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薄荷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薄荷露,中藥材名。本品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鮮莖葉的蒸餾液。功能主治為:①《金氏藥帖》:清涼解熱。②《綱目拾遺》:涼膈,發汗。③《中國醫學大辭典》:和中,疏逆,發汗,解熱,宣滯,涼膈,清頭目。治頭痛,熱嗽,皮膚痧疹,耳目咽喉口齒諸病。[1]

藥理簡介

中文名:薄荷露

拼音名:Bò He Lù

英文名:distilled liquid of Wild Mint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Mentha canadaensis L.

出處

出自《本草綱目拾遺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荷鮮莖葉的蒸餾液

原形態

多年生芳香草本,莖直立,高30-80cm。具匍匐的根莖,深入土壤可至13cm,質脆,容易折斷。莖銳四棱形,多分枝,四側無毛或略具倒生的柔毛,角隅及近節處毛較顯着。單葉對生;葉柄長2-15mm;葉形變化較大,披針形、卵狀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2-7cm,寬1-3c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至近圓形,長級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齒狀鋸齒,側脈5-6對,上面深綠色,下面淡綠色,兩面具柔毛及黃色腺鱗,以下面分布較密。輪傘花序腋生,輪廓球形,花時徑約18mm,愈向莖頂,則節間、葉及花序遞漸變小;總梗上有小苞片數枚,線狀披針形,長在2mm以下,具緣毛;花柄纖細,長2.5mm,略被柔毛或近無毛;花萼管狀鐘形,長2-3mm,外被柔毛及腺鏷,具10脈,萼齒5,鋏三角狀鑽形,長約0.7mm,緣有纖毛;花冠淡紫色至白色,冠檐4裂,上裂片先端2裂,較大,其餘3片近等大,花冠喉內部被微柔毛;雄蕊4,前對較長,常伸出花冠外或包於花冠筒內,花絲絲狀,無毛,花葯卵圓形,2室,藥室平行;花柱略超出雄蕊,先端近相等2淺裂,裂片鑽形。小是對果長卵球形,長0.9mm,寬0.6mm,黃褐色或淡褐色,具小腺窩。花期7-9月,果期10-11月。

性狀

性狀鑑別: 本品為無色的水溶液,有落荷的特殊香氣,有清涼感。

性味

味辛;性涼

功能主治

散風熱;清頭目。主風熱客表;頭痛;目赤;發熱;咽痛;牙痛

用法用量

內服:3-6ml,水沖

注意

中國醫學大辭典》:體虛及素有鼻衄者不宜。

各家論述

摘錄

中華本草[2]

參考資料

  1. 薄荷露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薄荷露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