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線鰭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藍線鰭魚 |
中文名:絲鰭毛足鱸 別 名:藍線鰭魚、 藍曼龍、藍星魚、三點鬥魚 拉丁學名: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 界: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亞 門:脊椎動物亞門 目:鱸形目 亞 目:攀鱸亞目 科:絲足鱸科 分布區域:原產於泰國、 馬來西亞、 印度等地 |
藍曼龍,學名絲鰭毛足鱸(Trichogaster trichopterus),又名藍線鰭魚、藍曼龍、藍星魚、三點鬥魚。是鱸形目、攀鱸亞目、絲足鱸科 下的三星魚(藍星魚)的人工變種品種 。 餌料有魚蟲、水蚯蚓等。雄魚體色鮮艷,背鰭末端尖長,雌魚體色淺淡。屬泡沫卵生魚類。雌魚每次產卵500--1000粒,間隔產卵時間10-12天。親魚性成熟年齡6個月。水中缺氧時,可直接露出水面呼吸。 [1]
藍曼龍形態特徵
絲鰭毛足鱸體長約10~15cm,體形修長,呈橢圓,側扁。尾鰭淺叉狀,腹鰭胸位,呈長絲狀,故又名絲足鱸。其通體為藍灰色,體側有兩塊不規則的深藍色斑塊,在通常情況下兩塊斑塊連成一條深藍色的斑紋。
腹部為淺黃色,在弱光的照射下身體發出紫羅蘭色。其俗名來自於其腹側的兩塊斑和長在頭部的眼睛塊斑。背鰭、臀鰭和尾鰭灰色,各鰭上有白色珍珠狀的斑點。
變異品種金曼龍體色金黃,體表有淡黃色的花色圖案。 藍曼龍在未達到性成熟之前雌雄特徵不明顯,性別不易區分。性成熟後形態差異明顯下圖所示: 項目 雌魚 雄魚 腹部 較飽滿 不飽滿 背鰭 圓而鈍 長而尖 體色 較黯淡 較鮮艷 絲狀胸鰭 基部橘紅色不明顯 基部橘紅色明顯
藍曼龍繁殖環境
藍曼龍 將一對親魚(雌雄各一)放在繁殖用的水族箱中,水族箱大小為50cm×35cmx35cm;若繁殖用水族箱兼作仔、稚魚培育,面積必須在0.5m2以上。水溫比平時略高1—2℃,以26—28℃最為合適。藍曼龍可飼養在pH值6.0—8.8、硬度為5—35。dGH的水體中,但作為理想的繁殖用水,PH值應控制在6—7.5,硬度為7~15。dGH之間。繁殖時無需充氣增氧,保持環境安靜最為重要,更不能用過濾設備。
藍曼龍產卵前有築泡沫浮巢的習性,故需在水面上放一些漂浮的大葉水草,也可放一塊塑料泡沫板,使藍曼龍築巢容易些。
藍曼龍產卵
放入繁殖水族箱或缸中的親魚,在三天內雄魚開始築巢。雄魚游到水面吞咽空氣,空氣在口腔中與口腔粘膜分泌的粘液混合,吐出一個個小空氣泡;數以千計的空氣泡在水草(或泡沫板)下面及其四周聚集成一個直徑為5—15cm的浮巢。
雄魚築巢大約需花費3—10h,築巢完畢就開始追逐雌魚。此時的親魚尤其是雄魚的體色變化很快,體色經常在2—3秒時間內從艷藍變成墨綠色;如果受到人為的驚動,又馬上變回到平時的藍色調,十分有趣。
