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蓪梗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蓪梗花

中文學名: 蓪梗花
學   名:Abelia engleriana (Graebn.) Rehd.
別   稱:短枝六道木
界: 植物界
門:被子植物門
綱: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合瓣花亞綱
目:茜草目
科:忍冬科
族:北極花族
屬:六道木屬
種:蓪梗花
命名者及年代:(Graebn.) Rehd. ,1911

蓪梗花[1](學名:Abelia engleriana (Graebn.) Rehd. )是忍冬科,六道木屬落葉灌木,高可達2米;幼枝紅褐色,老枝樹皮條裂脫落。蓪梗花的根、莖、葉、花和果實具有祛風除濕,消腫解毒的作用。嫩葉做涼粉,也是一種山野菜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1-2米;幼枝紅褐色,被短柔毛,老枝樹皮條裂脫落。葉圓卵形、狹卵圓形、菱形、狹矩圓形至披針形,長1.5-4厘米,寬5-15毫米,頂端漸尖或長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形,邊緣具稀疏鋸齒,有時近全緣而具纖毛,兩面疏被柔毛,下面基部葉脈密被白色長柔毛;葉柄長2-4毫米。花生於側生短枝頂端葉腋,由未伸長的帶葉花枝構成聚傘花序狀;萼筒細長,萼檐2裂,裂片橢圓形,長約1厘米,與萼筒等長;花冠紅色,狹鐘形,5裂,稍呈二唇形,上唇3裂,下唇2裂,筒基部兩側不等,具淺囊;雄蕊4枚,着生於花冠筒中部,花葯長柱形,花絲白色;花柱與雄蕊等長,柱頭頭狀,稍伸出花冠喉部。果實長圓柱形,冠以2枚宿存萼裂片。花期5-6月,果熟期8-9月[2]

近種區別

蓪梗花的形態介於二翅六道木(Abelia macrotera (Graebn. et Buchw.) Rehd.)和小葉六道木(Abelia parvifolia Hemsl.)之間。以上三種的分布區相近似,且有許多中間類型,故難以截然劃分。

產地生境

陝西、甘肅、河南、廣西、四川、貴州和雲南。生於海拔520-1640米的溝邊、灌叢、山坡林下或林緣。模式標本采自四川[3]

繁殖方法

播種

首先,選擇品種純正、健康的母株留種,等種子完全成熟後採收。採收後及時清理、選種,並置於通風、乾燥、溫度較低(4℃)處貯存;選擇土壤肥沃、疏鬆、排水通氣良好、澆灌方便的地塊,在播種前採用呋喃丹和五氯硝基苯或地菌靈混合拌土;次年3月中下旬,在溫室內盆播或在苗床上播種,播種量為5-6克/平方米。播種前,將種子在40℃溫水中浸泡24小時,陰乾後置於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00倍液浸種10分鐘,晾乾備用。將種子均勻撒於畦面,用腐殖土覆蓋,覆土厚度以蓋沒種子為度。

扦插

蓪梗花的扦插可分為硬枝扦插嫩枝扦插,硬枝扦插時間為冬季或早春(3月下旬),嫩枝扦插一般為6月下旬。由於嫩枝扦插具有生根快、成活率高等特點,故生產上多採用嫩枝扦插。扦插時間一般為6月中下旬開花末期或開花後,剪取生長健壯的帶頂芽的1-2年生半木質化枝條,剪成長15-20厘米的插穗(插穗下切口位於節下,每1穗條足保留上部2-3葉)備用。用小竹籤在床土上戳洞孔,將穗條插入洞中,插穗人土深度為穗長的1/3-1/2,插後將士壓實。插穗扦插株行距視插穗的粗細確定,扦插行距為6-10厘米,株距為3-5厘米。

分株

分株繁殖一般於秋季落葉后土壤封凍前和春季解凍後發葉芽時進行。具體方法:將整個植株挖出,按照根的自然伸展間隔,順勢從縫隙中用手分開或利刀切開,注意使枝幹和根相連,不要折斷。每株只能分2-3株,不宜過多。分開的根與枝的多少要相稱得當,使整個植株保持平衡均勻。分開後加以修剪,並除去爛根。若無枝幹,將根分成若干株,分別定植也可。

栽培技術

播後管理:播種後覆蓋稻草,以保持土壤濕潤;播種後、種子萌發前應採用噴霧的方法乾濕交替浸水,當長出2-3片真葉時,即可分苗。

插後管理:扦插結柬後,用細孔噴壺將插床噴水澆透,遇到雨水較多的天氣,應搭拱棚覆蓋地膜,防止濕度過大。溫差變化明顯時,及時通風,降雨過後及時揭去地膜,插床內覆蓋遮蔭網。生根後將植株移植至10-15厘米的塑料盆中,以後每隔15天施有機肥和複合肥1次。肥水不宜過多,薄肥勤施。

主要價值

藥用:蓪梗花的根、莖、葉、花和果實具有祛風除濕,消腫解毒的作用。

食用:嫩葉含有豐富的膠質,用熱水浸提可形成膠凍(涼粉),是一種別致的山野菜。在中國漢中市寧強、鎮巴、留壩、西鄉、洋縣、佛坪等地都有製作「神仙豆腐」的習慣,已成為當地的有名小吃。

觀賞:蓪梗花是典型的溫帶地區觀賞植物。

參考資料

  1. 蓪梗花,新浪網,2010-09-27
  2. 蓪梗花的形態特徵,植物通
  3. 蓪梗花的產地生境,植物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