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荊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蔓荊 |
中文名稱:蔓荊 外文名稱:Vitex trifolia L. 別稱:海埔姜、白背木耳、蔓荊實、荊子、萬荊子、蔓青子 門綱: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 目科:唇形目、馬鞭草科 亞綱亞科:菊亞綱、牡荊亞科 |
蔓荊(學名:Vitex trifolia L.),又名小刀豆藤、白背風、白背草《中藥大辭典》,三葉蔓荊、萬荊子《雲南中藥資源名錄》。屬馬鞭草科、牡荊屬落葉灌木,嫩枝四方形。掌狀複葉,小葉卵形或長倒卵形,圓錐花序頂生;花萼鍾狀,花冠淡紫色,果實球形,成熟後黑色。 花果期7~11月。
藥用部位為蔓荊的乾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採收,除去雜質,曬乾,置陰涼乾燥處貯藏。藥用別名:蔓荊實、荊子、白背楊、白布荊。治感冒風熱、神經性頭痛,風濕骨痛;蔓荊的果實又可提取芳香油。
形狀
落葉灌木,罕為小喬木,高1.5-5米,有香味;小枝四棱形,密生細柔毛。通常三出複葉,有時在側枝上可有單葉,葉柄長1-3厘米;小葉片卵形、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5-9厘米,寬1-3厘米,頂端鈍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緣,表面綠色,無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被灰白色絨毛,側脈約8對,兩面稍隆起,小葉無柄或有時中間小葉基部下延成短柄。
圓錐花序頂生,長3-15厘米,花序梗密被灰白色絨毛;花萼鐘形,頂端5淺裂,外面有絨毛;花冠淡紫色或藍紫色,長6-10毫米,外面及喉部有毛,花冠管內有較密的長柔毛,頂端5裂,二唇形,下唇中間裂片較大;雄蕊4,伸出花冠外;子房無毛,密生腺點;花柱無毛,柱頭2裂。
核果近圓形,徑約5毫米,成熟時黑色;果萼宿存,外被灰白色絨毛。花期7月,果期9-11月。
生長環境
生於平原、河灘、疏林及村寨附近。蔓荊多野生于海濱、湖澤、江河的沙灘荒洲上,適應性較強,有防風固沙的作用,對環境要求不嚴。
喜充足的陽光,耐高溫,較耐旱,幼苗期怕澇。對土壤要求不嚴,耐鹽鹼性較強。凡土質疏鬆,不積水的沙灘荒地、鹽鹼地均可栽種。但以土層深厚的沙灘荒洲上種植最好,在酸性土壤中生長不良。
分布地域
產中國福建、台灣、廣東、廣西、雲南;分布日本、印度、越南、菲律賓、澳大利亞以至大洋洲北部也有。生於海拔300~1600m的江邊、河邊、村寨附近灌木叢中。
醫藥價值
涼: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
子:疏散風熱:疏散風熱,清利頭目。用於風熱感冒頭痛,齒齦腫痛,目赤多淚,目暗不明,頭暈目眩。
葉:散瘀消腫。主治:風熱感冒,正、偏頭痛,齒痛,赤眼,目睛內痛,昏暗多淚,濕痹拘攣。
5~9g。
⑴蔓荊子散(《醫部全錄·頭門》)治風頭旋運,悶氣則欲倒。蔓荊、甘菊花、半夏(湯泡)羚羊角(屑)、川芎、枳殼(麩炒)、茯神(去木)、黃芩、防風各23g,麥冬、石膏各30g,地骨皮、赤箭、細辛、甘草(炙)各15g。每服9g,水1盞,生薑15g,煎至六分,去渣,不拘時溫服,忌熱面飴糖羊肉。方中蔓荊子配伍川芎治頭痛、身痛。
⑵蔓荊子膏(《外治秘方·廣濟方》)治頭風白屑癢,發落生髮,主頭腫旋悶。蔓荊子6g,生附子30枚,羊躑躅花120g,葶藶子120g,零陵香60g,蓮子草1握。上六味切,以綿裹,用油2升,漬7日。每梳頭常用之,若發稀及禿處,即以鐵精30g,以此膏油於瓷器中研之。摩禿處,其發即生也。方中蔓荊子與諸藥配伍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之功。
⑶益氣聰明湯(《東垣十書》)治頭痛,目糊,齒痛,耳鳴或聽力減退。蔓荊子、葛根、人參、黃芪各9g,黃柏3g,白芍6g,升麻4.5g,炙甘草3g。水煎,每日1劑,分2次溫服。方中蔓荊子配伍黃芪人參等治勞役飲食不節,內障眼病。[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