群趨勢。
藍紋吸蜜鸚鵡面臨兩個主要威脅:棲息地變少,這減少了它們築巢的可能性,其是網箱和鳥類貿易的捕獲。在1983-1989年之間,每年有超過3,000隻鳥類從自然環境中被捕出並出售用於商業目的。
生長繁殖
藍紋吸蜜鸚鵡全年可生好幾窩,一次產2枚卵,孵化期約為26天,3個月後羽毛長成,之後再過2個星期幼鳥即會離巢,太晚將幼鳥移出可能會遭親鳥攻擊,壽命15年。 人工繁殖的藍紋吸蜜鸚鵡不大會吵,餵食吸蜜鸚鵡用粉狀飼料與青菜水果對它們薄弱的消化系統及健康較為理想。
地理分布
分布於太平洋諸島嶼,包括中國的台灣省、東沙群島、西沙群島、中沙群島、南沙群島以及菲律賓、文萊、馬來西亞、新加坡、印度尼西亞的蘇門答臘、爪哇島以及巴布亞新幾內亞。源於印尼的塔尼巴群島,後來有引進到凱克群島及大馬島上,而在凱克群島的藍紋吸蜜鸚鵡似乎無法成功地繁衍生存,其族群已不復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