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虎鼬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虎鼬

中文學名: 虎鼬
拉丁學名:Vormela peregusna
別 稱:花地狗、臭狗子、馬艾虎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哺乳綱
目:食肉目
科:鼬科
屬:虎鼬屬
種: 虎鼬
亞   種: 5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Güldenstädt,1770
英文名稱: Marbled Polecat
保護級別: 易危(VU) IUCN標準

虎鼬[1](學名:Vormela peregusna)是鼬科、虎鼬屬的動物。虎鼬體軀細長均勻,耳橢圓形,四肢短粗,體背黃白,散布許多褐色或粉棕色斑紋,腹部黑褐色。

虎鼬性機警,兇猛,嗅覺靈敏視覺較差,能攀樹,冬眠,主要捕食荒漠中各種鼠類,一般4月下旬產仔,每胎4-8個,棲息於海拔1000-1300m的荒漠沙丘、石質堅硬的荒原或濕地,分布於亞歐大陸部分地區。

虎鼬已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外形特徵

虎鼬一般體長約120-400mm,體軀細長均勻,鼻吻部短縮,耳橢圓形,四肢短粗有力,腳底的趾墊和掌墊裸露,前腳爪較後腳爪長而銳利,稍彎曲。 尾長約為體長之半。

虎鼬體背黃白,散布許多褐色或粉棕色斑紋,體後部斑紋繁密,而且顏色較深。頭部自吻部到兩耳間黑褐色,橫過顏面部經眼上沿頰至耳下到喉部,有一條寬的白紋幾成環狀,但不相連。上、下唇和前額部白色;耳上生有略長的白毛,耳基部雜有少量的褐色針毛。頸背和肩部淡黃色,喉、胸、腹及四肢為黑褐色,其餘均為棕白色相互混雜;尾毛蓬鬆;毛基的2/3棕色,毛尖端1/3處白色,使棕色的尾毛外圈顯出一圈浮色。尾尖淺黑褐色。夏毛較冬毛粗硬,斑點色澤稍淡。

虎鼬頭骨顱形較扁寬,骨質堅厚,顱頂各骨間癒合緊密。鼻骨短縮,眶後突粗實,額部稍高,但顱頂處較平,乳突向側面擴展,上枕骨兩側較隆起,故使枕骨部位近似方形,成體的矢狀嵴顯著。齶骨向後延伸,其末端鈎狀突與聽泡前內角相連。聽泡小,近似三角形,聽道管較短。下頷骨的喙狀突較短,末端不尖,略成帆形。

虎鼬上頜門齒呈直線排列整齊,外側一對門齒顯著較中間兩枚粗大。上頜犬齒長而銳利,齒軸內緣略向內收縮;上臼齒及臼齒間排列緊密,第四上前臼齒髮展成裂齒,沿中間齒峰的齒冠內緣有一小齒尖,前內緣有一圓而大的內葉,上臼齒橫列,內葉較外葉長。下裂齒不甚友達。齒式=34[2]

生活習性

虎鼬性機警兇猛,嗅覺靈敏,視覺較差,能攀樹。春夏季節,喜晨昏和夜間活動。陰雨和下雪天較少出洞。平時單獨活動,即使成對外出,也多見分散在附近活動。能兩隻後腳直立坐地吃食。夏季結群活動,行走時,由於在沙壠上前後緊密相跟,結成一字隊,弓腰彎背迅速前進。

虎鼬遇到追捕和威脅,能夠迅速地鑽進附近鼠洞或隱蔽處,不及躲避時,即刻掉轉身體方向,脊背高高隆起,尾巴向前立,周身的毛峰豎立,使整個體軀輪廓驟然變大,加之該獸咆哮聲短而急,顯出一副十分兇殘的樣子,此時,它常主動向人襲擊或尋機逃走。其臭腺能散發奇特的騷臭味。

虎鼬洞穴結構比較簡單,通常1-3個洞口,洞口處顯得圓而光潔,直徑大約10cm左右,洞深1-5m,甚至更長,洞內的深淺視洞口沙土堆的大小而異。洞裡多有分支拐道和貯藏食物的「糧倉」。尤其檁條或沙蒿的根下,是虎鼬最喜巢居的地方。平時,常侵占鼠洞或其它獸洞。

虎鼬食物比較簡純,主要捕食荒漠中各種鼠類以及荒漠上的蜥蜴和小鳥。尤喜夜間捕食跳鼠和黃鼠,捕食中,採用掘洞捕食的方法,能在一夜間,掘洞達數十個之多,新掘的洞深多見30-40cm左右。棲居在居民點附近的虎鼬,偶而潛入室內或倉庫里盜食肉食,或捕食戶內家鼠。冬前,虎鼬在夜間頻繁地捕跳鼠和黃鼠,將其庫存在洞內以備過冬[3]

棲身環境

虎鼬為典型的荒漠、半荒漠草原動物,棲息於海拔1000-1300m的荒漠沙丘、石質堅硬的荒原或濕地[4]

繁殖方式

虎鼬開春前後發情,孕期兩月左右,一般4月下旬產仔,每胎4-8個,新生幼仔的斑紋顯著,體長約12cm左右,哺乳期一月左右,38-40天後睜開眼睛,幼獸跟隨母獸外出捕食,61-68天後即可離開母獸獨立生活[5]

分布範圍

世界分布:分布於阿富汗、亞美尼亞、阿塞拜疆、保加利亞、中國、格魯吉亞、希臘、伊朗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以色列、哈薩克斯坦、黎巴嫩、馬其頓、蒙古、黑山、巴基斯坦、羅馬尼亞、俄羅斯聯邦、塞爾維亞、阿拉伯敘利亞共和國、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

中國分布:分布在內蒙古、山西、陝西、甘肅、寧夏、青海、新疆等地[6]

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虎鼬中亞亞種 Vormela peregusna koshewnikowi Satunin,1910
2 虎鼬蒙新亞種 Vormela peregusna negans Miller,1910
3 虎鼬哈薩克亞種 Vormela peregusna pallidior Stroganov,1948
4 虎鼬指名亞種 Vormela peregusna peregusna Güldenstadt,1770
5 虎鼬敘利亞亞種 Vormela peregusna syriaca Pocock,1936

種群現狀

種群分布不零散。該種分布局限於很小的範圍,特別是在俄羅斯很罕見。由於歐洲部分地區虎鼬棲息地的減少,導致其種群數量呈現大幅下降。該種數量總體也呈下降趨勢。 [4] 在中國,雖然分布區廣闊,但是虎鼬種群密度低,歷來數量十分稀少

保護級別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7]。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08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易危(VU)。

視頻

虎鼬身體特別強壯,並且是非常出色的獵手,還會抓鳥

虎鼬

參考資料

  1. 虎鼬:我不是「乾脆麵」,我是黃鼠狼的親戚 ,搜狐,2017-03-09
  2. 虎鼬外形特徵,360個人圖書館,2012-12-26
  3. 虎鼬生活習性,360個人圖書館,2012-12-26
  4. 虎鼬棲身環境,九九百科網,2020-3-10
  5. 虎鼬繁殖,九九百科網,2020-3-10
  6. 虎鼬分布範圍,360個人圖書館,2012-12-26
  7.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黨政機關,2017-03-15