雄魚這時十分亢奮,全身痙攣,以各種舞姿向雌魚求愛,引誘雄魚共同到浮巢下產卵。若雌魚發育良好,就會和雄魚一道游到浮巢下,雄魚擁抱雌魚(雄魚和雌魚身體都彎成「C」形);雄魚用頭觸雌魚腹部,雌魚向浮巢排放卵子,雄魚隨即排放精子。
如此連續7-10次,雌魚才能把全部卵子排空,此時雌魚的腹部就明顯變小。產卵完畢,須立即將雌魚移開,因為這時的雄魚變得很有攻擊性,不允許雌魚靠近浮巢,經常去啄雌魚,甚至會將雌魚啄死。雄魚全力以赴看護受精卵,偶見少數受精卵從浮巢中掉下來,雄魚小心翼翼地用口接住,吐回浮巢中。
產卵後第二天受精卵出現眼點,第三天孵出魚苗,浮巢漸漸消散。當雄魚的護幼任務結束時,需把雄魚移開。孵出的仔魚分散在水面上,尤其是缸沿四周。此時在解剖鏡下觀察,可見仔魚腹部有帶油球的卵黃囊,第四天油球消失,開始平游,進入仔、稚魚培育階段。
藍曼龍分布範圍
分布於亞洲熱帶、亞熱帶地區的小型觀賞魚類。常棲於多水草的靜止水域中,在我國分布於雲南西雙版納地區。 藍曼龍
藍曼龍生活習性
生活環境 對溶氧的要求攀鱸科魚類有褶鰓,可在含氧量較低的水中生活,當水體缺氧時,可到水面吞咽空氣。作為觀賞魚,為使藍曼龍健康活潑地生長,要求DO≥4mg/L。
最適溫度在22—28℃,耐低溫的能力強於其它熱帶魚。在18℃時尚可少量攝食,若溫度逐日緩慢下降,可在14℃長期存活;致死的下限溫度為11.5℃。
藍曼龍體色艷麗,幼魚時常到水面吞咽空氣,顯得滑稽可愛;該魚對水質適應力強,價格又比較低廉,所以是一種被世界熱帶魚愛好者廣泛飼養的品種。成魚一般情況遊動較慢容易給人感覺成性情溫和優雅的印象,這種魚其實很有攻擊性,對同群體內的弱者會進行攻擊,對個體小的其他種群也會攻擊。
藍漫龍 屬雜食性魚類,可以接受多種食物,最愛吃水生活餌料,如枝角類等;也吃人工干飼料,甚至吃活的小魚苗,性情好鬥,愛追逐比其體型小的魚。要想讓其順利繁殖,必須在繁殖前投餵枝角類或小魚苗等活餌達一月以上。
從以上生活習性可以看出,藍曼龍是一種適應能力強,容易飼養的觀賞魚;其性情較不溫和,不能和個體特別小的魚如紅綠燈,寶蓮燈、綠蓮燈等混養,可謹慎地與絕大多數中小型熱帶觀賞魚混養,有好鬥性,混養時需要小心。
藍曼龍養殖技巧
藍曼魚一般經6—7個月的生長就可達到性成熟,最好選擇月齡在12—20月之間的藍曼龍作親魚。此時體長10cm左右,繁殖力最強,一次產卵可達2000多粒;月齡太大的魚繁殖不理想。對親魚的要求是:形體健壯、色彩鮮艷,雌魚必須選擇腹部明顯膨大的,雄魚個體應大於雌魚,否則繁殖不一定能成功。
藍曼龍的繁殖操作相對簡單,而仔、稚魚的培育則較難,原因是藍曼龍的仔魚個體明顯小於其它熱帶魚,體長只有4mm多;大多數熱帶魚的仔魚體長都在7mm以上,一般都可開口攝食孵化不久的豐年蟲無節幼體,甚至可直接攝食小型枝角類,如孔雀魚(Poeciliareticulata)和瑪麗魚(Poecilialatipinna)。藍曼龍仔魚轉為外部營養時尚不能攝食豐年蟲無節幼體,需要提供個體更小的活餌。下面是藍曼龍仔、稚魚的活餌選擇。
