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蔡斯墓穴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蔡斯墓穴
圖片來自twgreatdaily

蔡斯墓穴是位於巴巴多斯島的奧斯汀灣的克賴斯特徹奇教堂公墓的一處墓穴,是著名的「巴巴多斯移動棺材」之傳說的起源地。這個傳說稱在19世紀上半,每當蔡斯家族的成員下葬時,打開封閉的墓門都發現鉛棺移動了位置,這個故事是否是事實仍難驗證,批評者稱之為「值得懷疑的」。

故事介紹

最早該故事是在1833年出版的詹姆斯-愛德華-亞歷山大跨大西洋素描中出現的,根據亞歷山大的說法,1807年戈達德夫人第一次下葬,次年是瑪麗·安娜·蔡斯,1812年是多卡斯·蔡斯。1812年末當打開墓門安葬托馬斯·蔡斯時,先下葬的女性們的棺材一片混亂,很明顯是被拋離了原先的位置。亞歷山大還寫道再次開門安葬一名嬰兒時,四具鉛棺,非常沉重的棺材又被弄得亂七八糟。1816年和1819年再開啟時又發生了異象:[1]

每一次開啟墓門之後棺材都被放回原處,也就是說,三個並成一排剩下一個壓在它們上面。墓門被嚴格地封好,墓門石需要六到七個人移動,它被石匠封上泥。而儘管地面是沙子的卻沒有腳印和水印,最後一次開啟是在1819年,康博米爾勳爵也在場,那些棺材被很亂地扔棄在墓穴里,有的正放着有的倒過來。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這個島上其他的墓穴都沒發生過這種事。是地震還是墓里的洪水?

之後還有一些版本流傳,有的在1844年和1860年出版了。

起源

傑洛姆-克拉克的說法,這則故事來自於徹奇教堂教區長Thomas H. Orderson講述的軼聞,他在講述時的細節"前後矛盾",沒有兩個版本是完全相同的,克拉克說這個故事被亞歷山大1833年的 跨大西洋素描所重複,同一年又出現在Reuben Percy文學娛樂教育之鏡中的「軼聞畫廊」一章中。

克拉克還說大部分流傳的故事最後都追溯到了Orderson的口述,民間傳說學家安德魯-朗在1907年12月的文章中列舉了Orderson的不同的口述版本,該文登在 民間傳說學會志上。[2]在查閱了巴巴多斯島的相關文檔求證後,朗說找不到任何證據說明它們發生過,不管是徹奇教堂的埋葬紀錄還是在當時的巴巴多斯報紙上,除了一個叫Nathan Lucas的人的一份「未發表的第一手記述」。他說他在1820年4月開啟墓門時在場。

參考文獻

  1. Sir James Edward Alexander. Transatlantic sketches, comprising visits to the most interesting scenes in North and South America, and the West Indies. R. Bentley. 1833: 162– [24 July 2012].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1-03). 
  2. Jacobs, Joseph; Nutt, Alfred Trübner; Wright, Arthur Robinson; Crooke, William. Folklore. Folklore Society. 1969: 376–390 [2019-07-1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6-09-25) (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