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虎山親山步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虎山親山步道
圖片來自 健行筆記


虎山親山步道 基本資料

所在縣市: 台北市信義區

里程: 2.5公里

步道類型: 郊山步道

步道型態: 雙向進出

海拔高度: 25~130公尺

高度落差: 105公尺

路面狀況: 水泥路、石板路、石階

所需時間: 2 小時 30 分鐘

難易度: 低

所屬園區: -

山系: 南港山系

最適季節: 全年

申請入山: 否

申請入園: 否

附近步道: 象山親山步道, 南港山縱走親山步道(拇指山、南港山、象山、九五峰), 虎山溪步道, 象山北星寶宮步道, 四獸山連走步道, 虎山自然步道

相關山嶽: 虎山, 豹山, 獅山, 象山, 九五峰

基點: 無[1]


景點介紹

虎山為四獸山市民森林區內之淺山之一,連接區後南港山系構成臺北市東南側的屏障,海拔140公尺,地質屬海相地層之單面山地形,西高東低、視野遼闊,山頂設有一座日晷,可以觀日計時,步道由塊狀砂岩頁岩交疊而成,因虎山溪流經,山澗型的生態環境同時也是孕育螢火蟲、小綠蛙及蕨類等多元生態的最佳地點,溪岸經整修鞏固及完善水土保持後,虎山溪沿線成為觀賞溼地生態的最佳去處,步道沿線並設置解說牌及路線指標,是郊山健行又可觀賞生態的好去處。

虎山親山步道
圖片來自 微笑台灣

四獸山市民森林

四獸山步道經過整建後命名為四獸山市民森林,包括虎、豹、獅、象四座郊山,山區自然環境生物、鳥類種類繁多,成為民眾享受戶外綠林悠閒時光的好去處。

虎山溪生態之旅

虎山溪經市府產業發展局特別整治溪水上源與下游,讓這裡成為水中生態景觀豐富的小花園,民眾可以從樹上或溪澗中欣賞到螢火蟲、樹蛙等各類水生動、植物,得到更多的登山樂趣。

虎山120高地

以視野遼闊和舊兵工廠為地標的120高地,是一座以海拔高度命名的高地公園,園區花木扶疏整齊、涼亭遮陽避雨,是山友經常駐足賞景、聊天的地標點。

四獸廣場與四獸碑造景

虎山親山步道有一段小徑係以環保材質所興建,途中一處平台建有休憩廣場及涼亭。廣場以虎、豹、獅、象四獸為石刻立柱造景,十分醒目,這裡環境靜謐優雅。是一處適合從事散步休閒、團康等活動。

居高臨下乘風賞景

虎山親山步道
圖片來自 臺北旅遊網

因為緊鄰信義計畫區,所以即使虎山的高度不高(海拔不過140公尺),行走步道間,101大樓簡直到了「如影隨形」的地步,一路上視野良好,沿途不乏觀景區和休憩涼亭。虎山峰往奉天宮步道路途,涼亭最為密集。接近虎山頂先見一座綠柱白頂涼亭,接著來到山頂展望平台。站在平台依解說牌所示對照前景,可清楚看到西高東低的單面山地形。山風恣意吹來,伴隨開闊景色真是暢快。

往前行進就要~「攻頂」啦。只見一陡坡沿山壁急轉直下,往下看有些「險峻」,需要小心翼翼、慢慢攀繩而下。這急降坡可說是登虎山路程中一個小小的驚喜和挑戰。如果下達地面後驚甫未定,前方有座涼亭可以歇歇腳,順便調整一下變得急促的呼吸。

繼續前行抵達虎山120高地,迎面而來的清風把視野帶向信義計畫區,101大樓筆直高聳的形影清晰在前,右側是松山和南港市區,遠方還有五指山、七星山等群山,都市罕見的老鷹也翱翔在天際。從山間俯瞰台北市最繁華的地區,形成這條步道的一大特色。

親山親水舒活身心

這條路線景觀多元饒富趣味,植物種類繁多,步道沿途設有解說牌,拾級而上之際就可輕鬆展開自導式生態之旅。登山步道前段是虎山溪流經之處,山澗型的環境孕育出豐富多樣的自然資產。山谷的地形和溼度都適合如姑婆芋等好濕耐陰的植物生長,也是蕨類植物最愛的成長環境,光是虎山的蕨類就多達 70種左右。

親水景觀區因應地形之便,修築了石橋、戲水平台、打水泵、親水公園等設施;同時保留煤礦渣跡地作為生態教育的最佳範本,在入口附近也設有解說牌,說明利用梯形跌水工如何能兼收生態保育和水土保持之利。

尋幽賞螢親子樂

虎山溪步道沿途鋪設石階,溪畔設置鏤花小欄杆,與小溪景緻相映成趣。如今虎山溪的水域、林間充滿了旺盛的生命力,4、5月以後,甚至可以觀賞螢火蟲。除了「原住民」陸生螢黑翅螢、紅胸黑翅螢,野放的水棲黃緣螢幼蟲已成功繁殖到第9代。

親子同樂或是結伴出遊,夜間賞螢充滿樂趣,而且不必遠赴外地,提著小燈籠找尋配偶的螢火蟲就隱身在台北市區~魅力無窮的虎山親山步道。[2]


交通方式

開車

國道1號內湖交流道(成功路)下,往成功路二段方向於新明路右轉再於成美橋左轉接東新街,於忠孝東路六段左轉接大道路、再左轉福德街經三個路口抵達福德街251巷抵達。(巷弄狹小停車位難求,請多加利用大眾運輸工具)

大眾運輸

搭乘台北市聯營公車或捷運永春站轉搭公車前往「福德國小」站,下車後沿福德街251巷步行至巷底,即達登山口。(慈惠堂與奉天宮都在福德街251巷內,彼此距離不遠)

路線地圖

虎山親山步道
圖片來自 健行筆記


人文生態

松山煤礦坑口遺址

在瑤池宮旁保留松山煤礦坑口遺址(松山一坑),據今已逾四十年歷史。本山系地質的石底層是煤礦蘊藏豐富的地層,屬於台北古老地層中的石底層,早在清光緒年間便已開採,而且以「松山碳」聞名,但後來因採礦意外頻傳,加上礦源逐漸枯竭,礦場接連著關閉,至民國80年完全走入歷史。

虎山親山步道
圖片來自 微笑台灣

動物

季節特色:4、5月於步道虎山溪附近的林間可欣賞多種螢火蟲飛舞,包含黑翅螢、紅胸黑翅螢及黃緣螢。秋冬之際至復興園處可賞大頭茶花朵綻放。

植物

由慈惠堂進入不久可遇虎山溪,此地溼度十分適合蕨類與姑婆芋生長,虎山的蕨類就多達70種左右。至復興園後林相明顯改變,由於三面迎風,終年大風吹襲,植物種類為東北季風行樹種如大頭茶奧氏虎皮楠、青剛櫟、頷垂豆等。

地形地貌

屬海相地層之單面山地形,西高東低,步道由塊狀砂岩與頁岩交疊而成。[3]


視頻

松山慈惠堂登山口的虎山親山步道

北市信義.虎山賞螢季.夜遊虎山自然步道

台北市四獸山虎山溪親山步道


外部連結


參考資料

  1. 虎山親山步道,健行筆記
  2. 虎山親山步道,臺北旅遊網
  3. 虎山親山步道,健行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