階段 時間 活餌種類 日投餵次數 仔魚 平游後2D內 草履蟲、小型輪蟲 4次 仔魚 平游後3D-4D內 輪蟲 4次 仔魚 平游後5D-6D內 剛孵化的豐年蟲無節幼體 3次 仔魚 平游後8D-10D內 豐年蟲無節幼體 3次 仔魚 平游後11D-19D內 小型枝角類 3次 稚魚 平游後20D-40D內 枝角類 3次
草履蟲及輪蟲投餵量應掌握在兩餐(上一餐與下一餐)之間剛好吃完為度;豐年蟲的投餵量應控制在每餐半小時內吃完為度。
(1)換水 仔、稚魚期間藍曼龍的鰓發育未全,又因培育水體中個體密度高,易發生缺氧,此時可微微充氣。在乎游後一周內,一般不加水、不換水;一周後每天可加水1/20或換1/10的水量,但操作宜輕緩。 (2)防病害 筆者飼養藍曼龍6-7來,未曾發現該魚感染寄生蟲病。然而在體長1.5-2.5cm階段易得細菌性腸炎,但不是很嚴重;同樣是攀鱸科的魚---馬三甲,在這個階段易得細菌性腸炎,死亡率很高。對此,發病前用呋喃唑酮2mg/L藥液潑灑。
仔魚培育時,因使用活餌料易帶入水螅,有時在缸中大量出現。水螅不僅攝食所投餵的活餌料,而且對於1cm以內的仔魚也會造成傷害。殺滅水螅可用硫酸銅0.35mg/L處理,一天後換水1/3以上,以保證安全。
藍曼龍相關疾病
症狀:病魚神情呆滯,常在水流中沖洗或岩上蹭癢,體表布滿白色或淺灰色斑點,病魚出現交互感染和兩次感染。常見的病原體有兩種:一是類似於淡水中的多子小瓜蟲,病魚體表呈白點狀;一種是卵圓鞭毛蟲,病魚體表呈淺灰色斑點,不易治癒。
防治方法: ①將水溫捉高到30℃,寄生蟲會因水溫升高而導致其胞囊破裂,自動脫離魚體,這種方法對初次感染白點病的病魚治療效果較好,但對二次感染的病魚效果不明顯,必須同時用藥物浸洗才行。 ②將新磚放入尿液中浸泡24小時,晾乾後放入水族箱中,10餘小時後魚體上的小白點膨脹,再過10餘小時,可見體表的小白點紛紛脫落,效果較好。 ③將病魚浸在淡水中,它由9份淡水和1份海水兌摻形成,浸洗時間0.5秒—2分鐘,應注意觀察魚體的適應程度,見魚呼吸緊張時應立刻移人海水中。④將10千克海水放入玻璃缸中,加入0.05克硫酸銅,充氧,浸洗病魚5—8分鐘,24小時後可見體表白點脫落。這種方法對初次患病魚體效果較好,但對二次感染的魚體效果不明顯。 症狀:病魚各鰭殘缺不全,體表鱗片脫落,皮膚腐爛並有淺表性潰瘍。發病原因可能是海水觀賞魚彼此間爭搶地盤,互相打鬥,或者對新水不適應,導致鰭條皮膚受傷,弓J起細菌交互感染,特別是在已有魚類的水族箱中放入新魚後,更易出現這種情況。防治方法: ①在10千克海水中放頭孢2粒或呋喃唑酮4—5片,浸洗病魚10—15分鐘。 ②在10千克海水中,放人0.2克高錳酸鉀,浸洗病魚5—10分鐘。 症狀:病魚腮部腮絲失血腐爛,嚴重時鰓絲潰爛成洞,鰓軟骨外露,病魚呼吸困難。防治方法: ①在10千克海水中,加入0.2克呋喃西林,浸洗5—10分鐘。 ②在9份淡水中兌摻1份海水,浸洗病魚1—2分鐘。 ③在10千克海水中,加入0.05克硫酸銅,浸洗病魚5—10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