蔾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藜科(拉丁學名:Chenopodiaceae)是被子植物的大科之一。一年生草本、半灌木、灌木。葉互生或對生,肉質。單被花,花簇生或穗狀、圓錐花序。果實為胞果,很少為蓋果,種子扁平。[1]
藜科在兩半球的亞熱帶、溫帶、寒帶都有分布,全球共約130個屬1500餘種,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南北美洲、非洲和大洋洲的半乾旱及鹽鹼地區。主要生長在海拔300~2000m之間的地段,個別種類如小果濱藜可分布在海拔4000m以上的高山,該植物在青藏高原最高的分布記錄為5050m。 藜科植物與人類生活有着密切的關係,如甜菜是製糖的原料;菠菜是重要的蔬菜;土荊芥、豬毛菜為製藥原料;無葉假木賊用作農用殺蟲的原料。有些藜科植物對沙漠地區的環境有很強的適應性,能防風固沙,其中梭梭是重要的沙區造林樹種,已大量用於生物治沙。
植物學史
在傳統分類系統中,藜科與狹義莧科通常基於苞片、花被及雄蕊的特徵被處理為2個獨立的科,其中藜科苞葉及花被常為草質或肉質,雄蕊常分離;而莧科苞葉及花被常為干膜質,雄蕊基部常合生。 在分子系統學研究中,狹義莧科的單系性獲得了很好的支持,然而藜科被認為並非單系。在眾多分子系統學研究中,由狹義莧科與藜科共同形成的分支獲得了很好的支持,並被稱為「莧科-藜科聯盟」,且被認為是石竹目中一個理想的進化分支。該分支具有一系列共源性狀:小花近無柄並排列成聚傘花序狀;花被片5,單列,覆瓦狀排列;胚珠常單個基生;花粉具散孔;篩管分子質體無中央內含晶體;具有異黃酮類化合物。基於以上研究結果,考慮到狹義莧科與藜科分支複雜的內部系統關係,大多數學者支持將二者合併從而建立廣義莧科,並被APG IV系統所採納。
形態特徵
一年生草本、半灌木、灌木,較少為多年生草本或小喬木,莖和枝有時具關節。葉互生或對生,肉質,無托葉。花為單被花,兩性,較少為雜性或單性,輻射對稱。花單生,簇生或穗狀、圓錐花序,花萼3~5裂,花絲鑽形或條形,離生或基部合生,花葯背着,在芽中內曲,2室,外向縱裂或側面縱裂,頂端鈍或藥隔突出形成附屬物;花盤或有或無;雄蕊常與花被片同數而對生或較少,雌蕊有2~3個心皮合成,子房上位,卵形至球心,1室1胚珠,基生,直立或懸垂於珠柄上;果實為胞果,很少為蓋果;胞果常藏於擴大的花萼內或花苞內,通常不開裂,種子扁平。 重點特徵:草本,具泡狀毛,花小。單被;雄蕊對萼;子房2~3心皮結合,1室,基底胎座。胞果,胚彎曲。
分布範圍
藜科植物各屬在全球的分布(不包括外來屬)如下:中亞區51屬、歐洲區36屬、地中海區39屬、大洋洲區29屬、東亞區23屬、北美區17屬、非洲區8屬、南美區6屬。可見中亞區的藜科屬數占第一位,其次是歐洲區、地中海區、大洋洲區和東亞區。 [1] 中國有藜科植物38屬184種(不包括外來種屬),依照種數的多少排列如下:新疆(153種/34屬)、甘肅(67種/21屬)、青海(45種/16屬)、內蒙古(42種/15屬)、寧夏(35種/13屬)、遼寧(30種/10屬)、黑龍江(30種/10屬)、河北(29種/11屬)、陝西(27種/13屬)、西藏(27種/10屬)、吉林(23種/9屬)、山西(22種/10屬)、中南區(17種/7屬)、華東區(13種/6屬)、四川(13種/4屬)、雲南(8種/3屬)、貴州(5種/2屬),新疆分布的藜科植物無論屬數和種數都居全國首位。中國的藜科資源植物主要有菠菜屬(Spinacia)、鹽角草屬(Salicornia)、豬毛菜屬(Salsola)、鹼蓬屬(Suaeda)、藜屬(Chenopodium)、地膚屬(Kochia)、駝絨藜屬(Ceratoides)、濱藜屬(Atriplex)、梭梭屬(Haloxylon)、假木賊屬(Anabasis)等。
生長習性
藜科植物多生活在荒漠及鹽鹼土地區,因此,往往呈現旱生的適應現象。例如,多為草本或半灌木,有發育迅速的深根系,葉縮小甚至消失,莖或枝常變為綠色,通常被水毛(呈粉粒狀),或器官變成肉質,組織液含大量鹽分而具很高的滲透壓等等。
主要價值
藜科植物與人民群眾的生活有着較密切的關係,例如:甜菜是製糖的重要原料之一,中國解放以後,甜菜的種植面積和甜菜製糖工業有了很大發展;菠菜、莙薘菜(牛皮菜)是普遍栽培的優質蔬菜;土荊芥、豬毛菜為製藥原料,無葉假木賊所含的生物鹼用於農藥;有不少的種類是荒漠草原的主要牧草;有些藜科植物,由於對沙漠地區的自然條件有很強的適應性,能夠防風固沙,對於保護農田、交通及村莊有一定的作用,其中梭梭就是十分重要的沙區造林樹種之一,已大量用於生物治沙工作;地膚(掃帚菜)、翅鹼蓬(黃須菜)等,是群眾較喜採食的野菜;沙蓬的種子稱沙米,可食;繩蟲實(棉蓬)子富含澱粉,可供釀酒;白莖鹽生草(灰蓬)可以燒灰取鹼,用於群眾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