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藍花藤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藍花藤(學名:Petrea volubilis L.)是馬鞭草科藍花藤屬木質藤本,長達5米,葉對生,革質,觸之粗糙,橢圓狀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總狀花序頂生,下垂,花藍紫色,花期4-5月。 [1]

形態特徵

木質藤本,長達5米;小枝灰白色,具橢圓形皮孔,被毛,葉痕顯著。葉對生,革質,觸之粗糙,橢圓狀長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5-14厘米,寬3.5-6.5厘米,頂端鈍或短尖,基部鈍圓,全緣,或稍作波浪形,側脈8-18對,第3回羽脈在兩面均隆起,表面僅主脈被毛,背面被疏毛;葉柄粗壯,長0.4-0.8厘米,被毛。 [1] 總狀花序頂生,下垂,總花梗長10厘米以上,被短毛。花藍紫色;萼管長2-3毫米,陀螺形,密被棕色微絨毛,裂片狹長圓形,開展,結果時長約2厘米,寬約5毫米;花冠長約0.8-1厘米,5深裂,外面密被微絨毛,喉部有髯毛;雄蕊4,近等長。花期4-5月。

生長環境

藍花藤性喜溫暖,全日照或半日照環境均可,以肥沃的砂質壤土為佳,應避免潮濕。

分布範圍

原產古巴,中國廣州華南植物園、福建廈門植物園、泉州有栽培。

繁殖方法

藍花藤以扦插法繁殖為主,多在夏秋二季進行。在采條前要將母株培育好,應該使用中上部枝蔓作為繁殖材料。先要將所採收的枝條剪成10-12厘米長的段。注意下部剪口應儘量緊靠芽眼,這樣有助於插穗生根。然後將它們保持適當間距插在鋪有細砂的苗床上,為了保濕,苗床應設置拱形棚架,上覆無色塑料薄膜。以後經常噴水,應該進行遮蔭。在插穗沒有生根長葉前,不要使其接受日光照射。在繁殖過程中,環境溫度應保持在16-22℃的範圍內。避免棚內氣溫過高,否則插條會過早萌芽而影響生根。

栽培技術

基質:地栽宜選用排水良好、疏鬆肥沃的壤土。盆養可使用由腐葉、粗砂、園土所配成的混合基質,它們的比例按體積計依次為1:1:2。

定植:地栽,藍花藤種苗多在春夏二季進行定植。應選擇地勢開闊、排水良好、陽光充足之地。按行距50厘米,株距30厘米開穴。可在穴中施用豬糞作為基肥,隨後要將其用底土蓋好,以免燒根。通常每穴栽種二年生苗一株,注意同側小苗與支架的距離應保持一致,以使之順利上架。先將其扶正,使根系展開,然後覆土壓實。接着澆透水一次,經3-5天後,還要再澆第二次水。盆栽,藍花藤種苗多在春夏二季進行定植。最好使用中型花盆作為容器。在操作時先填少量盆土,然後放入5-7克馬蹄片作為基肥。種苗經扶正填土後,略加按壓,並留出沿口。澆透水一次即可。注意在2-3周內不宜追肥。為了利於緩苗,定植操作最好在陰天進行。

水分:藍花藤喜濕潤的土壤環境,高溫時節要給植株噴水。在生長旺盛階段,每周應追施液體肥料一次,所施肥料不要含有過多的石灰質。

日照:藍花藤喜陽光充足的環境,在疏蔭之處也能較好生長。

溫度:其喜溫暖,在16-28℃的溫度範圍內生長良好,越冬溫度不宜低於0℃。初夏當氣溫穩定地保持在15℃時出房,秋季出霜前入房,以免受到冷害。花後進行修剪,熱帶地區可露地栽種,寒帶地區需在室內栽種。

栽種年限:藍花藤為多年生植物,自繁殖至成形需5-6年。其地栽者的觀賞時段自成形後可達20年,甚至更長,故原地栽種時間很長。盆栽者的最佳觀賞時段自成形後可達10年以上,在不翻盆的情況下,其連續栽種不宜超過3年。當有非管理因素的植株長勢減弱,如葉片漸小、不愛開花等衰老現象發生時,則應考慮更新植株,屆時注意避免連作。

主要價值

藍花藤為一美麗的觀賞植物。藍花藤枝蔓茂密,覆蓋力強;花朵艷麗,風姿綽約,無論是進行棚架栽培,還是用來裝點籬柵,均具有很好的美化效果。因此適宜在亞熱帶地區庭園中的棚架、牆垣旁種植,也適合溫帶地區進行盆栽、桶養。

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