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虎頭蘭(中藥材)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虎頭蘭
200692561040453.jpg
圖片來源 https://www.yuanlin.com/flora/Detail/2754.html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虎頭蘭

漢語拼音:Hǔ Tóu Lán
別名:樹茭瓜、樹蕉瓜、折鶴蘭、野芭蕉、牛屎別草、大甩頭、黃殼魚子蘭
性味:味甘、淡,性平
功能:止咳化痰,散瘀消腫,止血
主治:肺熱咳嗽,肺結核,肺炎,氣管炎,喘咳,骨折筋傷,風濕痹痛。根外用於瘡癤腫毒

虎頭蘭,中藥名。為蘭科蘭屬植物虎頭蘭的假鱗莖、全草或種子。具有止咳化痰,散瘀消腫,止血的功效。主治肺熱咳嗽,肺結核,肺炎,氣管炎,喘咳,骨折筋傷,風濕痹痛。根外用於瘡癤腫毒。[1]

藥理簡介

各種名稱

中文名:虎頭蘭

拼音名:Hǔ Tóu Lán

別名:樹茭瓜、樹蕉瓜、折鶴蘭、野芭蕉、牛屎別草、大甩頭、黃殼魚子蘭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ymbidium hookerianum Reichb.f.[C.grandiflorum Griff.]

出處

虎頭蘭載於《植物名實圖考》,曰:「虎頭蘭碩大,多紅絲,心尤斑爛,有色無香,能耐霜雪。」並附圖。從其圖文看,當是本種。

來源

藥材基源:為蘭科植物虎頭蘭Cymbidium hookerianum Reichb.f.[C.grandiflorum Griff.]的根(假鱗莖)、全草或種子。

採收和儲藏

全年均可採收,洗淨,切段鮮用或曬乾。

原形態

虎頭蘭,附生植物。假鱗莖粗壯,長橢圓形,稍扁。葉7-8枚叢生,寬帶狀,薄革質,長達90cm,通常寬2-3cm,先端漸尖,基部對合而互抱,全緣。花葶近直立,常短於葉,疏生6-12朵或更多朵花;花苞片長約5mm;花梗連子房長約4cm;花淺黃綠色,稍有桂花香氣;中萼片近長圓形,長4.5-6cm,寬1.2-1.8cm,黃綠色,背面基部有紫褐色暈;側萼片斜長圓形,稍窄;花瓣比萼片窄,寬5-12mm,淺黃綠色,基部有紫紅色小斑點;唇瓣略有短爪,3裂,側裂片直立,具紫紅色條紋,中裂片略反折,邊緣波狀,唇盤上表面被短柔毛,2條褶片平行,生長毛;合蕊柱很長,長3-4.2cm。花期2-3月。

生境分部

生態環境:生于山坡林下石上或附生於樹上。

資源分布:中國分布於西南西藏。各地有栽培。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止咳化痰;散瘀消腫;止血。主肺熱咳嗽;肺結核;肺炎;氣管炎;喘咳;骨折筋傷;風濕痹痛;瘡癤腫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2]

摘錄

中華本草

參考資料

  1. 虎頭蘭中國醫藥信息查詢平台
  2. 虎頭蘭中醫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