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薛城遺址 (山東省棗莊市)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薛城遺址 (山東省棗莊市)位於薛城區以北,滕州市之南,故城分外城和內城兩部分。 外城平面呈不規則形,東西最長3公里,南北最寬2.2公里,城牆曲折,北面尤甚,總長10615米。大部城牆在地面上留有殘跡,殘高4~7米,基寬20~30米。夯層一般厚19~22厘米,有些地方厚11~17厘米。夯窩直徑 6~7厘米。已探出大城門6座,南面牆3座,由東到西分別為古午門,大城門,水門,其他三面各1座。形成於戰國時期[1]

薛城歷史悠久,現已查明境內各時期遺址28處,墓群32處,古墓9座,瓷窯遺址3處,故城遺址3處,冶煉遺址2處,點將台1處,教堂1處,革命紀念碑及革命紀念地7處。

其中,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3處。

遺址概況

內城在大城的東南隅,平面呈不規則的長方形,東牆與南牆較直和外城城牆合一,西牆和北牆已湮沒地下。周長共2750米。其中東牆長640米,南牆長660米,西牆長730米,北牆長720米。牆寬一般10米左右,城壕寬15~20米。在南、西、北三面各探出一座城門,門道寬8 米左右。內城似即西周、春秋的薛城,並一直延續到漢代。

內城北半部和北牆外,有大面積遺址,文化堆積厚2~3 米,時代包括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西周、東周和漢。

外城中部皇殿崗村東一帶,有大規模的戰國至漢代的冶鐵遺址,地面散布大量的鐵礦石、煉渣、殘陶范和戰國、漢代瓦當。陶范上多有「山陽二」、「巨野」等刻銘。皇殿崗村西南有戰國、漢代的建築遺蹟,出土「千秋萬歲」捲雲瓦當和銅兵器[2]。外城內北部的陳莊、渠莊一帶附近有小型的冶鐵和制陶遺址。

遺址特徵

薛國古城內冶鐵遺址有兩處,皇殿崗為最大的一處,陳莊、渠莊一帶為小型的冶鐵遺址。

大城內皇殿崗遺址東的尤樓村東南,即原內城的北門附近,有史籍上多次記載的薛國太廟宗廟,即薛縣內奚仲廟一座,依然遺存着北大殿台基,和殘存的東西兩座膳房等。

只是該奚仲廟在文革期間遭到大肆的破壞,砸了神像,毀壞了廟碑。

內城東部及東牆內外有大面積西周早期至東周墓地。東門外三百米東有前掌大遺址,是商周時期的薛國貴族墓地群,主要集中在村後的河崖頭和村前的崗子地。

古城內東北隅的狄莊村北有 2座土冢,傳為孟嘗君父子墓。墓用自然石堆砌成石槨,據《水經注》記載,孟嘗君墓為鐵鑄棺槨,兩晉之前就早已被盜一空。這一帶曾出土有「薛子仲安」、「走馬薛仲寺」銘文的銅器。

1978年清理了 1座春秋晚期的9鼎墓。墓口長 7.8米,一槨兩棺,槨室北側殉葬一中年女性,腰坑殉葬一老年男性,槨蓋上殉狗一條,隨葬品有青銅禮器兵器車馬器陶器、海貝等。銅禮器有列、壺、盤、等。

古城北門外偏東的京滬鐵路旁有戰國四君子之一的平原君趙勝的門客毛遂墓地[3]

毛遂,薛人,他勇於自薦,不畏強楚,力勸其與趙合縱抗秦。其大無畏的勇氣為後世所讚譽,在戰國史冊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古代城址

薛國故城:明萬曆十三年《滕縣誌·古蹟考》載[4]:「薛城,在薛河北、縣南四十里,周二十八里,古奚仲所封國,城則田文增築。」現古城址在滕縣官橋及薛城區夏莊一帶,距薛城10餘公里。故城歷經滄桑,凡2000餘年,城基猶存,清晰可見。夏禹時,薛之皇祖奚仲居薛,以為夏車正,故城東南十餘公里有奚公山(今薛城區夏莊鄉境內),山上有奚公祠、奚公墓。戰國時期,古薛已是擁有6萬之家的名城。商朝時,奚仲十二世孫仲虺居邳,國自名薛(仲虺墓亦在今薛城區夏莊鄉境內)。周武王時,封任姓之後畛復國於薛,爵為侯。《路史》云:「薛至奚仲至周隱王時,凡傳六十四世,有國一千九百餘年。」戰國初,齊國滅薛,齊威王少子田嬰封於薛,號靖郭君。田嬰去世後,田文襲父封爵,仍居薛,稱薛公,號孟嘗君。孟嘗君以「好客養士」而名聞天下,他善於用人,廣招賢士,門下有食客三千,是當時著名的四公子之一。後來薛公田文病逝,諸子爭立,齊、魏共滅之。

薛國滅亡後,秦代設薛郡,漢以後至魏晉均設薛縣。隋代廢薛後,為滕縣領屬之地。以後,薛漸為村落,不復舊名。

古冶鐵遺址

薛國故城冶鐵遺址

根據歷年來考古發掘所發現,薛國故城附近所發現的秦漢煉鐵場所有皇殿崗冶鐵遺址、故薛城北門裡煉鐵遺址、 曹埠冶鐵遺址、隨河冶鐵遺址等若干處。

皇殿崗 冶鐵遺址

薛國故城戰國時期孟嘗君父子,在原東南角處的西周春秋城池的基礎上擴建的。這個西周春秋城池就是部分已沉埋在地下的內城,內北牆外有大面積龍山文化岳石文化,商、西周、東周和漢代遺址;孟嘗君父子所擴建的外城中部有大規模的戰國至漢代的冶鐵遺址,地面上散布大量鐵礦石、煉渣和戰國、漢代瓦當等。

遺址保護

20世紀60年代以後,滕州市多次發布保護薛城布告,建立群眾性保護小組,制止利用城牆燒磚[5]

來隨着全市城鎮建設規模的不斷擴大,雖然各級政府都相繼採取措施加強了對文物的保護,但此項工作仍相對滯後,在文物保護範圍內和建設控制地帶亂占亂掘的情況依然時有發生。盜掘古墓葬遺址的重大事時有發生,致使部分出土文物流失,損失無法挽回。各級政府一定要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高度出發,認真落實文物保護法,切實加強對文物的保護和開發利用工作,並將此納入城鄉建設規劃和經濟社會發展計劃之中,加大財政投入。

一是要加強對文物保護法律法規的宣傳,努力提高全社會的文物保護意識,動員人民群眾就地、就近保護文物。

二是從市政府到行政村都要建立文物保護機構或組織,制定製度,規範措施,明確分工,包干負責,形成文物保護網絡。

三是要充分發揮文物管理部門的作用,加強對基層文物工作單位的考核和人員培訓,解決實際問題,提高工作質量。

四是要依法加大對文物違法、違紀案件的查處力度,堅決打擊文物犯罪分子,嚴肅處理各類瀆職行為。

五是要對部分古薛遺址遺蹟的修復重建工作,結合實際,當地部門及社會投入和外資相結合。古薛國所在的各行政單位要相互配合,避免各自為政,各發展各人的不利現象,走經濟建設與文化發掘及保護相結合的發展道路,把燦爛的古薛文化作為經濟發展的排頭兵,和領頭羊。

視頻

薛城遺址 (山東省棗莊市) 相關視頻

山東棗莊宣傳片
歷盡波折尋找薛國故城遺址,見證歷史文物,感受千年文化
古國探秘——孟嘗君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