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薄翅蜻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薄翅蜻蜓
原圖鏈接  

薄翅蜻蜓(Pantala flavescens) 會在不同季節,隨著鋒面氣流向南或向北集體渡海遷移,而且集中在夜晚進行。台灣本島的薄翅蜻蜓幾乎整年都看得到,尤其每到秋初時便突然大量出現,很可能就是由島外遷移進來的結果。[1]

(蜻蜓科)體長44-50mm,雄蟲複眼上褐下灰黑,頭額至上唇黃色或橙紅色,胸部黃褐色,側視不具斑紋,腹部黃褐色,腹背黃褐色至橙紅或等多型,腹背中央有一列不明顯的黑斑,末端8-10節黑斑較大,攫握器黑色尖細,翅膀透明,翅痣黃褐色至紅褐色。雌蟲近似雄蟲, 體色較暗,尾毛較短但從外觀不容易分辨雌雄。本種分布於平地至低、中海拔山區,分布廣且具領域性,常見於草原、溪流、水田等水域高空飛翔,飛行快速,為常見的種類。本種具遷徙能力,於遷徙季節常見於海面飛行 ,台灣近海岸附近若有突然大發生的個體即可能是從海外飛來的,近似種夜遊蜻蜓,黃昏出現,翅面具褐色及灰白色的斑紋。[2]

參考來源

  1. 無所不在的薄翅蜻蜓. TEIA 台灣環境資訊學會. 2008-05-20 (中文). 
  2. 薄翅蜻蜓. 嘎嘎昆蟲網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